为打工子弟建书屋

2017-05-19 15:21
新天地 2017年5期
关键词:楼长刘姥姥小屋

创办“温馨小屋”

73岁的刘月华是北京通州区葛布店社区退休人员,2013年5月,刘月华跟随居委会工作人员,对协辛庄村孩子上小学的家庭做了家访,目的是摸清孩子们课后的生活情况。协辛庄是葛布店北里社区的一个平房村,土地流转后,农民离开了村子,一间间平房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租给了外来务工者。

通过走访,刘月华发现,协辛庄村里很多家庭的收入来源,都是经营小买卖,他们的生活条件与本地居民相比有很大差距。来自湖北的王师傅一家四口挤在不到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这样的居住环境,哪还有空间让孩子学习呢?而像王师傅这样的外来家庭村里比比皆是。

做了一辈子育人的园丁,刘月华的心被深深触痛了,她脑子里闪出一个想法:为打工子弟办一个“温馨小屋”,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刘月华为找房子四处奔走。起初,社区为她提供了一间8平方米的简易房,里面没水、没电、没设施。在居委会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小屋很快布置得像模像样了,取名为“刘姥姥温馨小屋”,于六一儿童节正式对孩子们开放,由于房子小,7个孩子很快就坐满了。

刘月华一个人照看孩子忙不过来,就在社区招募老年志愿者,退休在家的老人纷纷报名。聂兰英、骞香如、陈文元等7人成了刘月华的好帮手。骞香如的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退休以后待在家里,总是柴米油盐也没什么意思,就决定跟着刘月华为外来的孩子们做些好事儿!”

转眼,“刘姥姥温馨小屋”成立4年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逐步得到改善,通州区考试中心提供了宽敞明亮的房间,区图书馆、益民书屋等单位给孩子配备了1000册图书,有单位赠送了饮水机,有爱心企业给了柜式空调,孩子们的桌椅板凳都是新的,每个新加入集体的孩子,还能领到水杯和书架。

“老革命”遇新问题

在“刘姥姥温馨小屋”,刘月华和其他6位老人轮流值班。冬天冷,他们下午2点过来提前开空调,再打扫好房间,把水烧开,等着孩子们回来。刘月华对孩子们管教很严,每个孩子的期中、期末成绩都一一过问并登记下来。哪个孩子进步了,她就在全体孩子面前提出表扬,谁退步了就帮着一起找原因。

当了一辈子教师的刘月华注重因材施教,她鼓励内向胆怯的孩子,对调皮捣蛋的则用妙招。小亮今年五年级,过去逆反心理很重。刘月华当初批评他,他就撕作业本并扔到地上。刘月华严厉地批评他,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一个学期后,小亮的英语成绩从上学期的20多分提高到70多分,劉月华当众表扬了他。

“小屋”成立4年来,刘月华保持着写“温馨小屋工作日志”的习惯。日志每本50页,现在已经更新到第16本,随手翻开一页,就可以看到孩子签到的情况和假条,还有在小屋里遇到的生活、学习问题,这些,刘月华都有严格的备注,本子上还贴了一些剪报,剪报内容大都是关于如何育人的小贴士。

“小屋”越办越好,可“老革命”遇上了新问题——刘月华创办“温馨小屋”的初衷只是给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环境,当孩子遇到具体的学习问题,怎样解决也考验着老人们的智慧。

退休前,刘月华是小学语文班主任,孩子们语文方面的问题她都能解答,但对小学数学拔高题,老人们却难以解答,骞奶奶就把难题拿到家里,让家人给她讲清楚,她再讲给孩子们。

最让这些“姥姥们”头疼的当属英语。刘月华那个时代都是学俄语,从没学过英语,辅导不了孩子们,刘月华就要求大帮小,高年级孩子教低年级英语。平时,自己负责些默写单词的工作。孩子们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家长们欣喜,“姥姥”们也从中收获了大大小小的感动。

收获生命价值

“刘姥姥温馨小屋”越办越好,但仍有居民不理解,一些居民把自行车、电动车放在“小屋”门口,影响了孩子们进出。刘月华找楼长协调,一个老太太直接问她:“都说无利不起早,你退休了不在家待着,天天这么忙,不挣钱你能干吗?”

“我跟您年龄差不多,说句老话儿,我一分钱报酬没有拿,就是想为那些打工家属的孩子们做点事儿!”后来,还是居委会出面,把各楼的楼长召集到一起,把刘月华含泪写下的一封信读给他们,人们才理解了刘月华。刁难刘月华的那位楼长对她道歉说:“对不起,误解你了,我给你竖大拇指!”

虽然不拿一分钱,但孩子们取得点滴进步,刘月华比谁都高兴。一天下午,孩子们放学后来“温馨小屋”写作业,上二年级的露露朝刘月华举手:“姥姥,花朵的朵怎么写?”坐在她右边的四年级哥哥走过来:“我会写,我教你。”刘月华欣慰地笑了,“做勤劳的小蜜蜂,有困难齐帮助”就是她平时倡导的“小屋”精神。

刘月华和同伴们希望给予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2016年11月底,璐河中学的刘老师作为志愿者来到小屋,带孩子们做完实验后,一席话打动了孩子们的心:“我也是外地人,但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买了房子,有了北京户口,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它!”台下十几个孩子望着刘老师说:“老师,我们也要努力,要跟你一样!”

教育能改变孩子的命运,改变一个家庭,这是刘月华一生的信念。育人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有养成他们学习、生活的好习惯,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温馨小屋”的工作是个操心的活儿,但是老人和孩子像磁铁的两极相互吸引。有段时间,刘月华因腰椎受伤无法继续到“温馨小屋”值班。几天见不着孩子们,想得厉害。病好重回小屋时,只见一溜小脑袋排成排,探出窗外,老远就冲她喊:“姥姥,姥姥回来了!”

每每想起这个场景,刘月华眼睛就湿润了,她打心底感谢这群朴实的孩子,他们让她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也收获了生命的价值。刘月华和同伴们相约,只要干得动,就陪着孩子们一起走下去,看着他们长成参天大树。

(责编:辛娅)

猜你喜欢
楼长刘姥姥小屋
春天的小屋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刘姥姥吃鸽子蛋
刘姥姥
山中小屋
神奇的小屋
作品望江楼长联、桃花源长联、甲秀楼长联
老外自荐当“楼长”
刘姥姥的爱情故事
刘姥姥的公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