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7-05-18 11:17汪远慧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火罐药罐腰腿痛

汪远慧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并,占腰腿痛病人的20%以上。主要症状是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甚至出现下肢感觉障碍及腰腿功能障碍,并会造成神经系统感觉障碍、肌力下降以及反射改变等问题。预防工作应从学校、家庭、工作和职业前训练开始,使每一个工作人员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8例均为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在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15例,女33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0.5岁;病程3d~2年。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药罐)组77例和对照(火罐)组7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5)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膝腱、跟腱反射减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以上(3)、(4)、(5)项为基础依据,可伴其余几项。

1.3 排除标准

髓核突出引起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者;马尾神经受压及有其他手术指证,合并严重椎管狭窄者;患者强烈要求手术者。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取当归30g、艾叶30g、赤芍30g、红花10g、丹参30g、花椒30g、川芎30g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400mL清水煎至200mL,真空包装备用。临床应用时,将药液倒入电饭锅中,加水1000mL,再把竹罐放入药液内煮开5min即可使用。选用肾俞、腰阳关、腰夹脊、大肠俞、阿是穴等穴位为中心,用镊子把竹罐从药液中夹出,罐内不留药渣,罐口向下在干毛巾上拍动3~5下,待温度适宜(以拔罐者手感不烫为度)时迅速吸拔于相应部位上,留罐5~10min。

2.2 对照组:用玻璃火罐吸拔于相应部位上,取穴、留罐时间同治疗组。两组治疗均为一次/d,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疗效观察

(一)疗效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

1、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屈髋伸膝45°以上,能恢复日常工作;

2、好转:腰腿痛症状减轻,仍有轻微腰腿痛,腰部活动功能改善,基本能独立生活;

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治愈加好转病例计为总有效病例。

(二)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治疗结果

4.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临床常见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本病为骨科临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占骨科门诊下腰痛患者的10%~15%。

依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古医籍中早有记载,如《素问·刺腰痛》说:“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医学心悟》也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究其病因多为寒湿痹阻,气血凝滞,经络不得宣通所致。拔罐是中医的传统疗法,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提到“火罐气”之说:“罐得火气合于内,即牢不可脱……内烧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因此,拔罐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拔罐产生的负压作用还可使肌肤嵌入罐内,对筋脉和腧穴产生强大的物理刺激,能舒筋活血、通痹止痛,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使病变部位尽快得到康复。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指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根,产生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症状。坐骨N由腰部腰4、5,骶1神经汇聚而成,沿大腿部下行后侧至窝上方分胫神经和腓总神经。针刺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十七椎、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穴,其就近刺激了总神经,加强了传入粗神经纤维的活动,减弱了传入细神经纤维(C类)的活动,这两种镇痛与疼痛刺激信息沿坐骨N在经过脊椎背角时,与脊椎水平发生相互作用,最终达到镇痛效应。

药罐是将竹罐和中药同煮,经过一定时间后,然后再趁热吸拔于所选穴位的一种罐法,这是我国中医的传统疗法。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提到“火罐气”说“罐得火气合于内,即牢不可脱……内烧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本文观察研究所选的中药制川鸟、制草乌、细辛、花椒、艾叶均为辛热之药。可温经散寒止痛;当归、川芎、红花活血化瘀,气血运行通畅;杞果、川断、桑寄生,滋补肝肾、强筋壮骨;冰片辛散作用,可加速药物的吸收。诸药合用,则寒湿尽除,气血通畅,“通则不痛”。竹罐煮后较高的温度可促进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药物蒸汽的直接吸收,故同时发挥拔罐和药物的双重作用。

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间发生失稳、失衡,腰椎内外应力失衡,在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作用下,导致纤维环膨出或髓核穿过已变性、薄化的纤维环进入椎管前方或髓核穿过椎板侵入椎体边缘,使神经根、硬膜囊受压或髓核破裂对相邻组织产生化学性刺激,使周围组织炎性水肿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内经》云:“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针刺、拔罐、服药,针药罐齐下,其作用机理也在于此。药罐疗法特色鲜明,临床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无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蔚,黄双英. 药罐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7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2013,(01):59-60.

[2]王文,慈成嘉措. 针药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03):49-50.

[3]张英杰,刘元梅,张越新. 药罐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J]. 颈腰痛杂志,1996,(02):109.

[4]韩效峰. 电针配合拔药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09,(12):124-126.

[5]李克寒. 骶管注射藥结合药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医正骨,2008,(10):30.

猜你喜欢
火罐药罐腰腿痛
药罐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针灸结合火罐对30名女大学生腹部减肥的疗效观察
只有做手术才能缓解腰腿痛吗
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
基础研究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
十年历程王氏药罐百炼成精 新年寄福好项目伴您美梦成真
“药罐节”吸引八方学员 亲身试罐纷纷赞好
推拿治疗腰腿痛386例疗效观察
骨刺与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