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夏荷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温州 325015)
摘要:留守少年,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关注话题。但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心中缺少关爱,而爷爷奶奶又过渡溺爱,或存在代沟,往往孩子会存在诸多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学会保护,学会宽容,多多走进孩子的内心。最终实现孩子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目标。
关键词:留守少年;家庭因素;关爱;自我成长
一、留守少年问题成因:
1、家庭因素:由于父母在外工作,多数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的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和对孙子的过度的爱,对他是逆来顺受,又想到孩子从小缺少母爱,在物质上又是有求必应,孩子有错误也未及时纠正,孩子不合理的愿望也常会无原则的满足,自由和规则的界限没有把握住,久而久之,孩子便变得暴躁而又我行我素了。
2、心理因素:由于孩子是单亲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身份,长期缺少应有的父爱与母爱,
导致孩子天性敏感脆弱,善于伪装和保护自我。而祖父母的溺爱,又使得孩子叛逆,倔强,脾气暴躁,与人交流能力薄弱。综合以上两个原因,孩子常常会表现出希望得到关注,却又不知如何表达的矛盾状态。
3、学校因素:由于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薄弱,孩子在学习容易受老师的批评和
同学的不欢迎,久而久之,就被贴上了“后进生”的标签,而孩子的敏感心理,便会把自己缩在自己搭建的“保护壳”里,任凭这一切越变越糟。
二、走进留守少年内心的策略
1、家校联动,寻根溯源
案例一:
首先我以微信和电话为载体,与孩子的家长进行了频繁的互动,几乎是日日汇报在校情况。从这中间,我慢慢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父母过早的离异,造成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自我封闭,保护意识极强;父亲的管理方式暴力,造成孩子也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
在一次周末走访了他的家庭之后,平日管理孩子较多的姑姑也由于工作的繁忙,孩子更多是与爷爷奶奶在一起,如此一来,对他的纵容和溺爱,使得孩子驕纵,自我。最后,小学集体的排斥,使得孩子的厌学情绪也极重。了解了孩子性格的成因,从行为走到了行为背后,从哪点着手扣开心扉,又成了困扰我的一大难题。
2、日日鼓励,融化心灵
案例二:
一日在班级参与学校表彰大会后,我让一个孩子顺手带上我的一本书到办公室,当拿到这本书后,我本能的说了声“谢谢!”我却在他的眼里,看到了不一样的颜色,我知道,教育的契机来了!我以学生每日与我交流的家校联系本为载体,放大他每日行动中的闪光点,即便是别人看来平常不过的小事,例如:认真擦拭了黑板,完整了一整节室内操的动作……我都会及时的予以鼓励“你看,今天你认真擦黑板的声影真帅!”、“室内操的动作尽管还未跟上,老师早就发现你默默的努力了,加油!”……希望这日日的鼓励可以慢慢柔化他坚硬的外壳。一日,在走访寝室时,外面突降暴雨,我恰好看到他的脚边有把雨伞,故意问道“能借你雨雨伞一用吗?”当他点点后,我又马上跟上“多谢你,真是老师的及时雨!”当我关上寝室大门时,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你听,老师说我是及时雨呢!”教育的收获就是如此点滴,可以确定的是,我已经慢慢走近了他的内心。
3、集体关爱,唤醒动力
案例三:
我特意设置了这个学期班级德育工作的重点活动“爱在七一”就是让孩子每周发现班级有爱的,有正能量的小事,说出来,写出来,这是一种情商的感化,也是让孩子了解集体关爱的很好方式。第一期,我便带头写了他为我送牛奶的事,并传达这种行为的背后就是爱的体现。慢慢的,我发现班级里写他的人有了,多了,在第三期“爱在七一”中我便看到了一个女孩子写道“那天,我没有吃早餐,就看到桌上有一杯牛奶”他也发现别人的有爱点滴,虽然语言还略写幼稚,但我看到的是一个音符,慢慢融入了班级这首和谐的歌曲。
4、分层作业,激发潜能
案例四:
班级一个留守少年由于基础太过薄弱,一心向好的他也真是心有余二力不足。所以孩子,作业上交的情况依旧不乐观,要么是没交,要么是交了几乎空白,我意识到,长此以往下去又会陷入恶性循环。“何不对其实习分层作业呢?”一个点子闪过。我便与任课老师商量,对他的作业实行分层布置,先从简单的题开始答起,简单题都做对了,就可算今日作业满分,但一周都坚持认真完成简单题,在稍微对其加大难度。当孩子次次够不着目标,便会失望情绪过浓而渐渐自我放弃,而把一个高高的目标分层一个个小目标后,就好像打游戏闯关,一个个小关过后就积累成了大大的收获,孩子的成就感显著增加。看到他原本白白的作业本,慢慢做多了,在慢慢做对的题目多了,相信,他的潜能正在渐渐爆发。
三、总结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曾这样说过“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在德育工作上,无论你遇到的问题如何棘手,要始终谨记你教育的主体,是你的学生,一切的本源都应从你学生的心理诉求出发,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将来的自主生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教育的耐心,来自对孩子的理解
当我的“大白”一次次带给我变化上的惊喜时,我深深的体会到,若不是一次次走访他的家庭,一次次想方设法的了解他的内心,或许我根本都未曾发现作为留守儿童的他,需要的关怀,和关注。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我们一直更多的从道德评判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总喜欢把学生简单的分成好的和坏的,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往往更多的是心烦和指责[1]。但这绝对不是教育的本意,当只有我们设身处地的体谅这些学生的处境,了解他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成因时,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找到对这类学生的教育突破口,才能发自内心的多一份理解,多一点耐心。
二、教育的契机,来自为孩子创设的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让儿童始终体验到尊严感”。那孩子的尊严感,孩子的自信心,往往是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收获的自我肯定。那么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为他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助他收获自信。可以借助学校的活动,可以结合班级的特色,可以使来自老师,也可以是来自同学间的相互成就。关键是要适合,适度,还需要随着他能力的提高,不断变更新的舞台,助其不断自我突破,自我成就[2]。而我们,就是这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参考文献:
[1]王宝祥.《班主任》.北京: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04.5.9
[2]常早清.《班主任之友》.湖北:湖北教育院,200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