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利
(重庆两江新区天宫殿学校)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关于小学生同情心缺乏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培养他们的同情心。“一个没有爱和同情心的人是‘不健康的人”。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恻隐之心,柔化孩子的攻击性,让孩子体会助人的乐趣,还要注意潜移默化的陶冶……
关键词:同情心;理想的学生;新教育之梦;正能量;健全的人格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缺少同情心,他不会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民族如果缺少同情心,绝对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国家如果缺少同情心,决不会是个强大的国家。我现在教小学二年级,班里的一个男孩很是聪明帅气,活泼大方;家长很重视他的学习,成绩顶呱呱,周末还参加了几个兴趣班的学习。可是,这个看起来很出色的男孩近来却越来越让我忧虑。那天,课间休息时,有孩子急匆匆跑来告诉我,他抓到了一只蜘蛛,兴致勃勃地把它的腿一条条扯断,别人的制止根本不听。也是他,课堂上有同学回答问题出错时,常嘘嘘起哄;在同伴跌倒时不是伸手相助,而是幸灾乐祸的袖手旁观……这样的孩子优秀吗?想起一位一年级老师说起的另一件事。课文《王二小》学完以后,针对这篇课文的教育意义,她委托音乐老师在音乐課上给孩子们播放音乐FLASH《王二小》,想让他们再次感受当时的情景,能让他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之情得到升华。可是当时的情景却让人寒心:当FLASH动画播放到王二小被敌人的钢刀残忍地刺穿胸膛时,孩子们流露出的表情不是愤怒,而是对那喷射出的鲜血发出一阵的哄笑。据《大连晚报》报道:有3个八、九岁的孩子,为了看看猫是否真有9条命,他们在一起残酷地玩弄一只瘸腿的病猫。他们一会用手拎着猫尾巴抡圆圈,一会抓起猫往地上摔,一会又用脚踩在猫肚子上揉搓。可怜的小猫被玩弄了两个多小时,直至脑浆迸裂,凄惨死去。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学生”中有这样的论述:“可以说,一个没有爱和同情心的人是‘不健康的人。”是的,因为家庭的因素、社会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疏漏,这些孩子的心理是不健全的。“善良的孩子不会从天而降”,作为老师,不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那么,怎样去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呢?
一、培养孩子的恻隐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可以使儿童警觉到别人的痛苦,并触动他的良心感触,使孩子变得更有人情味,更宽容和怜悯,更理解别人的需要,并且愿意在别人有困难时伸出手去援助。精神分析学家的阿尔诺.格鲁恩在《常态下的癫狂》里提出的关于人的同情心问题的基础上,他以一本《同情心的丧失》对同情心的丧失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生存论哲学的视野里,阿尔诺.格鲁恩的这个观点是不难解释的。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具有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存在物,其生理与心理结构都具有共通性,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或者抽象地说,人的人性是相通的,在人与人之间未异化的状态下,一个人的痛苦能够引发另一个人的痛苦。从而,在最基本的层次上,一个人如果无法体验到自身的痛苦,别人的痛苦便已经和具有产生自己类似痛苦的可能性的存在困境失去了联系,他也处于一种与自身的真实存在状态相疏离的状态中,从而也丧失了体验别人的痛苦的能力。在这种意义上,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是一个已经物化的、丧失了人的属人本性并且切断了与他人的人性联系的人。我们要教育孩子善待身边的人和事,同情弱者和身处困境的人。对于家境不好或有其他困难的同学,要教育孩子同情他们的处境并主动给予帮助。可以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班级活动,例如捐资助学,希望工程,为灾区捐款捐物,与贫困山区的孩子“结对子”,让孩子知道,在边远山区,还有很多小朋友生活十分贫困,他们不能迈进学校的大门,没有老师、小朋友、教室、课本,让孩子了解那里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鼓励孩子伸出援助之手,捐出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把自己的衣物、图书、学具无偿送给困难小朋友。
二、柔化孩子的攻击性
有些孩子喜欢虐杀小动物,或欺侮有残疾的人,这是一种充满攻击性的残忍行为。 按照生态学理论的解释,攻击是人的本能的反映,这种本能必须靠道德的约束才能加以压抑。少数孩子表现出来的残忍行为,显然与他们认知能力和道德观念薄弱有关。应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增加培养善良情感的内容,压抑本能的攻击性。 充满敌意的攻击性往往发生在不相识的对象身上。因此,压抑攻击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增加认识能力和扩大认识范围常带孩子到动物园、自然博物馆、水上世界去参观动物,或让孩子饲养小动物,使孩子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对小动物的残忍行为。采取各种教育手段,让孩子对残疾人产生同情心,同样是制止孩子欺侮残疾人的有效手段。可以开展一些体验活动,比如让孩子蒙上眼睛模仿盲人行走,体会盲人的痛苦,其意义正在于此。孩子一旦体验到残疾人的痛苦,就会产生对他人不幸的同情心。当孩子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攻击他人时,一定要告诉他:“哦,你打了我(别人),我(别人)很痛。我不希望你这样。”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体验他人的感情,同时也明白他人对他的期望究竟是什么。通过学习、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同情心强的孩子,在交往中,能够理解和尊重同伴的需要,表现出较多的合作谦让行为,这样的孩子受人欢迎,往往拥有很多好伙伴。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在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只希望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的孩子受人排斥,很难与同伴相处。
三、体会助人的乐趣
为了使同情心能够在一个人的心中真正扎下根来,就必须让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亲身体验到: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幸福和欢乐。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再没有比关心人的那种欢乐更为高尚而强烈的了。”有一次体育课上,一个孩子不小心跌倒后,膝盖擦破了皮。旁边的孩子有的赶紧把她扶起来,有的拿纸巾小心翼翼地擦干净血迹,还有的不迭声地询问:“你怎么了?疼不疼?” ……知晓情况后,我的心里十分欣慰,立刻表扬了他们。在事后的一节班会课上,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在得到别人帮助和帮助别人时的心里感受,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给别人带去温暖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当我们发现孩子富有同情的善意的行为时,要立即表示对此感到高兴。适时的表扬会让孩子感受到鼓励,并使这种好行为得到发展 。
四、潜移默化中感染
借助各种媒介教育孩子。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或者故事书,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媒介宣传,让孩子明白对哪些人和事应该表示同情,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示同情。同时,在观看电视 或阅读书籍时,对于其中一些负面的东西,我们要及时给予疏导,以免孩子产生错误的认识。还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能传递同情心正能量的事迹。比如在四川汶川地震后,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其中有一个山区的妇女,卖了家里唯一的4头羊,换回1000元捐往红十字会。当记者问及是什么促使她卖了家中仅有的4头羊时,她回答道,“这么多人死了,总不能当没看见吧。” 这就是最朴素、最本能的同情心;这样的正能量不胜枚举。此外,老师和家长要精心营造一种富有人情味的家庭和学校氛围。 如果在家庭里,父母相亲相爱,孝敬长辈,待人友好,全家人相互关心,充满温情;如果在学校里,老师关心、体贴学生,学生热爱、尊敬老师,同学们之间洋溢着团结、友爱的氛围,孩子的情感感受力会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在无形之中逐步增强。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我们认为培养热爱人的感情和关心人的强烈意向是苏维埃学校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之一。” 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教育,是人格的基本教育,是孩子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让我们传授给孩子知识的同时,还教会每一个都拥有同情心,拥有健全的人格,看到别人伤心,能为之动容;看到别人苦难,能心有不忍;看到别人的不幸,能为之动情……然后再施以援手,加以关怀。
参考文献:
[1]阿尔诺.格鲁恩.《同情心的丧失》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