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
国家为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出台了新的税收政策——将营业税改成增值税,新的政策对于会计核算有新的要求,笔者拟对正在进行“营改增”的企业,可能会在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从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并且将范围扩大到建筑行业、金融业、生活陸服务业,这将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新的经济转型或者产业升级势在必行。进行全国企业的营改增规范,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国家主要以调控为手段,辅助各个大中小企业实行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设置的经济制度,调整经济结构,让企业走上经济运行正轨,使企业得以更好的发展。
“营改增”以宏观调控税收基础为根本
进行“营改增”。首先要根据国家的税改政策出台时间进行区别划分,在税收政策出台之前,企业应该先根据原先的和现在的政策进行全方位评估,对于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政策方针。企业管理者应及时伙同同行与有关部门展开积极的沟通。好比方说:可不可以适当缩小一下“营改增”的范围,在政策出台之后,企业应该积极学习贯彻新的政策,加快企业对新政策的磨合,积极与当地财政机关进行沟通。努力获得更有用的政策。企业在实行新政时,有疑惑更应该与政府及时沟通,避免发生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情况产生。企业应该严格要求自身。积极主动按照税务机关明确的政策实施时间实行。
加强宣传培训、配备专业税务人员
企业首先要考虑自身情况。根据自身需求,配备帮助企业进行“营改增”的队伍,按照需要设立不同的职位,明确各自的职责,确立好该会计队伍的工作任务合理分工,积极组织联合其他部门完成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的任务。然后,充分考虑企业的规模来考虑这个税务改革的人员组成。要保证这个队伍的人员的稳定性。避免过多人员离职造成的交接失误。在招聘帮助企业进行税务改革的员工时,充分检验他们的业务能力,调动企业的各方面资源。尽力招到熟悉这类新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与此同时,对于企业原有的财务专员。增加关于“营改增”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增加员工的税务专业知识能力。
“营改增”政策涵括企业的不同方面,所以。企业与之相关的员工要尽快了解熟识出台的新政策。增加内部培训课程。树立全新的税法意识,在培训的方式选择上,要结合不同员工的职位要求以及自身能力,选择最符合他们条件的培训方式,这样才能加快企业实行税改政策,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也可邀请专家来开讲座等。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让企业员工尽陕的熟悉该项政策改革,以及建立起在该政策下企业未来应该怎样操作才能获取更大利益的思维体系,熟悉税改的流程以及要求然后尽陕的上手。
完善营改增下的管理制度
在“营改增”实施初期。企业势必会面临很多困难,好比方说,还没有按照新出台的法规政策去配置能对进项发票进行认证扫描的设备。这就为企业带来了推行新政策的麻烦。所以企业应该先积极与当地税务机关沟通。避免因自己的问题造成不可磨灭的损失。由于在增值税的管理中。重中之重就是對发票的管理,规范发票管理的条款很多,而且出事后惩罚还特别重。所以企业应充分认识新出台的宏观经济下的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企业的各项经营国的业务、以及此时的管理制度进行全方位的修缮,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充分掌握国家已出的会计政策。确保企业能合乎要求的发展。在每项法律条款出台以后。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要让企业中的财务人员与时俱进,避免因为不知道新政策而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企业取得的进项发票应保证发票的完好性,按照收到的时间进行分类审批管理,保证能满足专用发票的认证的要求。而且企业要在交接时做好记录。避免发生不可预知的意外。对于企业开出的进项发票,企业应该有明确的对销项发票的管理制度。规范开具流程与传递流程。企业对于非主营业务更要把握高审核的度,简而言之,针对不同的业务,企业应该设立不同的审批环节,严格控制风险,在进行发票的传递过程时,企业要在各环节做到签收登记,要做到“有迹可循”,严格把控住各个换节。最后。在“营改增”过渡期阶段中。企业可以先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同时期的发票管理,满足对“营改增”有需求的客户。
以系统改造为“营改增”前提
既然国家已经详细说明了政策内容。也已经做出规章制度来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达到当地税务机关的要求:建设处一套适合税改后的税务管理系统。而且还要让以往的系统能与新建的系统能成功对接,节省重复操作时间。在新建系统前。企业应该事先与当地的税务机关积极沟通,减少因沟通不变造成的损失,而且还可以让企业的税务管理系统和税务机关的税务管理系统对接。方便发票的在线认证。对于改造财务系统来说。应该从记账、报账、资源的整合系统等方面人手。依照企业事先准备好的流程进行准备,务必保证可以毫无阻碍的成功的对接财税数据。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受“营改增”的影响较大,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在测试环节,避免因为系统的升级优化影响了数据的对接等问题。要尽可能的把一切问题避免在测试环节。即便是系统本身不存在问题了。在系统开放使用后。企业应该抓紧对内部开始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务必使得每一个财务专员熟悉系统,能很快的上手,避免人为因素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影响企业的发展。
调整梳理存量数据
在企业的资源管理系统中。存量数据的整理是企业实施“营改增”的一个大项。存量数据和在途数据一样。均需要考虑是“营改增”前,还是“营改增”后,唯有确定了时间点。企业才能更好的运作,因此需要先确定一个时点。然后分別按照旧规则和新的规则进行对存量数据的调整与梳理。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节省人力、资源成本,更建议将进项税和销项税分成两部分来处理。
考虑进项税时。企业内部应该先进行预算项目对应活动属性的梳理,完成数据的更新,避免混淆不同的项目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加大了管理难度。对于企业来说还要梳理好投资项目究竟是不动产还是动产,才能有助于对资产类的增值税进行梳理。企业还应该安排信息技术人员协助财务人员完成新系统的初始设置。方便财务人员以后的直接使用。
考虑销项税时。企业应该先梳理已经开展好的服务项目,按照预期的工作计划对具体业务的结算模式进行完善,对于在时点前签约。但时点后依旧处于服务状态的合同依据不含税的价格补签合同。
关于在途数据的补充
在企业的“营改增”过渡阶段中,需要注意在途数据的处理。在途数据具体是指税改前在旧的会计系统中以及提交审核。但尚未通过的数据,主要包括正在审核的一些业务报账以及对一些还未开具发票的业务进行暂估核算等。这些在途数据如果能在税改政策确定的时间点之前通过审批的。还能够用税改前的规章制度去处理;反之,就先退回,依据新的税改政策再次进行提交等待审核,而这样做就加重了财务人员的负担。所以企业区分在途数据的节点就至关重要了。
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减轻系统的负载,企业应事先准备好该怎样去处理在途数据,确定好处理方法就可以实现快速的融合新的税务环境下。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要明确何时转化,在确定的时点前,用旧规则进行处理,在时点之后就用改革后的政策要求进行处理,这样就能有效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还节约了资源成本。
随着全国上下对“营改增”政策的推广,目前很多企业都已经顺利度过了“营改增”的过渡期,当下的企业面临的国内经济运行情况是机会与挑战并存,所以,企业只有不断自我反思自己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企业目前的经营运行管理制度,用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挑战。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以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为重。让财务专员更多的熟悉税改的相关知识,帮助企业按规定纳税。同时,企业应该紧跟国家的政策调控步伐。时刻关注着政策的变化,了解最新的政策,合法运用,促进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最后。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应该挑选一般纳税人的企业或企业性单位。这样才能获取到进项专用发票,抑或是挑选规模较小的企业合作,这样可以努力争取到进项税额,从而达到更多的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