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布里希论西方艺术史的发展

2017-05-18 13:31翟羽嘉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贡布里希

摘 要:《艺术的故事》被誉为“西方艺术史的圣经”,是贡布里希教授(E.H.Gombrich)的主要著作之一,什么是艺术?从史前文化到现代主义艺术史的发展流变过程经历了什么?在本书中都可以一窥究竟,作者采取图例与史实并用,对比与分析共存,他广阔的艺术知识与敏锐的洞察力结合,使得整个艺术史的主线脉络在读者心中铺陈开来。本文以书中所述的艺术史发展进程,对当时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表现内容等进行探析。

关键词:西方艺术史;西方艺术家;贡布里希

作者简介:翟羽嘉(1988-),女,苗族,湖南省怀化市人,四川音乐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史。

[中图分类号]:J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2

一、引言

恩斯特·貢布里希是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史家,他经常引用歌德的名言“一个人不应当虚度一天的时光,他至少应当听一首好歌,读一首好诗,看一幅好画——如果可能的话——至少说几句通达的话”。正是他学识的渊博与艺术底蕴的深厚,让他只需行云流水般的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时期的艺术风貌,并形成他自己崭新的见解 。

在贡布里希眼里,人们对艺术的认识永无止境,正是艺术家们渴望创新的精神才有了艺术的故事,即“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他指出艺术史的发展并不是乐观的直线前进的过程,而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过程,在《艺术的故事》中他就是用史实与自己的理解,以绘画史、建筑史的发展为线索,勾勒出西方艺术史的进程。

二、内容概述

“《艺术的故事》是在世界范围获得最大成功的美术通史著作,如果用好评如潮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一位罗浮宫博物馆馆长甚至说它就像蒙娜丽莎一样出名。”[1]

《艺术的故事》包括导论部分一共有二十九个章节,从冰河时代的穴壁岩画出发,在埃及学会短了短缩法,完美的身材比例在希腊美轮美奂,宗教的禁锢也不是一无可取,乔托的觉醒为艺术史解开了新的一章,文艺复兴是杰作缔造跌出的时代,朦胧的情感是印象派的情怀,现代派的马蒂斯、毕加索为艺术开创了另一种可能,艺术走过了历史的长河,贡布里希以他渊博的学识将艺术历史化,使这本著作离开了教科书的冰冷,以平实生动的语言厘清了艺术的脉络,绘画、建筑、雕塑、版画在书中都有提及,社会风气、政治背景、经济状况在书中都有呈现,例如在写到文艺复兴时期正是欧洲艺术发展史上的璀璨时期,恩格斯将那个时期誉为“需要巨人而且出现了巨人”的时期,贡布里希从早期的文艺复兴三杰——布鲁内莱斯、多纳泰罗和马萨乔最初的探索着手,到波蒂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的创新,再到莱昂纳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璀璨辉煌,图文并举,深入浅出的将文艺复兴的重要艺术家、重要作品、重要技法一一展现。对读者而言,是一本艺术史的经典书,美术史的启蒙书,美学的入门书。

三、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框架

《艺术的故事》的理论框架,是“看见”与“知道”的矛盾,我们在欣赏一幅作品的时候眼睛所看到的并不是客观的,而是每个个体经过了自己长期积淀所知的来潜移默化我们所看到的内容,米隆的《掷铁饼者》肢体优美,动作协调,但现实中运动员如果模拟雕像掷铁饼是不可能成功的。印象派的梵·高在作品中将所看到的物体的轮廓全部都省略了,但他依然想回到古典主义的时期,想要根据几何圆柱体来画世界,“看”和“知”的矛盾在这里调换了位置,又有了另一景象。贡布里希用这一对理论矛盾为线索,将所有的内容,融在这对矛盾里,“所以贡布里希了不起之处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了。”[2]

(二)研究方法

一是不同时期的艺术家相互对比。这种对比手法贯穿整本著作,在叙述文艺复兴三杰时,就将莱昂纳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与拉斐尔的成长境遇、与教皇和社会关系进行对比,这样就不但可以从作品上泛泛了解这三位艺术家,让读者更加横向深入的对三位艺术家以及文艺复兴大时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二是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相互对比。中世纪的格列高利教皇对图像在宗教的用图中对比了中国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在介绍杨·凡·艾克的祭坛画时,就把乔托在阿雷纳小教堂的作品、西莫内·马丁尼在其之前一百年的作品拿来比较,可以直观地发现在宗教画作的发展历史上的进程,并且配有原作,可以从视觉上迅速发现他的不同。

三是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为背景。作者是以时间为轴进行书写,每个时期都是先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开始,描写艺术家生活的环境,社会大众对艺术的接受程度,例如中世纪时期就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大部分艺术家都是为教皇服务的,艺术思想受到了一定的禁锢。

四、扩展讨论

西方艺术史发展特点:

(一)西方艺术发展的继承性

西方艺术的发展是中间没有间断的艺术发展史,虽然有过曲折,虽然经历过中世纪等黑暗时期,但是西方艺术的发展史却是不断向前推进的,后一代的艺术家不仅接受本民族的艺术遗产,对其他国家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也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有了这样的继承,西方艺术因此有了自己的传统艺术。

在建筑史中罗马圆形大剧场是建筑的示范规则,典型的罗马建筑,实用性与审美性兼具,三层拱的设计,既是希腊神庙的建筑模式发展,又将多立安风格、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风格融合,为后来的建筑提供了范式,亚琛教堂、圣安德烈亚教堂、圣马可图书馆等等或多或少的在模仿它、学习它;12世纪的晚期在法国南部的圣特罗菲米教堂它是仿造公元14—37年的凯旋门;丢勒画了可能是历史第一幅水彩风景画之后,风景画成为热门,但丢勒的风景画的影响依旧长期存在。

(二)西方艺术的独特性

在《艺术的故事》中,贡布里希对西方艺术发展技法的几种独特手法进行了归纳,古老的埃及人“所遵循的一些规则使他们能把要进入画面的一切东西都绝对清楚地表现出来。”[3],因此他们都是侧面的面部,正面的身体,绝对不会出现正面的人物形象,因此古希腊人发明了“短缩法”,人像的绘制前进了一大步,我们看起来简单的一种方法却是古代西方艺术家们经历数百年的成就。

在哥特到文艺复兴的历程中“透视法”在作品中开始出现,布鲁内莱斯、乔托的作品看起来立体而生动,在马萨乔著名的《三位一体》中出现的“透视法”,贡布里希写到“透视手段本身刚出现时必定相当惊人。”莱昂纳多知道怎样用“渐隐法”使得蒙娜丽莎是那样迷人,这种模糊不清的轮廓和柔和的色彩使得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给观赏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伟大的科学家莱昂纳多已经使那些最初的制像者的某些梦想和恐惧成为现实,他会行施符咒把生命赋予他那具有魔力的画笔所涂出的色彩。”[4]现在看起来习以为常的画作,经过贡布里希的提醒马上变得宏大而奇妙。

(三)西方艺术的表现性

“埃及人画他们知道的东西,希腊人画他们看见的东西,而在中世纪,艺术家还懂得在画中表现他们感觉到的东西。”[5]埃及人相信把人物图像画下来就可以灵魂永存,信奉图像的威力让他们将肖像一丝不苟的刻画,从中我们一窥古埃及的神秘信仰,希腊艺术家给众神塑像,中世纪为宗教创作,文艺复兴开始生活化,在之后的进程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皆可入画,所思所想也可呈现,可以大众喜欢,也可小众接受,毕加索、弗洛伊德、达利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

宗教的哥特建筑,高耸入云,信奉者们崇敬而害怕,巴洛克建筑的华丽繁复,洛可可风格的轻快浮华,都是社会文化在艺术中的反映与表达。正如18世纪“狂飙突进”的代表人物赫尔德所说:“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首创和独特的,而只有放在各自时空文化的关联中,才能被正确领会。”

(四)西方艺术家独立史

“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这样说过,艺术家的独立也正是如此,贡布里希在导论中就认为:“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

《圣母领报》这一个主题在书中就出现了八次,艺术家的这一作品从单纯的想象模仿变成了生动感人,拉斐尔创作《草地上的圣母》在他的速写本上多次易稿,画面上的话那么和谐,不费力气,却是艺术家奋力追求的结果。

文艺复兴之后艺术家们终于摆脱了工匠之称,他们有了自己的社会地位,摆脱了依附皇室或者教皇的命运,平民开始跃然纸上,一些所谓的“丑”的作品在艺术家的手中呈现,例如罗丹为大文豪创作的《巴尔扎克像》,刚开始并不为大众所接受,因为他的形象并不是以往人们所接收的威风凛凛的光辉样貌,甚至觉得是丑化了这位作家。但是通过这样一个雕像,人们仿佛可以看到这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如何在20年贫困生活中写作的,罗丹将巴尔扎克鲜明生动的个性形象和精神魅力雕塑的栩栩如生,也揭开了20世纪现代雕塑的序幕。罗丹这样的行为在中世纪是不可想象的,这也说明了艺术家们的空间更加大了。

五、评价

“意深而文明,言近而旨远”,这本《艺术的故事》就是如此,贡布里希为我们简述了西方艺术史的发展历史,概括了艺术现象背后的特征,描写艺术是怎样表现的,西方艺术发展史中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是怎样锤炼而成,看似平淡的语言后面是贡布里希长时间的积累的知识与睿智有洞察力的眼光,对漫长繁多的西方艺术发展长河中重点知识的归纳总结。

英国国立美术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高度评价此书:“正如我们这一代的每一个艺术世家一样,我考虑绘画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恩斯特·贡布里希塑造成型的。我在15岁阅读了《艺术的故事》从此以后就像千百万人一样,仿佛被授予了一幅伟大国度的地图,凭此可以信心百倍的深入探索,无须担心走入歧途。”

六、结语

读过《艺术的故事》之后,对西方艺术的历史,有了一条清晰明确的脉络,并给了我一些启示,从书中简要概括出了西方艺术的几个特征,以及艺术风格,绘画技法,艺术家的几点总结。

注释:

[1]主讲人:范景中:<艺术的故事>的叙述者——纪念伟大的艺术世家贡布里希诞辰100周年》,上图讲座.2010年1月.

[2]E. H. Gombrich 张荣昌译; 《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4月;P60.

[4]E. H. Gombrich 張荣昌译; 《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5]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4月;P178.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英).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3]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M].张荣昌,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吴永强.外国美术史[M].海南出版社,2004.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贡布里希
《贡布里希谈话录》
“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之对待艺术的看法
传统书法艺术的心理空间初探
视错觉在当代绘画中的发展与运用
文化记忆的官能:论贡布里希的人文科学研究思想
再论“情境逻辑”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
论贡布里希艺术形式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对贡布里希“秩序感”的学理剖析
摒弃虚伪的“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