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 王希俊
摘 要:英国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深层结构分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观。他的艺术形式观强调,艺术是创造而不是模仿,艺术形式的根源是一种功能替代物的创造,艺术创作的发展模式是从图式到修正。贡布里希开创了一种研究艺术理论的全新方法,利用其艺术形式观对学术界进行艺术形式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艺术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贡布里希;艺术形式;艺术创作;影响
0 前言
贡布里希是西方伟大的艺术史家、艺术哲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也是公认的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西方艺术理论家之一。他对19世纪以前的西方艺术发展、艺术创作、艺术形式根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观。在《木马沉思录》一书中,他从“功能替代”的角度阐述了艺术形式的根源,书中谈及一匹普通的木制小马,它既不是马的物象,也不是马的摩真,仅仅是马的替代物,功能替代物的创造使艺术成为可能。本文将从贡布里希艺术形式观形成的理论背景出发,分析其艺术形式观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
1 貢布里希艺术形式观的理论背景
早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就已形成了“形式”的概念,重视对艺术形式根源的研究是西方审美自觉的传统延续。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探求美的形式,他们认为数乃万物之本原。公元前5世纪,苏格拉底学派追问“美是什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美来自美的形式”。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发现和认识形式是人类认知的目的。17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学派强调感觉经验的快感,认为这种快感来源于形式上的满足和愉悦。18世纪,德国古典美学的创始人康德提出“先验形式”的概念,认为美只涉及形式而不是内容。20世纪初,著名的英国形式主义者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它可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由此可知,“形式”一词始终贯穿西方艺术和美的问题之中,重视形式是西方各大美学理论和流派的共同点。
贡布里希同样重视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他不断从西方传统哲学领域吸取养分,在此基础之上融合了维也纳学派和瓦尔堡学派的传统,融会了克里斯的心理学和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方法,并在形式主义浪潮的推动和影响下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理论体系和艺术形式观。
2 贡布里希艺术形式的根源
贡布里希认为,从古至今,艺术追求的不是机械地模仿客观事物,而是为了实现“功能”,这种功能就是“替代”。要想领会贡布里希的艺术形式观,关键在于把握“功能替代”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功能替代?艺术形式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贡布里希从以下三个层面阐述了他的观点。
首先,提出对西方传统模仿论的质疑。在传统的西方艺术概念中,模仿论持续占据主导地位。“艺术来自模仿”出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著名的“影子说”,指的是艺术来源于对事物外形的模仿。苏格拉底认为,除了模仿美的外形,艺术还模仿人的品格与心理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贡布里希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艺术再现不等于艺术模仿,人是艺术起源的主要因素,而模仿论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在“模仿”和“现实”之间有一个中间连接地带,即“替代”,这种替代促使了艺术的生成,并成为风格演化的动力。例如,陶马是替代活马的文物,陶俑是替代活人的文物,从古至今这都是一个等效的过程。
其次,提倡艺术是创造而不是模仿。贡布里希受康德先验形式的影响,认为艺术是创造而不是模仿。在大多数情况下,事物形象仅仅是替代物在意义上的“再现”。古代和现代艺术形式既不是艺术家看到的外部世界观,也不是艺术家心中内心世界观的再现,艺术家只是用自身独有的方式来描述、解释这两个世界。例如,史前艺术家在创作艺术时,他们只考虑功用,其作品是在巫术仪式中使用,因此艺术判断的标准不是看它是否展现了美感,而在于它能否发挥作用。
最后,阐明艺术形式的根源是功能替代物的创造。在此,可通过一个关于木马的小故事来理解贡布里希的观点。幼儿园角落里有一匹木马,它有着马的关键性特征,即马头、马鬓、马尾、四肢,每一个看见过真马的孩子,都会知道这是一匹马的象征物,甚至知道骑上去玩耍。接下来我们换上一匹没有关键特征的新木马,它只有一个简易的木质轮廓,孩子们依然可以轻易地认出它来。我们再次拿掉这匹马,让孩子们自己去找一匹马,于是他们找来了一个长木凳。此时长凳和马之间的形象联系已经很少了,但这并不妨碍孩子们在上面模拟骑马的动作、嬉戏。想象力到此为止了吗?我们把长凳也拿走,于是孩子们取来了一根竹竿,并称其为竹马。通过这个有趣的抽象过程,我们发现孩子并不是通过形状、颜色来认知图像的,而是通过“功能”。贡布里希认为,将竹竿变成木马有两个条件:第一,它的形状正好可被人骑;第二,有想要去骑的冲动。第一匹木马或许压根就不是物象,也许它只是一根棍子,它们有着“骑”这一功能上的共同因素而不是共同形式。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明白贡布里希的思路,将其用于研究艺术的起源,可以得知,艺术的起源是一种替代物的创造。
3 贡布里希艺术形式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贡布里希独特的艺术形式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剖析和提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艺术创作的发展模式:图式—修正。艺术活动是从艺术创作开始的,那么艺术家是怎样进行艺术创作的呢?康德认为人脑中天生就有一种感性的概念图形。心理学家皮亚杰利用自己的学科知识,验证了康德先验图式说的准确性。通过对大量艺术史材料的研究,贡布里希了解到艺术家们的创作并非始于视觉影像,而是来自他们的思想或图式,故在此基础之上得出了艺术创作发展模式的理论——“图式—修正”理论。艺术家无法凭空创作出物象,所以,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艺术家的头脑中需储备大量的图式。这种图式是艺术家先天意识领域内的观念模式,主要来源于对传统习俗和前辈艺术创作惯例的学习,以及对自身创作经验的总结。比如画家、书法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并没有去观看想要创作的事物实体,也没有直接对自然事物进行模仿,他们只是先根据头脑中的山水、花草、树木等图式去创作,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正,通过不断地试错、修正、匹配,使其作品能够被欣赏者辨认,最终完成创作。
第二,艺术创作的規律:秩序感与形式建构的和谐统一。贡布里希认为,秩序感与形式建构的和谐统一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才能实现艺术。秩序感是艺术家直观地感知与体验艺术形式的能力,它存在于艺术表现之中,还是人类心理、生理机制的潜意识反映。正如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中所述:“有一种秩序感,它表现于所有设计风格中。而且,我们相信它的根在人类的生物遗传之中。”他认为,秩序感是人类的自然本能,是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生理功能。大自然的进化过程也有秩序感,经过不断的磨合之后,人类逐渐适应了自然的秩序,再反过来依据秩序感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经过反复调节之后自然与人达到了和谐统一。同样,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时也应遵循秩序感与形式建构的和谐统一,主要体现为艺术家在感知和创作中对客观物象的形式进行最基本的组织,使其在意识层面符合艺术的理想秩序,然后促使艺术形式与作品达到秩序上的和谐,使观者有协调、舒适的感觉。
第三,实际上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这是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中的开场白,他认为艺术没有本质,艺术的定义都是人为的,所以不必花太多时间在它的定义上,只需知晓艺术是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即可。首先,由伟大的艺术家创造出一种艺术范式,之后,后来者将其加以“艺术再现”并不断修正、完善,最终达到制作与匹配的完美结合,令其成为艺术品,此时的艺术品才算真正具有生命价值。贡布里希强调,艺术家“期望超越其他艺术家的意愿”,是西方艺术史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艺术家们不断汲取和修正前辈流传的传统图式,努力思考新时代图式的走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持续与其他艺术家竞争,这一过程将不断解决艺术发展与创作中的各种新兴问题,从而推动艺术本身的进步,或许这就是艺术家们不断创造经典之作的“秘籍”。在继承西方传统精髓的同时,贡布里希超越了传统的局限,其艺术形式观增强了艺术家的本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推动了艺术创作和艺术史的发展。
4 结语
贡布里希的艺术形式观是在他多元的艺术理论背景之下,通过一次次深入实践研究才得以形成的。他的突出贡献在于挖掘了艺术形式的根源、论证了艺术创作的发展模式、剖析了艺术创作的遵循规律。他的这种实证研究风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视角,有助于艺术家深入思考艺术形式与艺术创作的真正内涵,其艺术形式观不仅对今天中国的艺术和批评界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整个学术界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贡布里希.木马沉思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J].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 张宏.贡布里希艺术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4] 高妮妮.贡布里希的视觉艺术观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5] 宋长江.论贡布里希的艺术形式观[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