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进行中西方戏剧舞台对比研究的过程中,从舞台空间设计、舞台布景设计等因素入手,可以发现,中国戏剧最擅长的是舞台的虚拟化,在舞台上大量留白,依靠演员的表演和场景的渲染,让观众进行想象。而西方戏剧则在表演过程中力求掩饰“演”的痕迹,并尽最大可能让观众感觉不到艺术的再创造。
【关键词】中西戏剧;虚拟性;写实性
中图分类号:J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32-01
中国戏剧是写意戏剧,西方戏剧是写实戏剧,两者一字之差,却让戏剧舞台出现了本质化的区别。尤其是中国戏剧中最为鲜明的写意特点,它所展现的虚拟性特征,不强调外在的客观,而是注重把握情境内的本质因素,更为直接和深刻地向观众表现出事物内在的精神实质,类似于中国画中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似之似”等论说,从而达到一种“离形得似”“得意忘形”的变形效果。
一、中国戏剧舞台的虚拟之美
(一)中国戏剧对戏剧表演的审美倾向,造就了舞台的虚拟性。中国戏剧舞台表演的最大特点就是虚拟性。演员创造动作时不拘于舞台布景的实物对象,而是通过戏剧中应有的布景形态进行想象、选择、展现,从而为观众展示出高度美化和变形的外部动作。例如,演员在表演开关门窗、抬轿子等动作时,舞台上并没有仿真的布景,完全依靠演员的手臂开合、身体的摇晃来补充舞台布景,最后还要由观众展开想象。又如,如果要表现战场上的千军万马,则会有专门的“龙套”来进行虚拟表演,通过队形的组合和变换来代替战争场景。正是由于中国戏剧演员高超的虚拟表演,使得中国戏剧舞台上不需要太多的实物布景,一定程度的“留白”,更能突出中国戏剧的意境之美。
(二)中国戏剧舞台设计中的意境之美。舞台美术家琼斯说过:“舞台布景的设计不同于建筑师、画家、雕塑家、音乐家的工作,这是诗人的工作。”这句话肯定了中国戏剧不追求“形似”而追求“意似”的舞臺艺术形式。例如,历史剧《李白》,其舞台设计着重展现诗人感受中的山川和月色,而不是真实体现山河与月光。在表演过程中,甚至会将月亮直接放置在人物的后方,在戏剧舞台上缔造出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同时更将戏剧舞台虚拟化,寻求符合戏剧核心的诗意美感,用以“诗意”的舞台布景诠释人们心目中的“诗仙”形象,让观众在欣赏此剧时,思绪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并在感受戏剧的同时,享受该剧美的内核。
中国戏剧创作追求的是“诗情画意”的意境,是将情景交融的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戏剧舞台之美相融合,在戏剧舞台中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二、西方戏剧舞台的写实之美
(一)西方社会发展的审美趣味,影响戏剧舞台的写实性。由于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思维方式与国人不同,东西方戏剧在舞台设计上有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西方戏剧舞台的真实性上。西方戏剧舞台更倾向于实用,真实和固定的布景方式和舞台道具,将剧场舞台最大化地还原为真实生活。同时,西方社会的工业革命也推动其戏剧的写实化发展,无论是观众还是戏剧创作人,更愿意在戏剧舞台上表现出社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而造成了西方戏剧从布景、道具到灯光、表演所展现出的效果,从整体上都呈现出一种真实而客观的模式。
(二)西方戏剧舞台空间设计真实化之美。为了使舞台空间能够得到合理、充分的运用,西方戏剧舞台在塑造写实感的同时,还非常重视舞台形式,会在除舞台之外,在观众席内也进行戏剧舞台的搭建或进行舞台布景工作,从而扩大舞台的可使用范围,并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例如在《猫》中,舞台设计者在观众周边放置了很多垃圾桶,将整个戏剧场还原为猫的生存空间。另外,西方戏剧的写实之美,在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也有体现,如用人扮成“真实”的树木进行布景,还原戏剧中所出现的森林场景;舞台前端的“精灵”在表演,后方的树木同样也在不停晃动,模拟树木被风吹过的真实场景,从而全面诠释西方戏剧写实化的鲜明特点。
三、结语
无论戏剧舞台的风格是虚拟化还是写实化,中西方戏剧舞台布景都在各个方面寻求一种统一的戏剧舞台风格,都是符合艺术规律,具有一定艺术美感的,在表演过程中,生动烘托其戏剧情调、气氛,使其形成不同的表现意境。可以说,中西方戏剧舞台的虚拟性和写实性都有其独特的美学观感,值得观众深入欣赏。
参考文献:
[1]王一夫.对舞台美术设计的认识[J].戏剧之家,201O(05).
[2]刁基良.浅谈舞台美术设计与戏剧的艺术特性的关系[J].民营科技,2007.
[3}邹卫兵.没有舞台美术就没有戏剧[J].黄梅戏艺术,2008,(03):171.
[4]卢昂.东西方戏剧的比较与融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稿[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付芳丽(1986-),女,河南林州市人,河南大学文学院2014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