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
摘 要:蒋兆和是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他的代表作《流民图》是中国写实主义人物画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流民图》打开了中国写实主义人物画的大门,西方造型艺术,中国的留洋派理论以及自身的坎坷经历使蒋兆和选择了写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本文以《流民图》的写实性入手,进一步发掘当代写实主义人物画对我们的启示,以求为今后的学习与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蒋兆和;流民图;写实性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107-01
“知我者不多,爱我者尤少,识吾画者皆天下之穷人,唯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饿俘”真实的生活造就了现实的态度。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以文人士大夫为受众群体的水墨人物画逐渐式微,以蒋兆和为代表的写实主义人物画取材于市井生活,描绘对象皆为平民百姓,并把当下时代所特有的社会背景融入作品之中。 “《流民图》不是塑造一个人,而是塑造一个群体,不是在塑造才子佳人和王侯将相,而是在塑造底层的小人物和弱势群体。这种关乎人性的宏大视角无疑超脱于那个时代,即使在现在,也还有其超前性。”蒋兆和关注民生,就像他所说“我同情道旁的几个饿砰,把自己的命运和人民大众联系在一起。我带着深厚的感情写真,紧握秃笔为民画像”。1974年在自画像上题道“流水似箭、珍惜寸阴,紧握秃笔,为民写真”。“为民写真”可以说是蒋兆和一生的写照,“为民写真”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而新一代又将其不断创新发展,逐渐使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生气勃勃,给后辈呈现出一个清晰的人物画脉络。
一、命运多舛的《流民图》
《流民图》的命运就如同蒋兆和一生的经历一样,注定荆棘坎河。也许它太过于写真,才会将反动者紧张的情绪调动起来不断制造事端。蒋兆和所用的写实主义手法所表现的难民形象在社会大众之间引起了共鸣。画中每-个人的形象仿佛就像是映照着自己,所表现神情中的绝望与无助同样在观者的心底-样感同身受,这正是广大人民的自身写照。侵略者当然很明显的察觉到这幅作品的抗议与控诉,只在太庙展览半日就被日伪极力阻止继续展出。他将作品带到上海法租界的一个慈善机构主办的展览时,悄悄将其折叠于一小箱内以躲避日军的检查,但是最终这幅作品还是被人在上海强行“取走”并从此吁杳无音信。直至1953年在上海一个银行的地下室里重现,这时的《流民图》已是残破不堪,后半卷也已遗失。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画稿也在文革之初被毁。直到肖琼先生1998年将《流民图》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它才真正结束了漂泊不定的命运,永久陈列在中国美术馆中。虽然遗失的部分已经损毁,我们再也无法看到它的真容,但是,哪怕你看过一眼那仅存模糊的图片,画作其中的人物神态表情定会深深地烙在你的心里。《流民图》的艺术风格不同于表现主义或浪漫主义的作品,因为后者属于将表现对象的形态向外扩展,将人物精神无限放大,而《流民图》正相反,它着重向内去探索人物内心世界,在看似普通的形象背后感受到强烈的人性呐喊。正是这种独特的造像方式与审美表达,《流民图》在当时的艺术潮流中就显现出它的与众不同来。
二、近代写实人物画体系的建立
建国前的写实主义人物画广泛吸收西方艺术,徐悲鸿等人的中国画改良论注重素描技法的运用,强调素描造型的重要性,为近代写实主义人物画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有建设性的理论观点。因此在当时人物画作品中的形象严谨,讲求光影效果,力求达到油画的审美标准,在水墨作品的背阴面的处理都见得到素描排线的笔法特征。
“《流民图》中的艺术语言的根基是中国画自身的语言,例如画面中纵观整个近代写实主义人物画的发展脉络, 用笔的骨气,用墨的生动,用线的节律,形象中由内向外表现的严谨明确的结构,笔墨的书写性等都是符合书法入画的原则。”蒋先生艰苦的探索逐步形成的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独特面貌。《流民图》的出现标志着近代中国写实人物画体系的成熟,是中国写实主义人物画体系建立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将传统意象笔墨与具象写实手法融合在一起并加以补充,它将人物形态的刻画更加深入具体,充實了作品的内涵和叙事性,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人物画写实主义手法,开启了中国人物画表现的新天地。这种新的表现手法,让中国画涉足到了可以表现特定时期重大历史史实的人文关怀之中。从此,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开始转向关注民生社会,画家们拿起毛笔用写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当下社会的时事,这在以往是用传统中国画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三、结语
选择了写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也就是选择了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蒋兆和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紧紧抓住了“民生”这一时代脉搏,以震撼人心的现实主义作品揭露了现实,表达了自我。正是蒋兆和先生所开创的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使我们能真正在艺术与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总而言之,想要在写实人物画创作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那就必须要趟这条生活之河。
参考文献:
[1]刘曦林.蒋兆和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毛蓉蓉.对蒋兆和艺术在认识[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3]蒋兆和.蒋兆和作品全集[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