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景区草原民俗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模式

2017-05-17 13:02唐高溶朱亚琼
草原与草坪 2017年2期
关键词:图瓦喀纳斯民俗旅游

唐高溶,郑 伟,王 祥,朱亚琼

(新疆农业大学 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喀纳斯景区草原民俗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模式

唐高溶,郑 伟,王 祥,朱亚琼

(新疆农业大学 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喀纳斯景区是中国图瓦人唯一的聚居区,其草原民俗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分布合理,但开发的力度不强,不能满足旅游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为了合理开发该区草原民俗旅游资源,通过特菲尔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到单项旅游资源中图瓦人饮食民俗和节庆民俗开发价值最大,综合评价得到喀纳斯景区3个村落均为二级景区,开发价值禾木村>白哈巴河村>喀纳斯村。并提出了适合喀纳斯的4种开发模式,即耦合型开发模式、节事庆典型开发模式、专项旅游开发模式和区域中心多元化开发模式。

喀纳斯;草原民俗旅游;特尔菲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开发模式

民俗文化,基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生,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传承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民俗旅游,是把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组成的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它不仅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实现文化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神话传说、婚丧嫁娶、服饰文化、饮食特色、工艺技术、建筑风格、民间歌舞、宗教仪式、耕作技术等[1]。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哈萨克族、藏族、裕固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社会经济和地理环境相适应,具有浓郁民族特征的生产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等特色习俗,成为草原民俗旅游的重要内容[2]。草原民俗旅游给旅游者提供了异地异族文化风情的别样体验,文化差异性、多样性作为更深层次的吸引力,使草原民俗旅游又成为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文化旅游[2-5]。

国外旅游研究重功利而轻文化,在旅游经济和管理研究方面文章多且深入,经济学特征明显;而在旅游文化研究方面论文少且浅显,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民俗”一词源于英国,但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欧洲地区,民俗旅游的认同感都不强。其主要原因有:(1)历史上,最早的民俗研究的对象是是殖民地地区人们,贬义的味道明显;(2)欧洲国家城市化程度高,有些乡村民俗已无迹可寻;(3)欧洲民族之间融合程度高,又基本都属于基督教文化圈,民俗的异质性和神秘性不高,强调民俗旅游的意义不大[6]。即便如此,亚欧美各国对民间传统文化遗迹的保护和旅游开发都不遗余力,各种传统节庆活动的举办是民俗旅游的重要形式,主题公园也常常展示民俗文化主题,博物馆旅游在民俗旅游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民俗旅游已经成为与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并列的旅游业三大支柱。20世纪80年代,吴忠军[7]通过分析国外民俗旅游开发状况,第一次对我国民俗旅游发展进行了探索。此后,各地民俗旅游的理论研究遍地开花,呈欣欣向荣之势。陆学川[8]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了探索,强调了民俗村合理布局的重要性;余青等[9]分析贵州民族风情资源优势后,提出了紧抓民俗节庆、依托民间歌舞的开发模式; 对九寨沟藏族草原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其形成与地理环境背景的关系、各自特征、现状及开发途径[10]。在开发模式方面,徐文燕[11]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以黑龙江省为例,提出了民俗村模式、民俗博物馆模式、节事庆典模式等6种开发模式;李胜利等[12]对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4种开发模式,分别为:综合性开发模式,能较快获得经济效益;特色性开发模式,资金制约性强;耦合型开发模式,适宜多种旅游资源组合;保护性开发模式,优先保护民间工艺。此外,学者们的研究还涉及到民俗旅游的辨别、服务质量、产品创新和价值评价等方面[13-15]。而对于草原民俗旅游的研究仅仅作为草原生态旅游的组成部分进行探讨,专门针对草原民俗旅游的研究较少[2,3,16]。

有关喀纳斯草原民俗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图瓦人的部落文化和体育文化研究[17-19];草原民俗旅游开发对喀纳斯原始居民社区的影响[20-21];喀纳斯图瓦草原民俗旅游开发与地方文化保护的关系[22]。因而,缺乏系统且定量分析喀纳斯草原民俗旅游资源内容、价值及其开发模式的研究。本文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喀纳斯草原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北部,地理坐标N 48°35′~49°11′、E 86°54′~87°54′,邻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是国家5A级景区,素有“人间净土”的美誉。喀纳斯景区是图瓦人的主要聚居区,分布在喀纳斯村、禾木村和白哈巴河村。图瓦人以肉类食物、奶类食物和面食为主。面食种类少且制做简单,常见的有油炸果子、青稞面烤馕、肉汤面、牛奶面等;肉类的主要来源有野兽肉、牲畜肉、鱼肉以及用肉制成的香肠[23];奶茶可直接用开水冲泡,也可随水煮沸饮用。羊奶和牛奶做成的奶酒和用马奶发酵做成的马奶酒,都是图瓦人钟爱之物。用牛奶发酵制成的白奶酪、奶疙瘩酸甜可口,是度过漫长冬季的必备吃食;穿着服饰,图瓦男女都有戴帽子的习惯,女人戴的帽子叫“萨乌特”,以银制的精致花纹点缀;男人戴名为“托尔次克”的圆形帽子。老年的图瓦人还有戴耳环的习俗,女子双耳均戴,男子只戴单耳。衣服有皮衣和布衣之分。皮衣宽大,用野兽和牲畜的皮制做,布衣则用棉布制作,款式上,男士布衣与蒙古服样式相似,女士长衣稍有不同,正胸前开襟,腰部以下则为斜襟,钉3个布纽扣。此外,图瓦人喜欢系红色腰带,并配上火镰和小刀;桦树皮房,这种外形为圆锥形,用数十根圆木斜撑而成骨架的房子,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现在已难觅其踪。木屋和毡房都是图瓦人现阶段比较普遍的住房形式,毡房轻便易搭卸,适用于狩猎和放牧等临时居住;木屋透气不透风,保暖御寒,适应山中多雨多雪的气候。

图瓦人信奉原始宗教晚期的萨满教和喇嘛教,这两个宗教都有自然崇拜的思想,以致图瓦人的节事活动也多与其宗教信仰有关[23]。春节,图瓦人称为“萨阿”,即农历的大年初一,从三十的晚上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摆上油果子、奶疙瘩、奶酒等食品,每户派一个人用刀或者斧头去敲击带有骨髓的牛骨头,敲打时还要念诵祝福语;敖包节,时间为每年的6月。节日当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带上自家最好的菜肴和食品,围坐在植有“神树”的敖包周围,焚香点烛,祭祀天神、祖先和山河湖泊,然后每人在神树上绑一根布条,并拿一块石头堆加在敖包上,由老人带领年轻的男子们绕着敖包念经唱歌,抛撒着各家带来的精美食品。三圈过后,全村集体向敖包磕头跪拜,祈求人畜平安,幸福欢乐。接着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民间娱乐活动,并宰羊煮肉,全村围坐在一起喝奶酒欢歌;祖鲁节,又名“点灯节”,每年10月25日举行,图瓦人自制与家里人口数相等的冰灯,通过点灯来祈福,同时,人们也会准备丰盛的酒菜来欢度节日。图瓦人能歌善舞,善用马头琴、两根弦的“托布禾尔”、“楚尔”笛和“叶尔特琴”等乐器;图瓦人一生中必经诞生礼、摇篮礼、剪发礼、婚礼、葬礼等过程。婚礼讲究,要经过物色对象、说亲、男女会面、正式订婚、完婚等阶段;丧葬以土葬为主,此外,还有火葬和天葬两种形式。图瓦人口头交流用的是阿尔泰语系中的图瓦语,而书写表达采用的是蒙古文字,是典型的“双语”民族。

2 喀纳斯草原民俗旅游资源价值等级

2.1 单体草原民俗旅游资源评价

评分因子的确定是资源评价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确保其准确性和客观性,参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和张江江等[24-25]的相关研究后,采用特尔菲法,即综合草原民俗专家、旅游专家和游客的打分确定每个指标的分值,最后再利用加权求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得出草原民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值(表1)。并将评价标准按照分数由低至高,分为5个等级(表2)。

草原民俗旅游资源单体评价结果表明(表3),喀纳斯景区民族饮食丰富多奇,等级高,优势明显。此外,图瓦人的春节、敖包节和点灯节等节日民俗也达到了5级,开发价值大。而交通方式和宗教民俗由于差异性不明显,趣味性较低,评价等级仅有一级。

表1 草原民俗旅游资源评价因子Table 1 Factors for evaluating folk tourism resources

2.2 草原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系统化的科学决策方法,具有科学客观的特点。所以对喀纳斯景区草原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针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保继刚和龚明权等[26-27]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因子权重(表4)。再将各个评价因子分值划分为5个等级(表5),评价因子原始得分具有统一标准,专家直接打分(表6)。根据每个评价因子的得分和权重,将二者相乘可以得出该评价因子的评价值,综合每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值得出该景区综合价值[24]。

表2 草原民俗旅游资源单体评价等级分值Table 2 Design of folk custom tourism resource evaluation

表3 喀纳斯景区草原民俗旅游资源单体评价等级Table 3 Monomer evaluation result of folk custom tourism resources in Kanas

表4 评价体系和评价因子权重Table 4 Evaluating system and evaluating factors

表5 喀纳斯景区草原民俗旅游资源综合 评价因子计分等级Table 5 Evaluation rank of folk custom tourist resources in Kanas

表6 喀纳斯景区草原民俗旅游资源 各评价因子得分Table 6 Scores of 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folk custom scenic in Kanas

2.3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喀纳斯景区草原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得分(表7)。并结合喀纳斯草原民俗旅游资源单体得价值评价,对资源价值、景点的规模和旅游条件等综合评价层进行分析。

表7 喀纳斯景区草原民俗旅游资源综合 评价得分表Table 7 Score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folk custom tourist resources in Kanas

(1)资源价值综合评价层中,禾木村与其他两个村落相比较而言,交通最为闭塞,商业化气息弱,其草原民俗资源能够很好地传承和保护,所以对游客的吸引力强,科学文化价值也最高;白哈巴村的资源完整性稍逊一筹,主要原因是其地处边境地区,易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喀纳斯村旅游开发早,商业化气息浓厚,草原民俗旅游资源受到同化的影响,其观赏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都要打折扣。

景点规模综合评价层中,三大村落的环境容量均不高,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地域组合上,三大村落互为依托,白哈巴村地域组合状况最好,喀纳斯村次之,禾木村最差。

旅游条件综合评价层中,喀纳斯村的交通和通信都要强于其他两村,在旅游商品、导游服务以及人员素质的分值也普遍较高,表明喀纳斯村在旅游商品开发程度和旅游服务质量方面都有可取之处。白哈巴村在交通和通信方面稍弱于喀纳斯村,在旅游商品开发和服务方面也有待提升。禾木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和通信不便,旅游商品少且不精。物资运输困难,从而导致旅游费用的上升,而且当地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也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4)根据等差分级(表8),喀纳斯村、禾木村和白哈巴河村均为二级景区,等级差别不明显。

表8 旅游风景区级别分值范围Table 8 Assessment scores of tourism scenic areas

3 喀纳斯草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3.1 耦合型开发模式

耦合型开发模式,即将草原民俗旅游资源作为辅助性资源,讲究草原民俗旅游资源与核心旅游资源的配合,以此来确定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在区域中的地位及开发方式[17]。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有机组合可增强资源的吸引功能。喀纳斯景区是全国闻名的自然景区,草原民俗旅游必须牢牢抓住自然生态旅游这面大旗,与其形成优势互补,发挥多种资源的整合优势。例如,喀纳斯湖因“水怪”而神秘诱人,在靠近湖的喀纳斯村可以搭建图瓦民俗表演的舞台,图瓦人的乐器、歌曲、舞蹈,甚至是劳动工具、生活服饰等,都可以搬上舞台,让古老而神秘的图瓦文化与“湖怪”文化遥相辉映,既不会让游客感觉突兀,又缓解了喀纳斯村夜间游乐活动稀少的缺陷。

3.2 节事庆典型开发模式

节事庆典模式以民俗节日或民俗游艺活动为主题,以节庆和集会为主要表现形式,在特定区域内定期向旅游者展示民俗活动的一种开发模式。其开发模式参与性极强,游客能得到很深刻的旅游体验,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山东潍坊的风筝节、哈尔滨的冰雕节等每年都吸引上万的游客前去观光休闲。在对单体民俗旅游资源评价时,喀纳斯图瓦人春节、敖包节和点灯节等民俗节庆就有5级的开发价值,在依托喀纳斯5A级景区的品牌优势下,着力开发民俗节事旅游活动,让其成为喀纳斯的另一张名片。这一模式的开发要注意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导向作用。

3.3 专项旅游开发模式

专项旅游开发模式,是以专注于特定旅游项目以观光、考察、采风等形式将草原民俗旅游资源以专题形式开发成旅游产品。喀纳斯图瓦人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各具特色,其畜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婚俗民俗、丧葬民俗等资源极具挖掘潜力,都可以开发出多种多样的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线。但这种开发模式必须注意保持草原民俗特色,还要深挖草原民俗的文化内涵。例如,挖掘木质民居、帐篷等的草原建设方式和建筑特色,通过详细的解说,让游客真正了解这些建筑的特点和建设的工艺,还可以进行不同民族间的对比,增加游客的兴趣。煮、烤全羊,全牛,羊肉串,烤馕、黄油等食品是远道而来的游客非常喜爱的食品,同时在发展饮食服务同时要挖掘草原饮食文化,让游客参与地方饮食制作,参观其制作过程。包括草原民族歌舞、节庆、风俗等民俗文化产品。增加这些文化资源的包装设计,形成具有一定品牌和一定艺术表现力的舞台化产品,并定期表演;也可以通过一些联欢或者短期培训的形式,让游客参与草原民俗歌舞的学习和表演[28]。挖掘草原传统体育,如摔跤、赛马、叼羊、姑娘追、射箭等的魅力,设计一些游客可以参与的活动项目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也可以定时举行一些表演性的活动来提高游客的兴趣。

3.4 区域中心多元化开发模式

区域中心多元化开发模式,即核心景区从中心向四周发展的多元化开发模式。在建设大喀纳斯旅游区的背景下,建设以喀纳斯村为中心,白哈巴村和禾木村为辐射的三角草原民俗旅游专线;同时,将大力发展草原民俗旅游的理念向外围辐射,协同发展,使整个阿勒泰地区成为草原民俗旅游的胜地。

[1] 韩国圣,李辉.乌鲁木齐民俗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以国际大巴扎旅游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6):71-74.

[2] 孙国学.发展草原旅游与新牧区建设的关系——以锡林郭勒“牧人之家”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436-439.

[3] 艾琳,卢欣石.中国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及可持续开发利用[J].中国草地学报,2009,31(2):96-101.

[4] 朱琳,赵英伟,刘黎明.我国草地旅游资源及其合理开发保护[J].商业研究,2004,29(8):169-172.

[5] 汪绘文,克那木格,张德罡,等.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Ⅵ)蒙古族的游牧生活与文体文化[J].草原与草坪,2014,34(2):92-96

[6] 杨琴.四川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7] 吴忠军.民俗旅游村寨开发初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5):91-93.

[8] 陆景川.侗族风俗与精神文明[J].中国民族,1987(5):14-15.

[9] 余青,杨胜天.加速贵州民俗风情游产品的开发[J].贵州民族研究,1996(2):60-62.

[10] 张捷.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业价值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一[J].人文地理,1997(3):24-28.

[11] 徐文燕.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2):58-62.

[12] 李胜利,顾韬.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9,11:170-173.

[13]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12-19.

[14] 马亮,陈戈,黄凯,等.北京郊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体系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8):479-482.

[15] 都培田,李虔.乡村民俗旅游的5E体验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2011(8):155-156.

[16] 吕君,吴必虎.中国草原旅游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4):30-35

[17] 李琼.民俗旅游服务质量改善中服务剧场理论的运用[J].江苏商论,2009(5):67-68.

[18] 董雯,阚耀平.新疆喀纳斯图瓦部落文化的开发策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2):138-143.

[19] 王萍.新疆图瓦人传统体育文化的濡化——来自喀纳斯村的田野调查结果[J].体育学刊,2013(2):23-26.

[20] 谌莉,杨兆萍,陈学刚,刘旭玲.喀纳斯图瓦村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调查[J].干旱区地理,2011(4):700-706.

[21] 谌莉,杨兆萍,董国涛.旅游对喀纳斯村图瓦社区影响的多层次灰色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9(2):91-97.

[22] 张海霞,张旭亮.喀纳斯湖景区图瓦民俗旅游开发与地方文化保护问题的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77-82.

[23] 曾和平.走近图瓦人(上)——阿勒泰图瓦人社会历史调查[J].新疆地方志,2011(1):45-51.

[24] 张江江,屈茂稳,毛正君.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53-160.

[25] 周文丽.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3):198-202.

[26] 保继刚.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J].干旱区地理,1988(3):60-63.

[27] 龚明权,马寅生,田明中,等.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J].地球学报,2009(3):325-338.

[28] 包庆德,庞羽.游牧生态经济与草原生态旅游[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1):32-36.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in Kanas

TANG Gao-rong,ZHENG Wei,WANG Xiang,ZHU Ya-qiong

(CollegeofPratacultur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Xinji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XinjiangKeyLaboratoryofGrasslandResourcesandEcology,Urumqi830052,China)

Kanas scenic spot is the only area where Tuva people are living in China.The folk tourism resources are abundant and the distribution is reasonable in this area.However,the development is not strong and cannot satisfy the increasing diverse demands from tourists.Aimed to speed up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resources,the analysis by using Delphi and AHP methods was made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Tuva diet custom and festival folk tourism resource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3 villages in Kanas scenic spot showed that all of them were level-two scenic spots.The order of development value was Baihaba Village>Hemu Village>Kanas Village.

Kanas;folk custom tourism;tourism resource evaluation

2016-07-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63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项目(XDA05050405)资助

唐高溶 (1990-),男,湖南石门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E-mail:tgrhq99@163.com

S 812-05

A

1009-5500(2017)02-0098-06

郑伟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图瓦喀纳斯民俗旅游
游喀纳斯
俄罗斯图瓦人的民族国家认同
漫步喀纳斯
图瓦人在喀纳斯湖上“团拜”新春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喀纳斯河流闪着灵光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新疆图瓦人民族认同两种趋势及其原因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喀纳斯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