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爱忠,范 强,杨丽霞
(1.酒泉市人民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3.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分析黄连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茹爱忠1,范 强2,杨丽霞3*
(1.酒泉市人民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3.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目的 分析黄连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方法 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关键词“黄连素”“糖尿病”,纳入篇名含有“黄连素”和“糖尿病”的全部文献,从文献年度分布、发表类型、学科分布、基金资助、用药规律分析文献特征,从文献的研究单位及作者、主要疾病分布、研究类型分析黄连素治疗糖尿病研究现状。结果 针对黄连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始于1988年,截至2016年10月,共有252篇相关文献。其中,中国学术期刊发表219篇,中国优秀硕士研究论文13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4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12篇,国际会议论文4篇;从学科分布来看,涉及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105篇,中医学67篇,中药学58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6篇,各省科研基金15篇,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1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基金1篇,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篇;从用药规律来看,联合其他药物同时使用的研究66篇;从文献作者单位来看,研究最多的是吉林大学(13篇),其次是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篇)。研究主要针对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179篇)、糖尿病肾病(14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3篇),临床研究(134篇)和动物实验(58篇)均有涉及,且以临床研究为主。结论 黄连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文献发表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近10年增长迅速。黄连素药理作用广泛,可以治疗糖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等,尤其对血糖调节作用显著,主要和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降糖药联合使用。
中国知网数据库;黄连素;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世界有3.87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5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将增长55%,达到6亿。因糖尿病死亡人数和医疗费用支出日益增加,糖尿病疾病负担日趋加重[1]。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有关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中医药方面更是硕果累累,包括中药复方、名中医经验方、单味中药、单味中药提取物等[2]。本文主要通过了解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相关论文发表情况,分析研究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文献的特征及现状,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简洁明了的文献参考,为黄连素的开发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较为全面的文献信息。
1.1 文献来源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词:A:黄连素;B:糖尿病。检索方式:A+B。
1.2 文献纳入标准
纳入篇名含有“黄连素”和“糖尿病”的全部文献。糖尿病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氧化损伤、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1.3 文献信息提取
文献信息提取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执行,产生不同意见时由课题组协商解决。设计表格统计相关信息,包括文献发表年度分布、发表类型、学科分布、基金资助、研究单位及作者、疾病、研究类型。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1.1 发表时间 共检索到252篇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第一篇文献发表于1988年,2005年以后发表数量增长较快,排在前3位的是:2009—2011年52篇(20.63%)、2012—2014年48篇(19.05%)、2015—2016年35篇(13.89%),结果见表1。
表1 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2.1.2 发表类型 中国学术期刊发表219篇(86.90%),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3篇(5.16%),中国博士学位论文4篇(1.59%),中国重要会议论文12篇(4.76%),国际会议论文4篇(1.59%),详见表2。
表2 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文献的发表类型
2.1.3 学科分布 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105篇,41.67%),其次为中药学(67篇,26.59%)、中医学(58篇,23.02%),其他学科分布较少,结果见表3。
表3 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文献的学科分布情况
2.1.4 基金资助 252篇文献中有国家级基金资助的24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篇(2.38%)、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1篇(0.40%)、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基金1篇(0.40%)、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篇(0.40%);省、直辖市基金资助15篇(5.95%),其中前两位为四川(3篇)以及吉林、山东、广东(各2篇),具体见表4。
表4 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文献的基金资助情况
2.1.5 研究单位及作者 第一作者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其中发表数量占前5位的是:吉林大学13篇(5.15%),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篇(3.17%),泸州医学院7篇(2.77%),牡丹江医学院5篇(1.98%)。结果见表5。
表5 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文献的主要研究单位及作者情况
2.2 纳入文献的研究状况
2.2.1 疾病分布 用黄连素治疗的前3位疾病:糖尿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179篇,71.03%),糖尿病肾病(14篇,5.5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3篇,5.16%)。其他文献则是对糖尿病发病因素的分子学机制的研究及综述等。结果见表6。
表6 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文献的疾病分布情况
2.2.2 研究类型 临床研究134篇(53.17%),动物实验58篇(23.01%),其他类型60篇(23.80%),见表7。
表7 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文献的主要研究类型分布情况
黄连素又名小檗碱,主要存在于小檗属植物黄连、黄柏和三颗针中,是一种季铵类化合物,现在也可人工合成,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临床上常用盐酸黄连素治疗菌痢、肠胃炎等疾病。黄连素为清热解毒的代表药物,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中已有“黄连止消渴”的记载,《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也有相应记载。近30年来,黄连素被广泛用于糖尿病治疗。
自从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被发现以来,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黄连素的降糖机制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3~5]。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黄连素可通过降低高脂诱导Wistar大鼠体重和甘油三酯水平来增强胰岛素功能[6]。在抗凋亡方面,黄连素可通过下调Bax/Bcl-2比率来抑制STZ诱导小鼠胰岛细胞的凋亡[7]。在胰岛素信号通路方面,大量研究已经表明,黄连素是AMPK的激动剂,激活AMPK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实验证明[8,9],经黄连素培养2h的3T3-L1脂肪细胞中AMPK磷酸化程度及细胞葡萄糖摄取量明显增加,表明黄连素可通过活化AMPK来增加葡萄糖转移蛋白GLUT1的葡萄糖转运能力,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在抗氧化方面,黄连素可显著增加高脂高能量饮食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谷胱甘肽(GSH)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10]。在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方面,黄连素能明显减轻糖尿病引起的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损伤,改善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11]。
调研发现,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较多,截至2016年10月,已有252篇文献。研究开展近30年,文献数量也逐年增多,说明黄连素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作用已被大家认可。从文献发表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术期刊和硕、博士学位论文;从学科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内分泌学和中药、中医学;从项目资助类型来看,国家级、省直辖市基金皆有,说明项目的研究水平较高。研究中我们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糖脂代谢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占71.03%),其次是在糖尿病肾病方面(占5.56%)。以临床研究为主,占53.17%。从用药规律来看,联合其他药物使用的占26.19%。说明黄连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多用于辅助治疗。
总而言之,黄连素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独特功效,降糖作用比较持久,即使是长期服用,其降糖效果也不会减弱,不影响疗效。黄连素既能降糖又能防治多种并发症,可以作为一种长期服用的安全药物,且价格低廉,对于长期服用降糖药的患者而言,可减轻经济负担。但由于种种原因,黄连素并未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还需广大科研人员寻找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早日开发出效果显著的剂型,并在临床上推广,造福广大糖尿病患者。
[1]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DiabetesAtlasSixtheditionposterupdate2014[EB/OL].http://www.idf.Org/diabetesatlas/update-2014,2014-11-10.
[2]朱志远,马占川.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1,29(5):48-52.
[3]倪艳霞,刘安强,高云峰,等.黄连素治疗Ⅱ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及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12):711.
[4]ChenYF,WangYW,ZhangJZ,etal.Berberineimprovesglucose homeostasisinstreptozotocin-induceddiabeticratsinasso-ciationwith multiplefactorsofinsulinresistance[J].ISRNEn-docrinol,2011(10):5402.
[5]丁怡敏,闫威,王怀颖,等.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群瘦素、脂联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22):4461.
[6]LeeYS,KimWS,KimKH,etal.Berberine,anaturalplantproduct,activates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withbeneficialmetaboliceffectsin diabeticandinsulin-resistantstates[J].Diabetes,2006(55):2256.
[7]ChuehWH,LinJY.Berberine,anisoquinolinealkaloidinherbalplants,protectspancreaticisletsandserumlipidsinnono-besediabeticmice [J].JAgricFoodChem,2011(59):8021.
[8]ZhouLB,YangY,WangX,etal.Berberinestimulatesglucosetransport throughamechanismdistinctfrominsulin[J].MetabClinExp,2007(56):405.
[9]AbbudW,HabinowskiS,ZhangJZ,etal.StimulationofAMP-activated proteinkinase(AMPK)isassociatedwithenhancementofGlut1-mediated glucosetransport[J].ArchBiochemBiophys,2000,380(2):347.
[10]ZhouJY,ZhouSW.Protectiveeffectofberberineonantioxidantenzymesandpositivetranscriptionelongationfactorbexpressionindiabetic ratliver[J].Fitoterapia,2011(82):184.
[11]王春梅.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通讯作者:杨丽霞)
R587.1
A
1671-1246(2017)09-0133-03
注: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6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