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让数学教学在“疑”中生成精彩

2017-05-17 20:13童晓花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4期

童晓花

摘 要:疑问是引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线索,更是落实学生思维主体地位的有效路径。只有在环环相扣、彼此融通的板块设置中,引领学生思维意识的不断发展,充分激活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积极而自主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本文提出要依托情境,生发疑问,引发数学问题;依循猜想,印证疑问,模拟问题思考;自主探究,释放疑问,习得活动经验;拓展意识,升级疑问,提升思维质量,让数学教学在“疑”中生成精彩。

关键词:依托情境;印证猜想;拓展意识;释放疑问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动力的产生都是从对事物的好奇和疑惑开始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疑惑不仅能让生命个体产生认知冲突,更能撩动学生的思维之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大海中遨游。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内在的真实疑问引领学生的探究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极思考、印证猜想,更能让学生在操作体悟和探究分享中解疑释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意识。

■一、依托情境,生发疑问,引发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既要衍生数学知识,更要形成数学问题。只有心怀疑惑,方能驱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推动数学学习活动高效持续地进行。因此,“设情生疑”就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式,教师就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紧扣教学目标的重难点,在尊重学生原始经验的基础上,营造契合生活认知、极具数学韵味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问题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精心选择了实际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实物,如弯月形闹钟、蝴蝶、天坛、黄山松树、飞机等,并通过课件逐一展示,引领学生找出外形上存在共性的一类实物,并简单结合自己的观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的共同特征。学生在自主观察对比之后发现,闹钟和松树都是弯弯的,而蝴蝶、天坛和飞机左边和右边都是相同的。教师则相机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并将其绘制成平面图形,在学生深入观察之后进行自主生疑,学生提出的问题众多,如蝴蝶的翅膀两边是一模一样的吗?这些图形能不能重合起来?生活中还有哪些实物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学生在深入观察过程中尚未明晰之处,另一方面又是自己运用现有思维无法解释的困惑,是激发学生向数学问题不断逼近的契机。

教师借助生活的原始经验,运用生活中非对称图形来衬托对称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随后,通过动态绘画的方式,让学生真切感知从立体到平面的变化历程,水到渠成地形成了认知质疑。整个过程,学生的思维始终浸润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激活了学生的认知思维,唤醒了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

■二、依循猜想,印证疑问,模拟问题思考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给予足够的时空,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印证,努力培养学生的猜想和推理能力。小学生原本就具有极强的好奇心理,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调动自身原始的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在观察理解和细致分析的过程中做出大胆的猜想和推理,对自己所提出的疑问进行必要的印证,从而达到提升思维能力的效益。

仍旧以上述“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为例,当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顺势而下: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你们自己猜猜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在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果之后,教师再次追问:光说不行,我们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来印证自己的猜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借助之前学习形成的认知经验,想到运用对折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推测结果。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的适时引领,激活了学生原本的知识儲备,推动了学生实践性的操作需求,为后续学生实际的自主探究拓宽了方法路径,让完整的探究性活动建立在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上,充分发挥了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意识。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从数学教学的整体性目标出发,充分考量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多维视角来设计猜测和印证活动。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将教学停留在随便想想的思维层面,而是引领学生通过自主实践进行深入探究,形成印证之势,从而促进学生心智意识的协调发展。

■三、自主探究,释放疑问,习得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必须要树立一种意识:活动经验并不是靠教师的讲授获得的,必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借助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自主探索等学习方式,才能形成活动经验的真正积累。

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学生在猜想中提出可以借助对折的方式加以印证,教师则顺势拿出事前准备好的蝴蝶、飞机、天坛的图形。 每个学生都表现出极高的认知兴趣,先是独立尝试对折,并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观察、思考,而后将自己的实践操作和观察成果与小组中的成员进行分享,并聆听其他成员的认知结果,从而有效、全面地论证了自己的猜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起“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既是重点,也是学生的认知难点。在学生急不可耐地想要印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的契机下,教师顺势出示的操作材料为学生动手折、用眼看、动脑思和语言说提供了第一手可靠资源。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在教师的点拨组织下,他们又再次获取了充分展示与交流的契机,同桌之间的相互倾听、小组之间的彼此共享、集体智慧的交融共通,不仅解决了自己意识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问,更有效地印证了自己的思维猜测。正是在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意识逐步迈向了“轴对称图形”概念的本质。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教师切不可将教学演变成为教师单向灌输的形式,而要搭建生生对话的渠道,在彼此合作中不断深入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一环节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有效历练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也让学生在彼此对话的过程中对观察表述能力进行了有效的历练,为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取奠定了基础。

■四、拓展意识,升级疑问,提升思维质量

在学生形成一定认知之后,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接近尾声,还可以借助拓展传疑的方式历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展传疑在内容上,可以是教材知识向生活知识的拓展延伸,在空间上可以是课堂授课向课外实践的再度延续。教学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胸怀收获的愉悦体验不断走向更高层次的疑惑,从而在探究中成就自我,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提供路径和空间。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尾声环节,教师可以设置自我总结的板块,引领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分析与提炼。随后,教师进行了拓展传疑环节的推进,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我们了解了轴对称图形之后,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想法和收获?事实证明,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因为疑问的解决而变得滞缓,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轴对称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实物也是轴对称的?认知轴对称图形对于我们生活学习会有什么帮助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剪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呢?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在学生的问题提出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轴对称图形的实物,让学生以审美的视角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感。

课堂结束之际,教师还布置了拓展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与轴对称图形相关的知识,并在现实生活中关注、收集相关轴对称的图形,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动力由课内向课外拓展。

总而言之,疑问是引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线索,更是落实学生思维主体地位的有效路径。只有在环环相扣、彼此融通的板块设置中,引领学生思维意识的不断发展,充分激活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积极而自主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切实享受数学体验形成的认知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