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秋
诵读是传统教育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先贤的经史子集往往是通过诵读储备于心的。近些年,经典诵读重新被推广是教育回归传统,从传统中汲取智慧的体现。
经典诵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基本途径之一,因而,不应该把它当作点缀和附庸。
首先,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堂上的经典诵读有着优美悦耳的韵律,生动可感的画面。它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如惊涛骇浪——让学生和作者心意相通。初中时,老校长讲授的《背影》和《记一辆纺车》让我至今难忘,老校长“声情并茂”的诵读形象至今仍然留存在我心中。语文课原来还可以这么上?从此,我才开始真正地学习语文,并且努力成为一名语文教育人。诵读,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出具体可感的画面。学生在“气韵神和”的氛围中陶醉。为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还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古诗文知识竞答,诗词配文,师生对诗,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多种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和午诵。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语文宝库大门的锁孔里已发出“咝—咝”的响声。
其次,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诵读时,对于文中涉及的读音、词语、句式等的品味与琢磨,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吕叔湘说:“研究语文问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极其敏锐的语感。无论是读书看报,或者听人说话(包括听自己说话),要能一眼就看出来,一耳朵就听出来,这是我的材料。”读不出节奏,读不出感情,就会脑中一片茫然,感悟不出文章的底蕴。所以,语文课堂上,我很重视语感的培养。例如,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问学生:“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学生回答:“断肠。”我又问:“怎样才能读出断肠人的感觉?你准备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呢?”这时,我马上向学生渗透有关语调的常识。例如:焦急—气短声促,愤恨—气足生硬,赞美—气平声柔,悲伤—气缓声沉,陶醉—气舒声平。渗透了这些内容后,我又问學生这句诗应该快读还是慢读?是压低声音还是提高声音?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用舒缓、低沉、忧伤的语调读得很有韵味。可见,诵读可以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进而在审美中实现再创造。
此外,经典诵读为阅读教学抛砖引玉。诵读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叶圣陶说 :“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语文教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默读时注意力不集中,定性较差,而大声诵读能使他们保持稳定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只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悟,方能读出其中的韵味,领悟其中的深层含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力。现在学生普遍存在阅读能力不强的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脑中无“米”,以至于阅读教学煮不成“熟饭”。所以,以读带品尤为重要。例如,在处理《木兰诗》这篇课文中从军准备这段的范读时,我在运气上下功夫,给学生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学生在赏析排比句时,马上就能够说出战事紧急,准备匆忙。我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学生回答:“从老师的范读中体味到的。”由此可见,经典诵读为阅读教学抛砖引玉。
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例如,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经过多种方式的诵读之后,我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同时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我喜欢————画面,因为————。学生一边赏读,一边圈点勾画,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有赏析动词的,有品味环境描写的,有想象长夜沾湿何由彻的——这堂生动多彩的语文课,如果没有诵读作催化剂,学生就不会在想象中品味动词的表达效果,也不会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为诗文配上画面。真是非诵读无以赏文。学生在诵读中懂文,在懂文后展开更为精彩的诵读。
经典诵读让语文课堂有声有色,有了经典诵读,语文课堂才真正地活了起来。在经典诵读中积跬步,语文教学才会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