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红
摘 要:立足于数学学科的课程视角,观照数学教学过程,必须对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现象进行深度剖析,解除数学教学低效的痼疾——“教教材”和“空心课”。站在课程的高度观照数学教学,必须从数学和学生出发,展开“过程性教学”和“适宜性教学”,让数学教学走上“正途”。
关键词:课程观照;课程关照;教学过程
伴随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数学教学开始自觉指向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然而,当下仍然有许多突出的数学教学问题,如学生立场问题、自主学习问题等,个中原因自然十分复杂。然而我们无法否认的是: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一种课程意识,没有从课程的高度来观照、设计、展开数学教学是一个重要因素。为此,笔者认为,高效的数学教学过程必须扩大视野,提高数学教学的课程意识,站在课程的高度展开数学教学。
■一、课程观照:剖析数学教学问题
苏教版教材主编王林先生说:“数学课程内容是作为科学数学内容在数学学科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数学科学内容是人类“生命·实践”智慧的结晶,并且处于動态的发展之中。在数学教学中,诚如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所说的“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更为重要”。教师展开数学教学,首先要从数学的角度理解数学,其次要从教育的角度看数学,再次还必须站到学生的立场上去对待数学。目前的数学教学主要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教教材”现象;二是“空心课”现象。
1. “教教材”现象
毋庸讳言,教材应当而且必须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数学教学中永远的核心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功用。然而,立足教材不等于唯“教材”是尊,不等于将“教材”奉为圭臬,数学教学应当是“用教材教”。然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还是缺少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在课堂上仍然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口。即使运用多媒体课件也只是教材内容的再现,毫无数学知识的结构意识、整合意识。例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5册),教材上的内容是“4根杨树苗48元,3根松树苗63元,哪种树苗每棵价钱贵一些?”许多教师按照教材逻辑,要比较两种树苗哪种贵一些,就让学生算出杨树苗的单价和松树苗的单价,然后再进行比较。然而基于学生的立场,我们不难发现,杨树苗总价少而根数多,一定是便宜了。从学生的学情和智力发展出发,教师必须超越教材。
2.“空心课”现象
数学教学中的“空心课”现象是指,数学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学生看似交流了、讨论了、展示了,看似非常活跃,其实收获可怜。而且,许多数学课堂往往沦落为少数“精英”的舞台,其他学生则是“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语)。这样的“空心课”表现为数学教学的“非数学化”现象、过度“生活化”现象、数学教学的“放羊式”“放任式”现象,等等。在“空心课”上,许多数学教师自认为教得到位,但也仅仅是“自认为”而已。凡此种种,究其根本,仍然是学生意识、学生立场的缺乏。例如,教学《圆的周长》(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一位教师首先出示圆周率近似数——3.14,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有学生用“绕线法”绕出周长,有学生用“滚圆法”滚出周长,学生俨然是一个个小数学家。在汇报环节,有学生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5倍,有学生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3倍。课后,笔者询问学生,有孩子说,老师要我们验证的结论基本上都是正确的,我们有的同学测不准就篡改数据,有的同学根本没有测量,而是杜撰实验数据。笔者不禁哑然,原来,在热闹的表层下掩盖的是学生学习的浮躁、虚假。究其根本,是因为数学的“探究实验”被该教师误导为“验证实验”,而且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还缺乏应有的指导。
■二、课程观照: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站在课程的高度教数学,其关键是明确数学课程目标、把握数学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数学教学。课程目标是把握数学“是什么”(如数学观、数学教学观等)的问题,课程内容是面对“教什么”(提升核心素养)的问题,表现为数学的系列公示、定理、定律等。立足于课程目标和内容,才能展开教学设计与实施,如教材内容——“用什么去教”,教学内容——“具体教什么”等。在此基础上,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才能成为一种可能。
1. 立足数学,展开“过程性教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其间伴随着学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数学的概念、定理,还是规律等;无论是单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还是多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等,都必须让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诞生、生长、生发的全过程。“过程性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自主、能动、有意义的数学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数学知识,更能够积累非常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汲取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常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
例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8册),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拾阶而上,分步探究数学本质。首先从特殊的四边形——直角梯形入手。之所以选择直角梯形,是因为直角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另两个角不是直角,这样方便学生用量角器测量。在探究中,有学生用测量法,有学生用分割法(即分成两个三角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两种操作方法进行比较。学生认识到:测量法容易产生误差,而分割法很准确。其次,引导学生探究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在对直角梯形操作和交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猜想:五边形和六边形是否也能运用分割法求出内角和呢?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操作中,笔者发现,有学生从一个点出发对图形进行分割,有学生则不是从一个点出发对图形进行分割。经过交流,学生认识到:从一个点出发对图形进行分割更有序、更方便。最后,引导学生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形成一般性的多边形的内角和规律。通过操作、观察,学生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有关,而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的边数有关。由此,“多边形的内角和”结论在学生自主的探究中渐渐浮出了水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多边形内角和的形成过程,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操作活动经验,数学的猜想、验证能力、数学的思想方法都得到了提升!
2. 立足学生,展开“适宜性教学”
基于课程视角,数学教学过程通常存在着两种突出的问题现象,一种是“教”的越位,另一种是“教”的缺席。无论是“教”的越位或者是“教”的缺席都是要么没有立足学生,要么虽然立足学生,但对学生的认知状态、学习现状把握不到位。立足学生,数学教学必须展开“适宜性教学”。所谓“适宜”,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等待、适时地指导、适恰地呈现、适合地评价、适度地训练,等等。基于学生的立场、顺应学生的天性、关注学生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地把握“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方式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才能避免“学生会的还在教,教的学生仍不会”等低效、无效的数学教学现象的出现。完全可以说,“适宜性”应当作为教学的黄金法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心中有“人”、心中有“数”、心中有“标”,要努力让数学教学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思维发展和智慧提升!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将学生对圆的认识假设为“零起点”,课堂上设置精细化的问题牵引学生,教学设计天衣无缝、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粗看上去教学成效非常显著。然而细细思量便不难发现,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根本没有主动参与课程、更没有主动设计课程、开发课程,而是一种“被学习”“被参与”,因而是低效的课堂教学。其实,在学生认识了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等圆的各部分名称后,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如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大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索圆的特征之中。
师:长方形、正方形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生1:长方形的大小是由长和宽的长短决定的,正方形的大小是由正方形的边长决定的。
师:想一想,圆的大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挑战性问题)
生2:我认为圆的大小是由圆的半径决定的,半径越长,圆越大。
生3:我认为圆的大小是由圆的直径决定的,直径越长,圆越大。
……
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他们展开了主动操作,用圆规在不同的纸上画出了大小不同的圆,在“画圆”“剪圆”中学生感受到“圆的大小”“圆的位置”,认识到“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在对折、测量等操作中认识到“圆有无数条半径”“同圆和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等特征秘密。圆中看似繁杂的知识点在大问题下得到了有效統整,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深度发掘。
如上所述,站在课程的高度教学数学,一是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二是要解决“怎样教”的问题。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就是要求教师立足于数学本身,展开“过程性教学”,让学生能够洞悉数学本质;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立场出发,展开“适宜性教学”,让教学建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能走上“正途”“正道”。站到课程的高度展开数学教学,这就是优化数学教学过程的行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