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静
摘 要:基于“农业生态”的视角,数学教学拒斥“转基因”,吁求“无公害”,追求绿色环保。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农业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这一“农作物”进行察墒、搁田、光照、除草、施肥、灌溉等。以“农业视角”来考量数学教学,能够让数学教学走向绿色环保。
关键词:学法自然;农业生态;种田式
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的时代,数学教学呈现出了应有的前瞻性、时代性、科技性。但与此同时,数学教学也在追求高效的过程中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态势。同一种要求、同一种速度、同一个标准、同一个教学模式与程序,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似乎成了一种精心打造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异化成“操作工”,学室异化成“工厂”。数学教育如何走出标准化的藩篱,走出技术化的误区,走出应试教学的沼泽地?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农业生态作业”的方式,走出工业化的窠臼,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经历、体验、建构。
■一、农业生态:数学教学新视角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这启示我们,在教学工业化、信息化的今天,不妨保持一份冷静,从农业生态视角来观照数学,可能会获得别样的启发。例如,“农业”的主体是各种粮食、蔬菜和水果,是有着遗传和变异等生命特征的,在生长的过程中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同样是有着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是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的;農业的庄稼生长是需要充足的阳光、丰润的雨露、充足的营养和肥沃的土壤、养料等的,而作为学生,同样是需要知识引导、排忧解难、师生交流和学法指导的。
1. 拒斥“转基因”
所谓“转基因”,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用以达到改造基因的目的。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认知特质等。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内生性”的,而不是“外铄化”的。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基于学生的自主建构。
例如,有教师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对学生的探究过度提醒、干预,让学生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展开,推导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学生对这种教师引导下的推导过程体验不深,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沿着高剪开”“沿着高剪开与得到的图形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等。笔者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于是有学生沿着高剪开,得到了一个长方形;有同学斜着剪开,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同学弯弯曲曲剪开,也得到了一个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原来圆柱的侧面与展开后的图形关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形成了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2. 吁求“无公害”
所谓“无公害”,是指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绿色环保的食品。数学教学中的污染、毒害主要表现为数学教学过程的“多快省”、数学知识展现的“烧中段”“碎片化”、数学教学目标的“窄化”“虚化”甚至“伪化”“假化”等。
例如,有教师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册),在课堂上学生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用“底乘高”;另一种意见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用“底乘斜边”,并且各自提出了论证的方法。第一种意见认为,可以将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分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或者两个直角梯形,然后平移其中的一个将其转化成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可以用长方形的底乘高来表示。另一种意见认为,平行四边形可以推拉成长方形,通过推拉的过程可以看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斜边相当于长方形的宽,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用“底乘斜边”来表示。学生各执一词,只见教师在第二种意见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学生将信将疑。这样的教学尽管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意见”,但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意见缺乏解释,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如同假牙、假发,是没有生命力的。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推拉长方形,并在演变成平行四边形后继续推拉,直至形成面积趋于0的平行四边形。学生猛然醒悟,原来在推拉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变了,由此深刻理解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内涵。
■二、绿色环保:让学生“学法自然”
学生不是生产流水线上的商品,更不是零件。学生的生命是自然生长、生态化生长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尊崇“学生优先”原则,采取生态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借鉴农业作业经验,如察墒、施肥、光照、除虫、灌溉、抛秧、除草、搁田等。这些普通的劳作蕴含着深刻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理。
1. 察墒的隐喻——把握学生的“学情”
所谓“察墒”,就是察看田里土壤的湿度。土壤的湿度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由于思维定式往往对学生存在着偏见,为此必须对学生展开调查,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的认知展开细腻而具体的研究,根据学生学情的动态变化,及时提供有效的归因指导意见。学生的具体学情主要包括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经验、认知风格、学习方式等。只有把脉学生的具体学情,才能展开有效的数学教学。只有将教学建基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才能不偏离航向,教师才能做真正的“领航人”。
例如教学《认识千米》(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6册),课前测试发现,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米”“分米”乃至“毫米”等都有较为准确的长度表象,并且它们之间的进率学生也非常熟悉。只有少数学生对分米、厘米和毫米概念的表象及其关系有点模糊,但对于“米”的概念是非常清晰的。基于此,笔者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推理经验等进行教学,如借助米尺、借助教室的长度、借助学校的百米跑道、借助学校的环形跑道(200米)等具体可感的素材展开教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如让班上的高音学生在千米之外喊话,学生听不见;让学生在距离笔者1千米的路上以正常的速度行走,大约行走了15分钟;让学生站在笔直的1千米远的地方,学生看起来犹如一个“小不点”等。在这些活动过后,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教师描述,在头脑中想象“1千米”的映像。如此,“千米”这个概念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是具体的、可感的。通过多感官的协调活动,学生能够建立清晰的长度单位表象。
2. 抛秧的隐喻——让学生“自主建构”
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寓言《种树郭橐驼传》,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根本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笔者认为,其所阐释的道理同样可以隐喻“育人”道理。原先在农田里插秧,总是挽起裤弯起腰,将秧苗插入土中。如今,大家都改成抛秧,尽管开始时秧苗是横七竖八的,但过两天后,秧苗便会神奇地“站”起来。联想到数学教学,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精致化设计,对学生搀扶有加,但学生就是“不领情”,还是“错误百出”,而且由于“喂”惯了,学生渐渐丧失了“觅食”的能力。事实上,教师在教学中要站到教室的后面,套用郭橐驼的话语,“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例如教学《认识万以内的數》(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中笔者给学生6颗算珠,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教学分三个层次展开:首先要求每个数位上都必须有算珠,让学生说出数的组成,学生将拨数分为两类:一类是由1、1、2、2组成;另一类是由1、1、1、3组成。学生拨出了下列数:2211、2112、1122、1212、2121、1221、1113、1131、1311、3111。其次要求末尾必须是0,学生将数分成了末尾一个零、末尾两个0、末尾三个0这三类,拨出了1230、3210、1320、3120、2400、3300、6000等数,在这里,重点教学末尾有0的读法,学生初步理解了0的作用。再次让学生拨出中间有0的数,学生拨出了1005、5001、2004、4002、3003等数。然后将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进行比较,总结出万以内数中0的读法、写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发现数的读写,尤其是0的读写法的秘密。
3. 除草的隐喻——将“错误”作为资源
草也是一种植物。与秧苗不同的是,草的生命力更顽强,而且和秧苗抢营养。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是《小稻秧脱险记》,最后草是被除草剂喷死的。母亲是一位种田高手,她不是将草用除草剂喷死,而是将草扎成一个把子,然后踩进泥土里,变成稻谷成长的养料。这给数学教学以深刻的启示:学生的错误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课程资源。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往往忽视儿童的错误,对儿童的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漠视学生错误、惧怕学生错误、防范学生错误,致使错误反复出现、一错再错,错误资源被无端地流失。教学应当将错误作为杂草,变成稻谷成长养分。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利用学生的错误、开发学生的错误。通过容错、融错、析错、化错,让学生“渔鱼兼得”。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6册)后,有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了这样的错误:1900÷500= 19÷5=3……4。针对学生的错误,笔者没有打压和责罚,而是引导学生识错,即让学生用竖式直接计算,让学生再算一遍,逼着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引导学生思错,“1900里面有几个500?”为什么会出现错误?错在哪里?原来学生只是简单地运用了商不变的规律。事实上,商不变,余数也跟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经过全班交流,学生通过错误,掌握了另一课题《除法的验算》中的内容,即“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工业化的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往往是一种控制化、标准化的教育。高速度、高密度、高容量,学生往往来不及咀嚼、反刍、消化知识。教学是一种“慢速度的精彩”,教学中教师要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农业理念渗透其中。如此,教师就是一个“种植家”,学生就是“植物”,教学应当引导而不强迫、浸润而不灌输、影响而不施压、改变而不改造,进而给植物以呵护、照看、期待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