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变革的趋势、原则与操作

2017-05-17 19:58於飞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课堂评价操作变革

於飞

摘要: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检视教学成败、改进教学实践的活动。课堂评价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课堂评价应当实现由结果向过程、由单极向多元、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课堂评价应当遵循目标的发展性、过程的全程性、对象的全员性和功能的教育性等原则,在学生写、说、做、问的过程中有效实施。

关键词:课堂评价;变革;趋势;原则;操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A-0064-03

课堂评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学,通过收集、分析学生学习的相关信息并做出解释和反馈,判断学生学习情况并做出教学决策的过程。[1]研究表明,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评价来实现的,恰当的课堂评价可以改善学习。[2]

课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普遍缺少科学的评价意识和有效的评价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以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为目的,带着学生沿着预先规划的路径组织教学,没有依据恰当的课堂评价所获取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进行调控。主要问题有:一是在评价目标上,指向顺利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据此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二是在评价标准上,以学生回答问题的正误或学生参加测试的成绩为参照,主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是在评价方法上,教师掌控着课堂评价,忽视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的地位,忽视学习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能依据课堂评价作出教学决策。诸如此类的问题,客观上制约着课堂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因此,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必须变革。

那么,课堂评价应当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应当遵循哪些原则?教师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评价?这些是我们应思考并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课堂评价变革的趋势

1859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仍值得我们去很好地思考。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学科思维和方法,养成从学科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当成为学科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由此,课堂评价的变革应当关注以下几点。

(一)由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

课堂评价必须基于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并以实际的问题为出发点,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课堂评价的主要内涵之一。[3]结果性评价是关注知识本身的评价,以学生的知识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和要求为标准,而过程性评价则重在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科素养的提升。一般来说,从结果性评价转化成过程性评价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出错是学生的问题”;第二阶段,“消除出错的教学”,强调教学效率;第三阶段,“教师灵活利用出错的教学”,利用出错组织教学,形成扎实的学力;第四阶段,“师生灵活利用出错的教学”,即师生共同面对出错并自觉克服。[4]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应当以第四阶段评价为目标,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当成教学的资源,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加以解决。

(二)由单极化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传统的课堂评价往往是单极化的,教师占据了评价的主导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单极化评价方式,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要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甚至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当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问题时,可由其他的學生进行评价;当教师有意识提出错误的问题时,由学生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当学生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以后,由出错的学生对自己进行原因分析评价。形式丰富的多元评价使学生开展深度思考,深入剖析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的策略,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三)由知识评价向能力评价转变

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价的有效实施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捕捉信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敏锐判断出现问题的根源何在。课堂评价应当始终在问题的引导下,围绕问题的有效解决开展评价,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课堂评价变革的原则

课堂评价的变革需要遵循目标的发展性、评价过程的全程性、评价对象全员性以及评价功能的教育性等原则,教师应当坚持在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探究课堂评价的路径和方法。

(一)评价目标的发展性

“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才是最好的评价”,课堂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评价的目标定位应当体现发展性原则。在课堂评价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获取的反馈信息,准确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评价中全面了解自身的学习状态,获得方法的指导,改善自身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二)评价过程的全程性

课堂评价是教师有效获取信息,作出相应判断,并据此调控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课堂评价本身就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课堂评价的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将演变成“教学设计的简单重现”。为此,课堂评价应当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之中。可以说,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评价无处不在,随时都可能发生,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把握时机,创造机会,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全程互动与交流,在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调控教学进程,优化教学策略。

(三)评价对象的全员性

课堂评价来自于学习,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教学活动、学习活动都应当成为课堂评价的内容,这样的信息获取才是全面而有效的。每个学生都应当成为课堂评价的对象,也可以成为课堂评价的主体,只有当教师在课堂中关注每一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中作出有效判断,只有当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教师的评价中得到激励,课堂才变得灵动而富有生机,课堂评价才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四)评价功能的教育性

课堂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更应当有学生的广泛参与。学生本身就是课堂评价的主体,只不过多数教师缺少这样的意识。当教师以“鉴赏家”的姿态评价学生的时候,当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评价者,同时也是评价主体时,当评价彰显儿童的两个视点,即“在成长之中”、“在关系之中 ”时,这种课堂评价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性评价”[5]。

三.课堂评价变革的操作

课堂评价总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得以实施的,那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哪些活动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评价呢?事实上,课堂评价可以通过“写、做、说、问”等活动为载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一)在学生“写”的过程中开展评价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问答式的方式进行的,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变得浅显,缺少深度和广度。学生书写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与完整表达的过程,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养成写的习惯,促进学生在写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概括、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写。学生书写的准确性与流畅性,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品质和学习效果。教师在学生写的过程中加强巡视,对学生写的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从而对学习作出客观的评价。

(二)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开展评价

做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当多创设让学生动手的场景,结合学科特点,围绕学习目标的达成设计各种探究活动。如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围绕问题解决,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教师则根据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三)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开展评价

说的过程是学生用学科的思维和方法、学科的语言展示学习成果的一种方法。说的过程能体现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通过表达呈现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还能暴露出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学生思维品质的状态。同时,说的过程也是培养其他学生学会倾听的一种策略。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判断,并创造其他学生开展评价的机会。

(四)在学生“问”的过程中开展评价

问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开展质疑的过程,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到了什么程度,体现出其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教师应当抓住各种机会引导学生主动质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大胆提问,促进学生对学习深刻反思,让学生之间相互质疑,勇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引导其他学生共同参与到评价之中。

当课堂评价的方式发生改变,指向并促进学生的学习时,课堂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应当树立“课堂评价来自学习”“课堂评价为了学习”“课堂评价就是学习”的观念,了解课堂评价变革的趋势,把握课堂评价变革的原则,发挥课堂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使课堂更加灵动而富有生机。

参考文献:

[1]俞丽萍.课堂评价的问题透视与变革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5(33):118-121.

[2]刘辉.追求卓越的课堂评价之路——论指向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J].当代教育科学,2009(24):25-28.

[3]许瑜函,杨向东.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评价——2011课堂评价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2(1):93-96.

[4][日]田中耕治.教育評价[M].高峡,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6.

[5]钟启泉.课堂评价的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0-16.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课堂评价操作变革
卷首语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