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鹏
自参教以来,一直从事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工作。从一个意气风发的毛头小伙不知不觉间到了两鬓渐白的中年,本应是经验老到,信心满满,但我却越教越觉得惶恐不安,回首二十多年的教学历程,总觉得不是那么个教法,常问自己:语文课堂究竟应教些什么?
长在农村,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虽在视频里看过一些大师、名师的课堂教学,但我认为“秀”的成分较多,并不适宜农村学校的常规教学。而我对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现状却颇为熟悉:大部分老师都需配备“优质教案”、“教材全解”等教学参考书,然后对着教参书在课本或备课本上密密麻麻地对每一篇课文从作者,写作背景,层次结构,重点句意,层意、文意等进行逐一肢解批注,然后拿到课堂上从头展示,学生就规规矩矩地坐着做观众和听众。展示完了,一篇课文也就教完了,一册课本展示完了,一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也就结束了。展示过程中,倘或有老师不时地问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啊?”“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啊?”“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啊?”且不时让学生朗读朗读,那人们就会说“这语文课上得好”“讲得很精彩”“课堂气氛活跃”等赞语。我所见得农村语文教学大致就是这样。那么结果呢?许多学生错别字成堆,说话表意混乱,写作文狗屁不通。
说这些绝没有对农村语文教师的半点贬意(我也是农村语文教师的一员),只是我看到的确是如此,这也是我惶恐不安的原因,那么,语文课堂究竟应教些什么呢?下面谈几点个人粗浅的看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应结合语文的三大板块(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阅读和理解、写作)确定每单元、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然后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日积月累,到初中毕业时,形成知识和能力体系。
首先,是语基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是阅读和写作的前提。字、词、语法是读懂句意和文意最起码的基础。可目前的农村初中很少有语基教学。原因有二:一是大部分老师认为教学语基耽误教课文的时间,而应让学生课前预习完成;二是受前些年那个“语感教学法”的影响,要淡化语基、语法,加强语感,什么文章只要多读,读几遍就懂了。殊不知,不识字,何以懂词?词不懂何以通句?句子不通又怎样弄清文意?又有多少学生能在课前去自觉认真完成生字、词的学习?在字、词、句不通的情况下,能读出一个什么语感?所以,我认为语文课堂首先要认真教学语基,以备阅读和写作之用。
其次,是阅读教学。我认为目前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或眉飞色舞,或死气沉沉的肢解式讲解,或乱读一气的语感教学,我不知道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我所理解的阅读教学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文体知识的教学。这又是一个这些年语文教学新理念所反对的问题,新理念提倡的是淡化文体知识。我并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各種文体知识,而是觉得文体知识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要让学生熟悉一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种文体的结构和表意特点,让学生知道各种文体的文章到哪里去获取信息,怎样快速获取信息。
二是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的赏析和仿练。选入课本的文章肯定是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决不能自问自答地把课文肢解讲完了事,而要找到这些可圈可点的地方,带着学生去感悟、赏析、仿练那些精妙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让学生慢慢地学会各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三是教会学生分析课文中人、事、景、物、情、理之间的关系。构成一篇文章的内容不外乎人、事、景、物、情、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弄懂了人、事、景、物,文章的情和理自然就清楚了。让学生明白阅读其实就是弄清一篇文章所写的人、事、景、物,然后通过它们去分析作者要表达一个什么情,说一个什么理,这样学生的阅读才不会盲目。
最后,是教学写作。目前农村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不高,这与农村孩子的生活经历和视野有关,与老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关系。许多学生的作文无内容,无章法,显得稚嫩可笑。我认为作文最大的亮点应体现在立意上,所以老师在作文教学这块要多教学生怎样立意,告诉学生立意就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要细小而具体,切忌大而空,每次作文练习前可多示范几个“意”,让学生去感悟怎样立意,中心确立了,其他的就都好办了。
总之,语文课堂要从具体的知识和方法入手,着眼于知识和技能,落脚于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字、词、简单的语法知识,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应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绝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把一篇课文大卸八块,自己讲得唾沫横飞,学生所获无几,这样的教学肯定是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