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优质护理对降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观察

2017-05-16 16:54白娜娜
医学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优质护理

白娜娜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降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手术室实施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9.0生成随机数字表.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及感染发生率情。结果 研究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61,P<0.05。研究组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33%(1/30),对照组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3.33%(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92,P<0.05。结论 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值得在手术室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目前,我国的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相对于国外仍比较高。由于腹部皮下脂肪较多,腹部手术后易出现脂肪液化和皮下出血等感染现象,研究显示,术后感染中超过25%为腹部感染,引发了诸多严重后果,延长了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严重者可引发全身性感染、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本文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降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获得积极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实施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中男30例(60%),女20例(40%),年龄为18-65岁,平均(46.7±4.2)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0-25 kg/m2,平均(21.8±1.0)kg/m,麻醉风险评分(ASA)I级27例(54%),Ⅱ级23例(48%),手术类型肠道手术15例(30%),阑尾炎手术16例(32%),胃部手术10例(20%),妇科手术9例(18%),对照组中男32例(64%),女18例(36%),年龄为20-65岁,平均(47.0±4.5)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0-25 kg/m2,平均(21.5±1.2)kg/m,麻醉风险评分(ASA)I级25例(50%),Ⅱ级25例(50%),手术类型肠道手术15例(30%),阑尾炎手术15例(30%),胃部手术10例(20%),妇科手术10例(2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手术室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巡回护士术前3 d到病房访视,告知手术前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出现紧张、焦虑、郁闷、压抑等心理状态心理负担,有问题及时与护士或医生沟通,术前30 min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2.2强化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 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强化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定期考核;设立手术室护理监督小组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的监管,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严格按照规范化外科洗手程序,做好外科洗手、接台手术洗手、脱去手套后洗手等工作,选择优质的洗手液,按照刷洗外科手消毒方法进行手消毒;规范术前备皮,改善备皮质量,严格执行皮肤消毒,减少备皮不当导致利器刮伤引起感染,同时最好术前即刻剃发,以减少因备皮距手术间隔时间长,引发皮肤感染。

1.2.3环境护理 手术室室温维持在23℃-25℃,湿度30%-50%,梅雨季节手术室温湿度相对较高,可开启空调除湿功能进行除湿处理,按照手术室的洁净标准进行地面清洁、消毒,根据手术类型安排手术室,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分开操作,连台手术术间需要等待20-30 min的空气自净消毒时间,严格控制手术参观人员数量。

1.2.4手术相关用品管理 术前对手术所需使用的器械、敷料进行严格消毒,规范无菌工具的管理,把”五常法”运用于手术室物品的管理,提高手术室物品管理水平。

1.2.5增强手术人员辅助护理 做好术中的心理护理和保暖护理,使抢救器械、药品处于备用状态,做好监护仪器、病情的观察。

1.2.6术后病房随访 术后由该手术的巡回护士进行病房随访,了解患者手术切口疼痛及愈合情况,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指导如何正确饮食,做好随访记录,同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3观察指标 切口部位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经切口分泌物涂片或细菌学检查予以确诊,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参照文献标准评价切口愈合情况,分为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丙级愈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对统计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x2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研究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61,P<0.05。研究组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33%(1/30),对照组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3.33%(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92,P<0.05.见表1。

3.讨论

人体胃肠道栖息着大量菌群,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几率明显升高,主要是由于病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入侵导致切口局部出现炎性反应所致,手术切口上30%的细菌是由于手术室中空气中的细菌落入所致,手术持续时间越长,则手术室空气中落入切口的细菌细菌数量和概率就越高;部分医护人员没有严格执行规范洗手、消毒,术中一旦无菌手套破损,就成为了手术的感染源,同时,由于实施手术的患者受手术应激损伤,患者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下降,易受細菌侵犯,增加了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因而,医务人员需针对感染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减少并预防控制术后切口感染,避免由于管理和操作上的失误导致感染等医疗事故。对此,笔者观察了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降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而,手术室优质护理通过术前护理、强化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环境护理、手术相关用品管理、增强手术人员辅助护理、术后病房护理等多项护理举措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感染意识,保证了手术室空气质量,最大程度的提供优质的就医环境,有效切断了细菌源、切断细菌进入切口的途径,实现手术过程的无菌,同时对降低护理差错也具有积极意义,进而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值得在手术室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优质护理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探讨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