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亮+许典利+陈艳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困境,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就要构建一个以教学目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为指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60-02
“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在党中央和教育部的规划下实现了规范快速的發展,同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对于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起到了双重推动作用。但是,在现代传媒技术日益发达、中国社会愈来愈开放、价值日趋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质量,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评价,最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看,“05方案”实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手段等,都面临一些困难。
首先,就教学内容而言,存在着封闭的内容体系与开放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05方案”实施以来,大学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固定为四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也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及时把党的精神和国家的政策上升为理论的高度写进教材。但是,教材内容沿用的是传统政治教科书体系,没有充分体现一元指导思想下的价值观多元化问题,也没有做好规范的教学内容和开放社会中学生活跃而又丰富的思想的衔接与过渡问题,从而造成课堂上学生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
其次,就教学形式而言,仍然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对于推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实现人们的思想统一发挥过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当今社会也有其现实意义。[1]但是,与文盲率较高、学习主动性不强、人们理论水平低下、社会相对封闭的改革开放前的传统中国不同,当下中国社会文盲率低,人们可以通过书籍、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技术全面地获得各种资讯,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开放的中国社会破除了人们僵化的思想,丰富的文化生活让人们的思想活跃多样,这样,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必然显得苍白无力,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再次,由于仍然停留在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灌输式”教育为显性教育,因此采取的是显性教育的方法。显性教育的方法——无论是传统板书还是现代多媒体教学,都以给予的方式将事件直接报道给受教者,受教者既无法体验事件本身,也不能对历史性事件在情感上产生有效的共鸣。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扬弃给予式的显性教育方式,让学生在事件参与中隐性地生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的分析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因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
第一,教学目标,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核心因素,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明确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绝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在社会发展变迁中生成的。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是以“五爱”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改革开放后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确立为培育“四有”新人。[2]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是从事着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
第二,教学态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指向的是受教者,受教者将受到何种教育又在很大程度上指向施教者。因此,当我们将教学目标视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核心因素时,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教师的教学态度就成为了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只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才能有效地帮助受教者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第三,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育“四有”新人需要一个载体,教学内容就是承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四有”新人的载体。无论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人的理想道德等,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因此,作为培育“四有”新人载体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因循守旧,而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保持一致,使受教者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
第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施教者是否能将教学内容有效传达给受教者,从而使受教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而教学方法不仅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它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更新,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涌现,使得施教者能够将教学内容更为有效地传递给受教者,教学效果不断改善提高,教学目标也更加容易实现。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实效效果,需要把教学方法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控与评价指标。
第五,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施教者的辛勤劳动就是白流汗水,是在做无用功。施教者只有端正教学态度,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有效传达给受教者,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从上一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目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这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5个基本指标,因此,笔者围绕这5个指标构建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指标体系(见上图)。
在这5个指标中,教学目标是核心,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都最终指向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当教学目标实现,也即是说,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最终成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那么,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高质量和有效的。否则,施教者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反省自己的教学态度是否端正,对教学内容是否熟悉,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效果究竟如何。
同时,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这4个指标相互之间也紧密关联,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共同形成一个相互勾连互相反馈的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施教者教学态度端正,必然会努力掌握教学内容,并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党情、国情、世情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同时采用新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從而实现教学目标;反之,如果施教者教学态度不端正,对教学工作不认真负责,甚至无心教学,这样的教师对教学内容荒疏,授课时也难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最终将达不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只有建立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相关联的教学反馈系统,才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价,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实效。
参考文献:
[1]赵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9):59-63.
[2]曹开华,詹欢.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变革与发展[J].党史文苑,2009,(6)下半月:65-67.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University
LI Jun-liang,XU Dian-li,CHEN Ya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ongzuo,Guangxi 532200,China)
Abstrac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