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中标
摘要: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一直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核心。特别是在地理环境较为偏远、交通条件不够便利的农村地区,学生管理工作遭遇着一定的发展困境。本文针对推进农村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含义、创新方法及常见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村学校;学生管理;教師素养;发散性;价值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13-02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一直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核心。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但是自我意识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萌发。笔者了解到,在一些初中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如何让学生信任自己、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教学课堂已经成为了一项“老大难”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但体现在城市初中生的身上,特别是在地理环境较为偏远、交通条件不够便利的农村地区,学生管理工作也遭遇着一定的发展困境。
一、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特点
1.开放性。在农村学校管理工作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管理中的各项经验。打破传统教育的发展瓶颈,从而构建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特别是对初中学生的管理工作,做到积极继承和发扬教学措施,创新和开拓教育手法,从而尝试推进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的管理环境。打破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从而建立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2.丰富性。在学校教育管理的方法措施中,对初中学生的管理要保持多样的发展态势,要针对学生、家长、教师的不同教育作用,建立一种有效的发展机制。要秉承着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丰富。同时,在教学中,要通过心灵谈话、时事交流、书信往来、作业评语等形式,让教师担负起教育责任,使课堂教育、课外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也更加高效。
3.认同性。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很多家长都认识到知识能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更好的作用。而教师的工作,正是组织学生在学校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借助于有效的教学实践和适当的学习氛围,构建一个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保持高度的认同感,不再将学习看做一件“苦差事”,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的发展特性。
二、农村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困境
1.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德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教师、学生对学习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从未改变。因此,很多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为了使自己的学生出成绩、出效果,往往采用了加强知识技能教育的发展情况,却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音体美艺术教育等一些发散性课程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这样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很多初中学生成为了“学习机器”。
2.教学方式较为粗暴和单一。农村地区学生和城镇的学生相比,在师资力量的凝聚上,在学校办学质量、地区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很多农村地区的教师往往一个人身兼多个科目,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呈现出简单粗暴的特点。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听话,往往采用训斥、呵责的方式,甚至存在体罚学生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导致教师的德育观念日渐退化,班级思想教学停留在发展表面。
3.农村初中学生的教育存在缺失。在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多种作用下,学校道德教育、家庭思想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增进学生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但是,在汕头地区,很多农村家庭因为经济水平不高,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家长相对较多,而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却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小作坊或做起小生意,导致对子女疏于监管,很多初中学生都是由隔代的爷爷、奶奶看大的。因此在思想性格、行为习惯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任性、骄纵等特点,影响了学校的德育教学效果,并且让孩子受到了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误区,这些问题使初中学生的教育存在较大的问题。
三、如何增进农村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创新
农村地区的学生管理工作尽管存在着问题,但是在创新发展机制的调节下,教育工作者只要秉承着全新的发展理念,就能使农村地区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富有成效。而创新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融合,能够从不同的方面,给予初中学生更多发展空间。
1.创新教学理念,塑造“以人为本”的发展意识。每个教育工作者身上肩负的任务都是“教书育人、授业解惑”,因此,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校将学生管理工作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发展意识上,进行了全面的实施和塑造。首先,在教学理念的确立上,紧密围绕教育改革的时代精神,创新发展思路,使课堂的结构设计、发展理念能够突破教育的瓶颈,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改革形势。按照课程标准中的各项精神,分年级、分阶段地使学生掌握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并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等不同的学科特点,对农村地区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管理,把具体的教育目标落实到教学任务上,从而,针对农村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目的性的教育模拟,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1]。其次,要遵循科学的教学思想,针对教育工作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教学思想,使学生能够认清当前教学工作中所处的挑战,并且认清当前教学工作中的各项问题,使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能够保持先进性。通过创新理念,塑造一个科学育人、全面育人的发展环境。
2.坚持育才观念,创新“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细节之处,教师要想带领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需要在教学环境上,实施“以德育人”的育人观念。使课堂成为初中学生愉快学习、愉快生活的乐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态度,设立符合时代精神和创新发展的教育手法[2]。
为了加深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树立典型模范榜样。首先,教师要举止文明、谈吐文雅、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学生的榜样,进一步深化德育工作的各项内容。其次,教师要做好与学生的德育实践互动。以“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家庭中肩负起自己的任务和义务。要倡导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在课内的知识学习上保持学习兴趣。从而在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学习习惯进行建设发展[3]。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定期开展兴趣学习、文艺表演、校园文化节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的人。
3.推進人性管理,创建“积极阳光”的学科课堂。对于教师来说,因为很多农村地区学生受到家庭、社会等外来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性格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因为缺少科学的家庭教育,学生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例如,教师要鼓励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让他们在性格上能够变得更加果断坚决。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在获得教师的认同后,学生才能够对自己的进步拥有较大的成就感。而对于性格淘气任性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和学生交流、课外家访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性格劣势,并且能够积极改变。
4.融入网络教学,加强“现代化”教学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要针对学校的教学模式,实行现代化教学手法。教师要利用互联网远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教学课件,建立一个灵活融洽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同时,要尽可能利用丰富多彩的师资力量,引导学生参与到翻转课堂的构成中。要在学校教育模式的基础制度、信息手段、运行模式、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等方面,打造一支有专业素养、有职业道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使学生能够走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校园内部的微机室、计算机操作系统,在网络的世界里寻找知识的源泉[4]。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查找教育资料,让初中学生自己成为学习课程的支配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农村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进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局面。因此,农村地区教师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就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方式、发展特色等现状,为农村地区学生的长期发展设计完善的管理目标。不断创新各项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师素养,使农村地区学生也能够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秀艳.浅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其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
[2]王建媛,宋春光.初中德育教育的优势和必要性[J].学周刊:B,2013,(04).
[3]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01).
[4]杨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班主任工作探析[J].大众科技,2010,(02).
Advancing the Rural School Students Management Innovation Research
YE Zhong-biao
(Shantou City Chaonan two English School,Shantou,Guangdong 515141,China)
Abstract:in the school management,the management of the students has been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more remot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traffic conditions are not convenient enough for rural areas,the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has suffered a certain development dilemma. In this paper,to promote the value of rural school students' management work,innovative methods and common problems to explore.
Key words:rural school;students management;teachers quality;divergent;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