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初晓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沙田,是一片每天都在生长的土地,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大自然赐予的一片沃土。东涌沙田地区水乡文化,是岭南水乡的一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风情,具有鲜明的不可替代的特色。
【关键词】 东涌 沙田 水乡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4-122-02
沙田,是一片每天都在生长的土地,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大自然赐予的一片沃土。“沙田”一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由来已久。宋代乾道年间(1165—1173),已有“沙田以助军饷”的记载。在珠江三角洲,所谓“沙田”,一般是指沿海濒江淤泥积成的田地。但沙田的含义相当广泛,它不仅仅局限于可耕作的冲积田地而言,凡是一切淤积涨生的田坦均属沙田范畴,诸如围田、潮田、草坦、水坦、单造咸田等,均属沙田之范畴。现在习惯所称的沙田地区主要指从明清时期开始冲积围垦而来,所有权为居住在民田区的大户或地主,由佃户或疍民管理和耕作的区域。番禺传统所称的大沙田地区多指沙湾水道以南的广阔地区。现在的沙田地区主要是指位于番禺沙湾水道以南,榄核、灵山、大岗、横沥、万顷沙、南沙、黄阁、东涌、鱼窝头的全部。
东涌地处珠江入海口的一块冲积平原,四周被珠江环绕,河涌纵横交织,从地图上看,东涌犹如一叶扁舟,停靠在珠江的入海口。自形成以来,这里一直都是疍家渔民的栖息地,是典型的岭南水乡。东涌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系原番禺的围口沙田区域。据1871年版《番禺县志》记载:宋代以前,东涌还是一片浅海,历经“鱼游、鹤立、橹迫、草步”的演变,至宋绍定六年(1233年),经过数百年泥沙淤积成滩,又经人工抛石筑围成田,成为大片沃土,特殊的自然环境,使这片沃土逐步成为适宜农耕渔业的富庶之地。
随着沙田的开发,东涌居民的先祖从四面八方云集东涌谋生。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是由民田地区迁入,绝大部分是上岸后当农业雇工的疍民。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疍户》是这样描述泊居水域的疍家:“天公吩咐水生涯,从小教他踏浪花。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夜来春涨吞沙嘴,急遣儿童斩荻芽。自笑平生行老路,银山堆里正浮家。”旧时的东涌,没有田,也没有地,荒芜的滩涂上,只有一条条纵横交错、数之不尽的河涌河道。就在这缓缓的流水间,无数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流浪者在此漂泊。
宽大的“大襟衫”,精致的绣花“包头”,挂在孩童身上的救生“葫芦”,船头相对唱咸水歌对歌消遣,闲时赛艇仔或斗桡……,这些活动成为疍家文化的重要元素。东涌的疍民先祖们上岸后,凭着智慧用辛勤的双手围海,将沧海变成桑田。日换星移,他们的子孙后代用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造就了今天繁荣富裕东涌的雏形。而由水上带来的疍家民俗活动历经数代人的改良,演变成今天东涌独特的沙田水乡文化。东涌沙田地区水乡文化,是岭南水乡的一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风情,具有鲜明的不可替代的特色。据史料记载,自清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就有“沙田区”和“民田区”的区分。沙田水乡文化,就是珠江流域漁民、船民文化与珠三角民田区广府文化的一种融合,中山、珠海、顺德等地也有沙田区,但广州南部沙田区的文化水乡是最纯粹和最具代表性的。经过几百年的传承,这里的居民在农耕渔获、衣饰方言、烹调饮食、婚丧习俗等方面自成特色,形成独特的人文文化。
砖黛瓦的岭南建筑,旧麻石铺就的街道,参天的古榕,纵横交错的河涌,碧悠的水波,小桥流水人家……,这就是现在的东涌镇——沙田水乡标志性名镇、广州市特色名镇。世世代代的水乡人民,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靠劳动收获幸福。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上,靠打渔过活的疍家渔民,在劳动中养成了“淳朴、包容、合作、创新”的性格。劳作间兴致来时,哼上一曲疍家渔民所独创的咸水歌,来表达生活的喜怒哀乐,而这一切,都和水乡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每届的东涌水乡文化节,都以“岭南水乡文化,绿色沙田生态”为主题,通过吉祥围民俗文化风情馆,再现沙田婚庆场景;通过东涌农耕渔猎展览馆,诠释昔日农民生活;通过炮楼展馆,话说东涌民国历史;通过水上婚礼、疍家糕制作、扒禾桶、赛农艇、咸水歌会等各种水乡民俗活动,向人们展示水乡东涌的风土风情,呈现疍家人的渔民文化和地道的东涌沙田水乡文化。
东涌沙田地区的水乡文化涵盖广泛,包括农耕文化、贸易文化、衣食住行文化、民风民俗文化、语言艺术文化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原生性、浑融性和可参与性等显著的特点,是南广州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水乡风情旅游开发和利用的巨大资源。
一、沙田水乡文化的原生性
沙田水乡的形成离不开东涌沙田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离开了其原生性的社会环境,水乡也将失去它独特的魅力和传承的理由。在调查中,我处处可见依河而建的“自由式民居”,这跟岭南其他地区建筑风格是迥然而异的,它与五邑地区的“碉楼”、客家地区的“围龙屋”、广州城区的“骑楼”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具有明显的地域原生性。另外,好像东涌沙田地区的劳动人民在农业实践中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的本地区“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它反映了沙田地区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规律,是农业生产的法宝,也具有鲜明的原生性。
二、沙田水乡文化的浑融性
广袤而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既有“沙田区”,也有广阔的“民田区”,沙田水乡文化,正是珠江流域渔民、船民文化与珠三角民田区广府文化的一种融合,它不但不独自存在,而且还积极与其他文化互相交融,共同进步。这也形成了千百年来沙田人民勤劳能干、开拓创新、胸襟广阔的性格。而在改革开放后,沙田人民的水乡文化更加与其他文化一起交融,互取精华,比如“咸水歌”也曾经成为珠江水乡最有群众基础的说唱形式,从偏僻的河湾唱到珠江出海口,从边远的小镇唱到繁华的都市,还传唱到澳门、香港。
三、沙田水乡文化的多样性
“疍家”是中国沿海地区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以海为生,楫舟为家。长期的海上生活培养了他们淳朴的民风、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同舟共济的精神。而沙田地区的疍家人因为长期以海为家,择船而居,因此在语言、民谚、歌舞、农业耕作、贸易、衣着、礼仪、建筑风格、交通运输等许多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水乡,加之近几十年大量地涌入非本土居民,使水乡风情与文化更呈多元发展,具有明显特色,如“咸水歌”、“沙田农谚”、“自由式民居”、“水上婚礼”等等。
四、沙田水乡文化的独特性
东涌沙田地区独有的民歌——“咸水歌”,它的歌词大都反映海河生产和沙田农耕劳动,具有海河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的文化特征;歌词都是演唱的民歌手即兴编词;没有相对固定的曲调,沙田“疍家”人将它的唱法称为“暴肚”,具有即景、即兴的特点。演唱时无论任何乐器伴奏和任何道具辅助,具有无伴奏清唱的特征,比梅州客家山歌来得更热情奔放,自由浪漫。据调查,沙田民歌还包括高棠歌、姑妹歌等,传唱至今的曲目有5000多首。沙田民歌对东涌沙田地区人民的劳动习俗、生活状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五、沙田水乡的可参与性
沙田水乡文化对广大群众来说可参与性相当强,主要表现为,一是某些水乡文化实用性高,如沙田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对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广东地区农业耕作都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咸水歌的传唱,沙田特色水上体育运动——“扒发斗”的参与活动尤为吸引人;二是在长期的饮食风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食,如“撑粉”、“薄撑”等等,深受全国人民以及海外华侨的喜爱;三是可开发水乡旅游资源,沙田水乡开发成旅游资源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还远远不够,应该让更多地人走进东涌,接触和体验沙田水乡文化,多开展旅游文化宣传活动,必将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凸显它的宝贵价值,南沙区东涌镇举办了两届“沙田水乡文化节”,都取得了成功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最后,国家新区自贸区崭新定位。东涌不仅仅是小桥流水、古典怀旧的水乡,而且也是高新科技蓬勃发展的新兴工业区,更是饱受海洋文明熏陶、具有开阔视野和前瞻眼光的国家新区南沙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刚刚圈定的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中,东涌有幸成为自贸区的一部分,水乡东涌正以一种崭新的開放姿态拥抱世界,有着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与创新文化完美结合的水乡特色文化,正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新韵。
[ 参 考 文 献 ]
[1]谭棣华.《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12月第1版.
[2]冼剑民,王丽娃.明清珠江三角洲的围海造田与生态环境的变迁《学术论坛》2005年第1期.
[3]中共番禺区东涌镇委.《东涌故事》,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12.
[4]朱瑞华,温阜敏.广州南沙沙田民俗研究,新浪博客诗学岭之南2008-11-13.
[5]农业志编修小组:《番禺县农业志》.番禺县农业志编,1995年1月.
[6]《番禺县志》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5年.
[7]《番禺县镇村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8]谭棣华著.《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