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2012年2月28日,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不谈建筑,只谈房子,所以就是业余的,业余建筑。”这是王澍喜欢说起的两句话。前一句,表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后一句,则道出他对当下的批判,应该抱着平常心,真心诚恳的对待建筑。王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他喜欢箫管,擅长书法和山水画,执着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的美誉。了解一个建筑师,就不能不说说他的建筑作品。
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占地60余亩,因校区中有一座小山名象山而得名。整个校区分为两个部分,南区为老建筑改造部分,植被极好,大树参天,隐有古意,北区为完全新建,大开大合,大气与幽静的统一。在建筑师的思考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象山已经在那里,所有的建筑,包括将要使用建筑的人都以这座山为观看与思考的对象。
(一)整山理水
王澍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出发,对山水进行整理,这种思想隐含的一个重要意思是:房屋不应是最重要的,在江南的山水中,房屋应该质朴而谦逊,避免过分夸张的建筑体量与造型表现,建筑首先应考虑隐退。设计者营造出了一个半人工的缓坡谷地,与现代大学较大体量的建筑对应,不用传统的小桥流水程式,而是选用类似与庆元、龙泉一带的廊桥跨越谷地和象山北麓的艺术工作室群相连。但这种对景区进行有意分隔的做法,既是传统中国的,也是全新的当代创造,形成在喧嚣繁华的市镇中,一片宁静旷远的场所。
(二)交往空间
校园设计中特别注意了穿越山水、建筑的漫游环路,建筑中的宽大走廊,如路亭般的山边、水边小屋,都是某种既可步行,又可展览,又可以进行学术讨论的地方,与它们相连,是连绵不断的步行小道,在山上山下、水边水上,使校园既是理想的教育场所。集中布置在象山南北两侧,方案为此专门设计了环山沿河的开放的艺术走廊,宽度从30m到120m不等,以林木花草为主体,间杂小型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群,室外雕塑,环境艺术作品。
(三)生态环保
整个校园建筑的结构形式是选用当地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加砖砌填充墙体系。建筑师在这种体系中,大量使用当地便宜的回收旧砖瓦,并充分利用手工建造方式,将这一地区特有的多种尺寸旧砖的混合砌筑传统和现代建造工艺结合,形成一种可有效隔热的厚墙体系。屋顶选用一种环保的中空混凝土现浇厚板,与回收旧砖瓦的上人屋面做法结合,形成一种可有效隔热的屋顶体系。这种厚墙与厚板结合的结合,在这个夏季炎热冬季阴冷的地区能有效减少空调的使用,同时整个校园建筑和景观共使用多达700万片回收旧砖瓦,节约了资源,也深刻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生态观念。
三、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2000年,王澍完成人生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这个作品体现了他的建筑哲学:对环境的密切关注,以及对苏州园林造园思想的理解。基地北面靠山,南面临水。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从北面看,三层的建筑只有二层。矩形主体建筑既是飘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这个方向是炎热夏季的主导风向。沿着这条穿越。路线,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可以相互转化的尺度是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而从一个文人的角度看,那些小房子也许更重要。例如,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图书馆的“诗歌与哲学”阅览室,便是一个中国文人看待所处世界的“观点”,一个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平衡的位置。
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可以相互转化的尺度是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图书馆的阅览室,便是一个中国文人看待世界的“观点”。
四、宁波历史博物馆
在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审词中,专门提及了宁波博物馆。评审词称“王澍的建筑作品具有难能可贵的特质———外表不失庄重威严的同时,又能完美运作,并为生活作息及日常活动创造出一个宁静的环境。宁波历史博物馆就是其独特建筑之一”。
场地处于一片由远山围绕的平原,不久前还是稻田,城市刚刚扩张到这里。这座建筑是被作为一座人工山体来设计的,思想首先来自建筑所处的环境。人如何与一座山共同生存是被反复描绘的对象,山是中国人寻找失落的文化和隐藏文化之地。整体建筑分割为参差不齐的五个部分,王澍接受采访时说:“当我着手设计这座建筑时,我想到了巍峨的群山。我无法为这座城市设计什么,因为这里还不存在城市。因此我想做一些有生命的东西,最后我决定设计一座山,它是中国传统的一部分。”从设计手法上来讲,它的结构充满随意性,从外观上看像个盒子,但其侧面却是倾斜的,缺失了大块面积。建筑各部分使用了多种材料。
博物馆在外观设计上大量地运用了宁波旧城改造中积累下来的旧砖瓦、陶片,形成了24m高的“瓦片墙”,同时还运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制成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毛竹随意开裂后形成的肌理效果清晰地显现。王澍这样谈到自己的设计初衷:“使用‘瓦片墙,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循环建造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外,另一意义在于對时间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它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
五、结语
贝聿铭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力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王澍的理念无疑是与之不谋而合的。
通过对王澍的代表性作品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种看法:其设计作品的精髓则是从自然入手,尊重地方文化,注重文脉的传承,对周边环境始终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对文化有一种坚持,而且是骨子里的那种坚持。王澍的成功是中国建筑界的骄傲,从更深层次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中国文化的被认同,也许可以称之为一种现象吧。我想我们的建筑创作应该是:先文化,再建筑;而不是为了建筑,去套文化,谓之概念。
作者简介:白洋,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历史与理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