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华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实验课离不开学生的合作,学生的合作不是简单的分工后的组合,而应基于每一个学生的实验素养的提高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是一个整体过程,包括合作前的准备以及合作后的评价,教师作用的发挥应当发挥在合作前、合作时、合作后三个环节。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师作用 初中物理 实验课
小组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从课程改革之初的被动合作,到今天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合作的嬗变,显示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逐步成为课堂上的教学自觉。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如何发挥,一直是挥之不去的一个话题,笔者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发现不同课型中,教师作用发挥也是有所不同的。就物理实验课而言,传统教学中教师发挥的是实验知识传授者、实验过程组织者、实验结果评价者的作用,而当合作学习成为实验课的主要形式时,教师的作用发挥便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三点,期与同行分享。
一、实验前合作学习的指导作用
通过无数次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观察与评价,笔者发现对合作学习的关注与研究不能掐头去尾只关注合作过程本身,应当将合作前、合作时与合作后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尤其是对于实验课而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何基于合作学习的要求而展开,就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
在“物质的比热容”(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中,有“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的实验,实验的主要过程是对相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分别装易拉罐中进行加热,然后比较升温的快慢以及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哪一个吸收热量更多。通过这两个比较的结论,最后可以得出比热容的概念。
从概念构建的角度来看,这个实验是比热容概念的基础,因此可谓是十分关键。但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如果纯粹地由教师来讲授,则学生在理解此知识时会发生很大的困难,因此合作学习成为最佳的选择。问题是,由于本实验中的研究对象的影响因素很多,如何控制变量,如何观察实验,如何得出数据,如何进行比较,这些问题的同步解决才能让最后的实验结果有说服力,而初中学生往往缺少的就是这种协调能力。因此实验前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基于合作学习的要求,笔者的指导思路是先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去构想实验过程,并且反思自己的实验是否合理。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够在学生观察真正的实验之前,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己的思路,而阐述思路的过程,就是构思实验过程(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实验的预演),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學生会提出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往往可以互通有无。如在控制变量的时候,有的学生只想到要控制质量相等,而就有学生在合作时补充:最好还应当控制初温相同;在充分合作之后,还会有学生认识到热源的相同也很重要,因为吸收的热量只能通过控制热源与加热时间来确定。
二、实验时合作学习的调控作用
实验时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当前的实验一股都是分组实验,因此必然存在合作问题。笔者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有教师在对学生实验中的合作进行设计时,提出“分工”的观点,即某学生负责操作,某学生负责计数,某学生负责记录等。从实验结果来看,这似乎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实验结果如果没有意外也能顺利得出。但从实践来看,这一过程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实验素养的提高,严格来说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学生实验中的合作应当是指向每一个学生实验素养的全面提高的,负责记录的学生也需要提高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而事实上恰恰做不到这一点)。这其中的关键在哪里?显然在教师,教师给出什么样的合作思路,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合作过程与结果。因此笔者以为,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上的合作学习,应当让每一个学生关注实验的全部,教师在其中发挥调控的作用。
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为例,在上一步合作指导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要做好操作、观察、记录、分析、表达的准备,在组装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可由一个学生调好杠杆平衡,然后让另一个学生去尝试挂上钩码,然后再由另一个学生去控制杠杆平衡……如此类推,这就是教师在学生合作过程中调控作用的发挥。
当然还可以换一种形式,可以对实验进度较快的小组提出问题:知道了为什么要控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那可不可以在非水平位置平衡的情形下完成实验,那样的挑战在哪里?笔者发现这样的问题,常常能够让完成实验合作的小组重新凝聚起来,进入新的合作学习状态。
三、实验后合作学习的评价作用
好的合作学习一定需要一个好的合作后的评价,某次合作后的指导还有可能是下一次合作学习的良好开端。笔者非常重视合作全的评价,因为合作后的评价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合作过程的重新回顾,这可以发现合作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尤其是对于实验课而言,其还可以梳理实验思路,让实验过程进一步清晰化,这对于学生构建实验知识、提高实验问题解决能力也有很大的好处。
事实证明,这样的评价,常常可以让学生对该电路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而这将对后面的伏安法测电阻等实验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