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强
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恰当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微观方面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含义,在宏观方面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问题设计需要有启发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为教学服务,问题过多过难,导致学生疲于应付,没有时间去思考;问题过少过易会使学生沒有思考的动力,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某次教研活动中,有位教师在讲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中的《辛亥革命》一课时,设计导学问题如下。
1.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谁?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最先在哪里爆发?
2.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4.辛亥革命的结果如何?历史功绩是什么?
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认知层面,教师要特别注意问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促使学生去创造,培养创新能力,提问的内容要结合教学核心内容,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迁移和整合。所以,上述导读问题可以设计如下。
1.我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孙中山?
2.“革命”一词是如何风行于当时的中国的?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革命做了哪些准备?
3.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辛亥革命?我们最应该记住辛亥革命哪些方面的内容?
4.孙中山为什么留下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二、课堂问题设计需要有趣味性
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并不意味着历史学科教学可以没有趣味性和开创性。历史课堂设问也可以从新的角度切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进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如,《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这一章节涉及了两个问题:
1.二战后苏联三位领导人主张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三位领导人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新授课过程中,学生会觉得这两个问题枯燥缺乏新意,主动思考解答的主观意愿不强,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因此,可以增加两句提示:三位领导人主张改革是因为斯大林的“阴魂不散”,而他们改革失败也是因为斯大林的“阴魂不散”。学生立刻对问题产生了兴趣,课堂瞬间充满了一阵讨论声,回归正题后,部分学生不仅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答案,而且回答问题也变得格外积极。
三、课堂问题设计需要根据教材迂回设问,以退为进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因为学生的认知度不够,教师设计的导读问题使学生出现卡壳或者冷场的现象。例如,关于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学生回答起来尤其显得没有头绪,这并非学生或者问题的错。这时候需要以退为进,迂回设问,所谓的“想知道它为什么,先要知道它是什么”。
例如,在学习《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导读问题通常是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或者原因。如果学生初学经济危机就要回答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要去探寻深层次的奥秘,会显得比较棘手。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加以调整,先从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危害等这类表层知识入手,让学生了解经济危机是怎么回事,了解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严重的生产与销售的矛盾。这样的教学过程更加流畅,问题设计由浅入深,最后探究性的问题将内容升华,培养学生层层递进的思维方式。
四、课堂问题设计需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提问是课堂的重要元素,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若是使用不当,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提问的消极情绪,反而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课堂提问的针对性,主要是对提问对象而言的,一个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提问方式会形成一定的风格,长此以往,受惠的只会是少部分同学,部分很少被“问题”眷顾的同学会预知课堂提问基本与自己无关,课堂参与度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照顾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就是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教师所能做的便是在提问方面增强艺术性,摆脱传统的问答方式,通过一系列充满艺术性的问题让学生大胆地举起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