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泉,刘子敏,刘晓光,张宏,孟祥圣
(江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222002)
·临床研究·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朱海泉,刘子敏,刘晓光,张宏,孟祥圣
(江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222002)
目的 分析影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且资料完整的145例患者病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Garden分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前牵引治疗、术后下地时间、内固定是否取出等因素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造成的影响。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5~61个月,30例(20.7%)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对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无显著影响,而骨折类型、术前牵引治疗、负重时间、内固定取出与否对股骨头坏死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骨折类型、术前牵引、负重时间、内固定物的取出与否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折类型、内固定物的取出与否、术前牵引、负重时间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骨折固定术,内;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约占髋部骨折的 50%[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增高。目前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方法以手术复位内固定为主,但是由于股骨颈的特殊解剖和血液供应,术后易出现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已成为骨科领域的难题。其中股骨头坏死是股骨颈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达到了10%~30%[2-4]。为更好地认识股骨颈骨折术后预后的本质,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本研究分析了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骨科经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49例。通过病例查询及门诊电话随访等手段收集,其中4例因某些原因失访,获得完整资料的患者共145例。其中男67例,女78例;年龄28~79岁,平均(49.5±6.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7 d,平均(6.1±2.0)d;骨折Garden分型:Ⅰ型18例,Ⅱ型38例,Ⅲ型60例,Ⅳ型29例;手术方式:129例行闭合复位手术,16例行切开复位手术;牵引:78例行胫骨结节牵引,67例无牵引;内固定取出:75例取出,70例未取出。患者临床症状:①髋关节、大腿近侧疼痛;②患髋活动受限;③短缩性跛行。
1.2 评定标准 Harris 评分标准:包括疼痛功能、无畸形和活动度,总分100分。复位质量:分为解剖复位和功能复位,解剖复位是指骨折断端对位和对线良好,髋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功能复位是指骨折断端未达到完全的对位对线复位,但患者髋关节活动范围达到正常的75%及以上,无疼痛。
1.3 纳入因素 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复位质量、手术方式、伤后手术时间、术前牵引、下地时间和内固定是否取出等纳入为可能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因素。由2名医生共同收集,确保资料的可靠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分析以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2~3年,平均2.3年。末次随访时Harris 评分68~97分,平均(84.3±4.6)分。30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20.7%,发生时间为术后6~42个月,中位时间为17.2个月。
2.2 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与股骨头坏死无相关性(P>0.05),而骨折类型、内固定取出、负重时间、术前牵引治疗对股骨头坏死有显著的影响(P<0.05)。见表1。
表1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2.3 多因素的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股骨头坏死与 Garden 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内固定取出和负重时间有关(P<0.05)。见表2。
表2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股骨颈骨折是髋部最常见的损伤,而骨折之后易并发股骨头坏死,这是由于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大部分由股骨颈基底动脉环供给,而髓内及股骨头部圆韧带血液供应极少,股骨颈骨折后,骨折关节囊内压力的增高会造成填塞效应[5-7],相应的沿着股骨颈向上的动脉环分支会发生不同程度地的损害,从而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8-12],造成股骨头坏死。
为此,本文对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术前牵引治疗、内固定取出、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是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骨折Garden分型 :Ⅰ型为不完全骨折;Ⅱ型为无移位的完全骨折;Ⅲ型为完全骨折不完全移位;Ⅳ型为完全骨折完全移位。Ⅲ、Ⅳ型骨折较为严重,治疗时对骨折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大,周围血液供应影响严重,相应的增加了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概率,有文献指出,Ⅲ、Ⅳ型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超过了50%[13],是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组中,股骨头坏死组患者Ⅲ、Ⅳ型的比例显著性高于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P<0.05),进一步Logistic分析发现骨折类型是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牵引治疗通常被认为是预防骨折断端再移位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过度的术前牵引也会造成患者股骨头血液供应不均匀,引起细胞死亡,反而导致股骨头的坏死。本组中同样发现术前牵引与否与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研究认为内固定取出与否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诱发因素,本组结果同样发现内固定取出与否是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内固定物取出后,原骨折断端承受了本来不应有的压力,从而导致骨板重塑,造成血管闭塞[14-15],股骨头坏死。这和研究中结果显示相契合,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内固定物可以刺激骨的生长,不能轻易取出。
综上所述,骨折类型、复位质量、内固定物的取出与否、术前牵引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该重视这些危险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1] 胡飞,尚希福,倪喆,等.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2):195-197.
[2] 王雷,尚希福,赵其纯,等.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37 例[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1):76-77.
[3] WANG T,SUN JY,ZHA GC,et al.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femoral head necrosis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in femoral neck fractures[J].Orthopedics,2014,37(12),E1117-E1123.
[4] 周锦春,郭敦明,王青,等.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多中心多因素相关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5):549-554.
[5] 孙民海,张胜强.不同时间段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2):161-163.
[6] KANG JS,MOON KH,KWON DG,et al.The natural historyof asympto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Int Orthop,2013,37(3):379-384.
[7] 王涛.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继发股骨头坏死的因素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4.
[8] 谭旭仪,刘又文,高书图,等.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55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4,55(4):308-310.
[9] 郑炜.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6):754-756.
[10] POPELKA O,SKALA-ROSENBAUM J,BARTOSKA R,et al.Fracture type and injury-to-surgery interval as risk factors for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intracapsular femoral neck fracture[J].Acta Chir Orthop Traumatol Cech,2015,82(4):282-287.
[11] 谭美云,郭杏,张忠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重庆医学,2015,44(5):633-635.
[12] 马慧勇,曹江龙,李旭晨,等.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4):988-989.
[13] 王光辉,杨伟宇,王磊,等.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1):1467-1468.
[14] 纪军,袁正兵,何家淳.综合防治股骨颈骨折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医药与保健,2014,22(5):234-245.
[15] 刘清华,马晓文.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运的早期评估及风险预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2):134-135.
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研立项课题(YG201419)
朱海泉,副主任医师,Email:zhuhaiquan74@126.com
R687.3
A
10.3969/J.issn.1672-6790.2017.02.025
2016-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