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宁
【摘 要】简笔画对丰富语文教学有很大帮助,通过形象简单的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维学习感官,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衡量教师教育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本文结合理论实践,首先比较了简笔画和传统媒体教学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简笔画;语文教学;合理运用
简笔画属于美术教学和儿童绘图的范围,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但改革,到目前为止,简笔画已经被应用中小学各科实际教学当中,把这种用简单线条勾画的板书和教学语言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称之为教学简笔画,相关实践证明教学简笔画,能很程度上加强语文教学的丰富性,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但我国对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就简笔画在语文板书教学中的应用进深入分析,具体如下。
一、简笔画和传统媒体的异同
语文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营造良好的视觉信息。国内外相关学者一致认为,教学课堂中营造视觉符号的真实性和学生学习效果有很大关系,并不是简简单单是或者否的关系,而是呈现一个正态分布的曲线关系。越接近事物的现实或者到达事物抽象的极端,其教学的视觉表现力都会降低,从而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在一个规定的环境中,如果教学的图片或者事物过于真实,就会对知识的传播和学生学习产生一定干扰,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应用实物、动画、录像等一些辅助配媒体进行教学。这些信息通过特定的交流方式进行呈现。而简笔画和实物、动画、录像相比并不需要做充足的课前准备,只需要在教学中边教边画即可,使得简笔画教学更加具有吸引力。相对而言,简笔画虽然缺少绘画的艺术和信息时代的气息,但是却可以对生活具体实物所具有的特征进高度概括和提炼,从而激发学生事物的想象,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二、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丰富教师教学的有效途径。利用简笔画教学不但能扩宽教学知识信息传播的渠道,同时完善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
(2)利用简笔画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语文气氛。语文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强行记忆,但是如果把需要背诵和记忆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简笔画表现在黑板上,就会很容易形成使视觉兴奋点,将原本沉闷的教学课堂变得异常活跃,既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简化教学难点和重点。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抽象难以难以理解的内容,比如:散文的特性“形散而神不散”,教师仅仅通过接下口头阐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何为“形散而神不散”,如果利用简笔画进行直观教学,把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具体,就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心理学家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概念,也就是说兴趣是学生探索和追求新鲜知识的原动力,一旦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觉主动积极的投入学习当中,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变得充满活力和激情。就语文教学而言,提升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而简笔画教学无疑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5)丰富学生想象力,加深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創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仅仅凭借教师的语言描述,只能实现让学生实现临时记忆。而简笔画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特性,不但能让学生深刻理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而且还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简笔画在语文板书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利用简笔画学习汉字
语文的基础对汉字的认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下学习的汉字,然后让学生多次练习,通过机械性方式让学生强记汉字的写法,完全忽略落实了汉字的形象性。汉字的起源就是图画,目前使用的汉字都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至今还能反映事物的特征。通过简笔画学习汉字,让学生充分掌握汉字造字的原理,使得原本抽象的字符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在汉字学习过程中教师把要学习的汉字变成有趣的图形,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山”字的由来就是大山的原形,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就能把字的形和意结合到一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的能力。我国汉字是古人联想的产物,通过简笔画学习汉字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现象力,这就需要教师对造字结构方法有充分掌握,才能灵活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2.利用简笔画理解词语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不同汉字相互组合其含义各不相同,在语文课文中经常会遇到以下比较生疏的词语。仅仅依靠教师口头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但是通过简笔画把这些词语勾画出来,往往能取得很好效果,比如:四年级语文课文《长城》中涉及到很多生僻词语,比如:垛子、望口、射口等,学生对这些词语很难理解,在文章的介绍也比较模糊,教师可以根据长城的特性,简单画出长城结构,学生据此能直观地了解垛子、望口和射口的位置及功能。如图2:
3.运用简笔画理解课文内容
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对课文有很好的理解,很多课文中文字的表述很难理解,通过简笔画教学方式可以再现文中的情境,使得课文内容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特性非常难懂,仅仅依靠教师口头讲解,很难阐述清楚,但通过简笔画板书就能很轻松讲解,具体简笔画如图3所示:
在讲解爬山虎的叶、茎、脚的生长位置和形状时,边讲边画爬山虎的脚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课文讲解完成以后,一幅完整的简笔画也就完成,从而达到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的教学效果。
4.运用简笔画表达古诗意境
古诗是语文课程中比较难懂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古诗通过最精炼的语言写成的,具有节奏鲜明、朗朗上口、韵律和谐的特点。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但能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加强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但是古诗词的内容非常抽象,学生往往难理解,如果只是对古诗词进行单纯教学,必将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其实古诗词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陶冶性情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简笔画把古诗词抽象的内容通过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把学生带入心诗词的意境当中,体验诗人作诗的背景和诗人当时的情感,比如:古诗《绝句》的具体内容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学生“鸣翠柳”、“上青天”、“窗含”、“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词语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教师就可以通过简笔画的方式画出如图4所示的画面。
简笔画将“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的景象表现出来,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古诗《绝句》的内容和记忆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高度概括和总结和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简笔画不但能调节课堂气氛,把沉闷的课堂变化活跃的可同的课堂,而且还能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