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要育心,教会人做人

2017-05-15 00:06陈科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德育心理教育

陈科玉

【摘 要】俗语说:“一种米,养百种人”。人有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身为教师,面对的是身心素质不尽相同的学生,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他们学会做人,成为有用的人材,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本文探讨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尝试以理论指导实践,以调查研究为途径,以启发诱导为方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关键词】心理;教育;德育

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注重人格的塑造和健全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心理素质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学习知识、发展智能的基本条件,它在核心素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素质比较脆弱,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意志力不强,耐不得苦,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他们成长的生活环境中,有许多与我们的培养目标相悖的消极因素。诸如社会环境中存在着黄赌毒,封建迷信、金钱至上、吃喝玩乐等丑恶现象像一只只魔爪伸向学生,戕害着幼小的心灵;家庭环境中的自然缺损与人为分裂,造成子女心理变态、性格忧郁孤僻,对独生子女的溺爱,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学生蛮横、暴躁、惹事生非或惶恐胆怯,家长的不良行为更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影响;学生本身在学习和生活中,受一些不如意的事和挫折的困扰,也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要消除这些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就必须加强心理的健康教育,育人育心,教其做人。在实际工作中,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具体做法是:

一、以理论指导实践

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关知识,把握中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差异等特点,以培养怎样的心理素质、做怎样的人和怎祥做人为核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我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合理穿插,宣传心理教育知识,定期组织专题班会,以现实生活的实际事例,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骄傲自满情绪、自尊心不强、自信心不足、上进心不强、无心向学的逆反对抗等心理状态,采用集体辅导、小组辅导、个别辅导的方式,并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做耐心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熟悉一般的心理规律及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消除不良心理和克服不良行为的方法,并能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消除负面影响,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的压力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二、以调查研究为途径

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实际情况,寻找存在问题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只有了解学生,工作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因此,我常常深入课堂、宿舍、学生中间,与他们交朋友,促膝谈心,以心相交,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老师,无拘无束,更容易听老师的话,对自己更有信心,及时掌握有效信息,坚持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一次以上,若学生出现问题随时进行家访,密切学校与家庭联系,多方面去调查,反馈信息,详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知己知彼,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学生成长的过程里,我十分注重研究教育方法,既从理论上去研究,又从实践中去探索,建立学生档案,有根有据,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采用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以启发诱导为方法

在课堂或课外,时时教育学生如何以豁达的心态正确面对、支动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切实做到启而得法,导而有效。以自己良好的言行,感染、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他们,叩开他们的心扉,唤醒他们的心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班中树立先进典型,让大家对照,仿效学习,以唤起同学们的决心和信心,确立合理目标,认识自我,自我调整,超越自我;对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不良倾向,以及所造成的危害和恶果,以鲜明、正确的态度,进行鞭挞、抨击,让学生分清孰是孰非,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发挥了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对表现得比较差的同学更要多鼓励,做到败不馁,教给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方法,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要他们做到。让集体内每一位成员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面对人生,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有效地提高了心理素质。

在工作中曾遇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男生,思想表现差、学习差,平时穿着流里流气,常常粗言秽语,辱骂同学,欺负同学,损坏同学的学习用具,十足像个“小霸王”。上课时,经常违反课堂纪律,不是睡觉就是讲废话、搞小动作,老师教育他时总是出言不逊,根本不听老师的话,屡屡犯错,或在上课期间爬墙出外游玩。我接手教他的时候,他在一次作业中写道:见到父亲犹如老鼠见到猫,与老师打交道等于与魔鬼打交道,老师来家访,不速之客,上课铃一响,就进入了鬼门关,上课犹如坐牢,老师要我交作业等于要我交条命。可见他思想不纯,心理素质差。根据他的表现情况,走访了他的家庭,了解到他从小就调皮捣蛋,到处惹事生非,左邻右舍都教育自己的子女不同他交往,家长的棍棒也改变不了他,说他无药可救,久而久之,他养成了放荡不羁、不受约束和孤僻的性格,对人有一种仇视的心理特征。我找机会多接近他,同他交朋友,多谈心,多关心他。起初,他总是冷眼相对或不理不睬,对人说什么老师不安好心,对此我毫不气馁,继续不厌其烦地诱导他,并同有关科任教师研究改变他的方法,帮助他一些实际问题,把握住有利的因素,逐步感化他。有一次,他在课桌上跳来跳去,一脚踏空跌了下来,撞伤了头,鲜血直流,同学看见了,因平时都怕他而不敢去帮他,只得报告老师。知情后,我马上过来帮他止血,并把他送到医院医治,缝好伤口,包扎好,妥善处理后把他送回家,一向倔强的他终于道出了一句发自内心的话:“老师,多谢您!”事后我找他谈心,就他以前的表现和同学们想帮他又不敢帮他的问题启发他如何对待,将心比心,自己看见这种事又怎样做?并把这件事在班会课中作专题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纷纷表示今后怎样帮助他,此举对他教育甚大,感触更深,使他改變了对人的看法,主动与人交往,热心去帮助人,以实际行动改变了以前的不良行为习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扫除了心理障碍,提高了心理素质,使他逐步成为了一名遵纪守法、好学上进、文明有礼、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奖励,家长十分高兴,左邻右舍也有口皆碑,并鼓励自己的子女向他学习,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事实证明:以理论指导实践,以调查研究为途径,以激发诱导为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育人先育心,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就。

猜你喜欢
德育心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题解教育『三问』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心理感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