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比较

2017-05-15 11:47杨利超王冠军赵中甫胡国超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弹簧圈开颅动脉

杨利超,王冠军,赵中甫,胡国超

(许昌市中心医院,河南许昌461000)

不同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比较

杨利超,王冠军,赵中甫,胡国超

(许昌市中心医院,河南许昌461000)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颅内动脉瘤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应用SPSS19.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50%,对照组有效率65.00%。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ADL评分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比较,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较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较满意,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

颅内动脉瘤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由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发生异常增大导致动脉壁形成瘤状突起,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1]。目前,外科手术为其最为常用治疗手段,传统治疗为外科动脉瘤夹闭手术,但由于其具有手术过程中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患者不易耐受等显著缺点,因而较难于临床中推广应用[2],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展,血管内介入疗法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逐渐广泛,特别适用于有手术禁忌症、手术耐受性低、临床症状较差的患者[3],为此,我们自2013年3月—2015年5月间对颅内动脉瘤采用血管内介入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8~58岁,中位年龄(53.26±1.39)岁,大脑中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例数分别为13、20、7。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9~59岁,中位年龄(54.58±1.42)岁,大脑中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各14、2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所纳入对象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对于急性期患者给予脱水降颅压、镇静、预防脑血管痉挛等基础治疗。术前患者行DSA(American GE公司及德国西门子公司提供的DSA系统)以明确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及形状。患者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成功后,于神经外科专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依据动脉瘤大小、部位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最合适的入路方式并利用永久性动脉夹进行夹闭或加固,大脑前动脉瘤采用纵裂入路手术,其它动脉瘤利用翼点入路手术。

观察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常规消毒铺巾后,术前0.5 h给予预防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为明确动脉瘤形状、位置、大小、与载瘤动脉关系及脑底动脉环等状况,术前行DSA,患者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成功后,全身肝素化,穿刺部位为经右侧股动脉,置入8F导管鞘,依据动脉瘤直径大小选择相应的电解脱微弹簧圈在DSA监视下行动脉瘤栓塞术,直至动脉瘤无显影且肝素无中和现象,在穿刺点处实施局部加压包扎。为预防脑血管痉挛,两组患者术后3 d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尼莫地平及3H疗法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适当脱水以减轻脑肿胀,术后依据患者出血量大小及临床症状,反复腰大池置管引流血性脑脊液,缓解血管痉挛,预防脑出血。

1.3 观察指标(1)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临床治疗效果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其中神经功能显著恢复,且得分为4~5分记为恢复良好;神经功能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功能障碍,且得分为2~3分记为恢复一般;得分为1分记为死亡。(2)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进行ADL评分评估,ADL包含10个项目,依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程度分为0、5、10、15分四个功能等级,满分100分。轻度依赖75~95分,中度依赖50~70分,重度依赖25~45分,完全依赖0~20分。分数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变化(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变化(分

两组治疗前ADL评分比较,t=0.017,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t=6.7325~8.2642,P均<0.0005。

2.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是指颅内动脉管壁上异常膨出,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原因是颅内动脉管壁先天性缺陷以及腔内压力增高等,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诱因[4]。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使患者存在较高的死亡风险,然而一旦动脉瘤破裂后,将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及颅内压升高等,临床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刻不容缓[5]。

目前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方法较多,其中传统的开颅手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治疗虽然肯定,但由于其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探寻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是业内人士的责任。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血管内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得到认可[6],但有关传统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对比研究的报告较少见。为此,我们就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明显,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传统的开颅术治疗,手术操作时间长,可产生严重的脑组织创伤,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动脉瘤复发的概率也较高,易引发出血,存在一定危险性和后遗症并对术后患者心肺功能造成损伤[7];观察组患者实施的血管内介入术治疗,其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不仅可明显减少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且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全面处理双侧动脉瘤,尽量避免因两次开颅术对患者身心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手术期间仍需特别注意,尤其是在弹簧圈推动过程中动作需轻柔迅速,以避免再次脑动脉破裂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最后应将弹簧圈推入瘤腔后,一旦发觉造影剂外泄,应快速选择适宜的弹簧圈以填塞瘤腔,减少出血量[8]。因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较对照组具有更显著优势,这与文献报道一致[9]。

[1]康慧斌,彭汤明,钱增辉,等.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4):402-404.

[2]张燕柳.弹簧圈栓塞与开颅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0):86-86,87.

[3]付锋,杨杰,王娜,等.血管内介入和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及相关因素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4,39(9):904-906.

[4]顾秀玲,李明华,李永东,等.3.0 T MR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与DSA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比较[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1):49-54.

[5]李云超,邱虹,陈广,等.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388-2390.

[6]虞德明,白亚强,刘文晶,等.血管内介入在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6,45(18):2552-2554.

[7]郭吉卫.血管内介入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比较[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38(4):350-351.

[8]廉英明.显微手术夹闭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402-1403.

[9]何天义.血管内介入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1):103-104.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Yang Lichao,Wang Guanjun,Zhao Zhongfu,Hu Guochao
(The Center Hospital of Xuchang,Xuchang 461000,Henan)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urgical o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Methods80 case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given conventional 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 the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Daily life ability rating scale.SPSS19.0 application software,the data obtained using analysis of variance,ttest and χ2test.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effectiveness is 87.50%,and that of control group is 65.00%. Compared the two groups,P<0.05.Compared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DL score,P>0.05.ADL scores to compare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P<0.0005.Complications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P<0.05.Conclusion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than traditional 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daily life ability,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tracranial aneurysm/therapy;Interventional therapy;Surgery

R651.12

:A

:1008-4118(2017)01-0051-03

10.3969/j.issn.1008-4118.2017.01.017

2016-10-15

杨利超(1982.07-),男,汉,河南襄城县人,硕士。研究方向:脑血管病。

猜你喜欢
弹簧圈开颅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双侧腋动脉分支及右侧肱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