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革
【摘 要】由于新的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要求。特别是对于小学的教学而言,由于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一向不高,但是如今的时代下这种松懈的状态已经不适应快节奏社会的发展,所以对于小学的教学方式应当彻底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导学式教学的分析,探讨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小学数学;优化运用
小学数学的教学阶段属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数学教学的效果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在数学这条道路上能走多远,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导学式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采用刺激学生思维的方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进行培养,所以其对于学生未来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缺乏教学实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课本上的实践活动内容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采取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但是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身体、心智各方面的发育还不够完善,也不能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和控制力,也没有一定的执行力。在教师布置自学的教学任务时,学生基本上采取的都是不理睬的态度,这也致使学生缺乏一定的数学实践活动知识。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师只是要求学生自己去看,却没有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进行引导,甚至是直接忽略实践的教学活动内容,不去给学生讲解。教师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学生不需要考到实践活动的内容,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多花时间讲解或者研究,甚至还认为实践活动的教学会耽误教学的进度,根本不需要去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就这样直接就把实践的教学内容给忽略掉了。
(2)缺乏有效课堂提问。小学实践活动能够使得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数学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但是教师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对教学相关的内容进行提问,比如在学“角”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没有对实践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而是直接的讲了新的知识点,而且教师也没有给学生介绍一些可以作图的工具,致使学生都不了解各种工具的叫法,所以也不可能了解工具的作用。另外,教师会出现备课不足的情况,就算设计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使得学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没有在之后进行提问,学生也不能够更深入的思考。使得学生的学习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也大大地降低了课堂的效率。
二、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方式
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引导,另外一种是启发,引导则是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点的推理方式,以一种学生的能力范围内的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另外一种则是启发,启发则是通过现有的知识,加上教师的启发,提出新的问题,并且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两种方法所利用的原则都是一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启发,进行数学意识的培养,以及探索意识的培养,在新的时代对于数学教学有着新的要求,而这种导学式的教学方法,正好适应这一要求。
在新的时代,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要加以掌握,在掌握的基础上还要加以探索,不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章节知识间的相互运用等,在课堂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合理的利用学生好奇心的这一特点,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的引导,在引导的基础上再加以启发。对于一门新的知识学生起初的态度是比较好奇的,由于新鲜感的驱使,学生也比较愿意接触这门知识,但是由于长时间的重复学习,学生会慢慢失去新鲜感,而剩下的只有厌倦,而教师要做的是,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接触不一样的解题方法,然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找到成就感,找到学习的乐趣,这就是导学式教学法最大的意义之一。
三、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方法
(1)问题引导。对于小学生来说,导学式教学法主要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其说是引导不如说是诱导,在小学生的思维当中,自控能力较差,并且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教师的导学式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比如教学时尽量不要让学生认为是逼着学习,或者是完成学习任务,在进行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表述也非常重要,既然是诱导,就一定不能出现命令的语句,尽量与学生平心交谈,比如“下面我们来学习这一章节的知识好不好?”,“你们对于这一章的知识有过了解吗”。
(2)情境引导。情境导入是导学式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的实现方式,情境导入指的是,教师通过对一种情境的描述,让学生代入到情境职工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总是非常简单的,教师在导入情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情境的趣味性,不能按照教材中的死板描述。这样的话学生的注意力就会由于讲课的内容枯燥而无法集中,小学生的意志力又不太坚定,所以很容易就会发生上课走神、开小差甚至睡觉的情况。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尽量将情境的描述变得更加的有趣味,甚至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可以与学生产生互动,让学生更加的投入到情境中来。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对于三角形这一章节的介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情境导入,首先抛开书本,教师可以首先与学生提问“你们见过三角形吗?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吗”,学生肯定会回答知道,这时教师又可以问“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什么东西是三角形的呢?”学生回答肯定有“自行车架、流动红旗”等物品,这时教师再拿出一个四方形的物体“这个是三角形吗?”学生肯定回答不是,然后在根据三角形的定义进行介绍。
(3)实践启发。在引导之后,这时经过三角形的描述之后学生对于三角形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定义,而这个时候应该尝试着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启发。教师可以问学生,“长方形扭曲之后可以变成什么形状?”这时学生便开始进入了思考,而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更为直观,教师可以拿出一个教学道具长方形框架,学生看到教师的演示之后变回说“平行四边形”,而教师又可以提问,那三角形可不可以扭曲呢?,学生在对教学道具进行尝试之后,得到的结论是不能。教师则又问“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得长方形不被扭曲呢?”教师边说可以一边演示,将长方形固定成兩个三角形,这样以来长方形就不容易变形,所以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原理的介绍,那就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同样,“你们骑过自行车吗?”学生们会回答骑过或者没骑过,“那好,骑过的同学,你们纺织自行车的时候都是运用什么方式?”学生会回答用固定架,所以教师又可以说,只有在它三个接触点在地面的情况下才不会倒。在此过程中,为使学生的思维被最大限度地激活,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氛围和自由的空间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引导的方式不仅运用的导学式教学法中的启发和引导,甚至还融入了实践教学以及趣味教学,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运用,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但不会失去兴趣,大二兴趣会更加的高涨。课堂小结是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消化、升华的过程。通过小结,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思维,一步步引导学生能动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此外,导学式教学法需要师生的合作、交流,这种交流过程使学生学会相互接纳、分享,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万文铁.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62-63.
[2]尹立圆.刍议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87.
[3]谷永玲.对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120.
[4]陈庆红.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0):125.
[5]邱小琴.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13,(04):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