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峰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4-000-01
摘 要 在企业的发展中,政工工作属于重要的管理环节。笔者即将分析企业政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从当下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存在的常见问题入手,对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加大创新力度,同时采取有效的创新对策,形成了现代化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型路径。
关键词 政工管理 创新 企业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企业政工工作要与时俱进创新,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客观分析市场规律,结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开展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着重将强化思想认识作为切入点,将职工个人目标和企业总体发展目标有机结合,通过构建高效的人才团队,集思广益来制定科学的建议,研究当下企业主要发展项目,应用企业已有资源进行创新发展,为企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企业政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
一是兼顾职工发展,实现共赢目标。在企业政工管理中,主要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主,无论是核心内容,还是发展目标均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定时对企业职工统一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促使职工具备统一化核心思想和上下齐心协力,推进企业呈现出全新的景象,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促进企业的迅速发展。
二是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在企业政工管理过程中,处于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下,职工都有自身的认知及个性。以往的企业政工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加强企业政工管理是必然趋势,通过构建完善的企业政工管理机制,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将思想政治融入到企业内部管理中,有助于企业的管理及发展,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完善企业政工工作的新途径
(一)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
首先,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加大思想教育创新的力度,对企业思想教育的内容要进行持续更新,对无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有关思想内容加以摒除,使职工的思想理念与时俱进。其次,要从企业实际实施教育环境等状况出发,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结合职工的个性化差异(不同年纪、不同岗位要求、不同的知识文化水平),进行分层次、多方面的创新,借助丰富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职工的思想边际加以扩充,丰富他们思想内涵。再次,还务必构建有效的互动平台,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利用交流平台进行有效的启发式教育。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职工日常生活案例来对职工进行激励性教育,这样形象化的途径有益于感化职工。
(二)构建政工管理新团队
对于企业来说,要加大人才建设力度,构建过硬的政工管理团队。企业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要求给予高度重视。 首先,要严格人员准入,企业可以构建审核保障制度。定期開展培训活动,组织政工管理者积极参与业务培训,对相关管理者的业务进行严格考核,只有符合标准者,才能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从而变成合格的政工管理人员。其次,要强化岗位培训,针对考核不达标的人员,还要加大培训力度,鼓励他们接受专业知识及业务技能培训,从而扩充政工后备管理人力资源。 诚然,构建专业化的政工管理队伍,有助于推动企业职工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促使政工管理者相互间进行有效的协调合作,通过扬长避短,弥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三)构建企业党建新系统管理
当前企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有些企业在党建管理体系中,通过构建信息化建设体系,有效提升了企业政工管理水平。由此可见,构建现代化及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企业政工工作管理的发展必然。首先,创新政工工作。企业在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要求政工人员深入把握党建信息化的管理程序,抓好党建管理系统中各个管理细节,对政工管理工作途径进行改革创新。其次,开展网络政工工作。随着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方式开展政工工作已经成为现实。当前部分企业,针对网络政工管理工作新模式,加大了研究及实施力度,利用广播、报纸以及电视等载体,来做好政工宣传工作,通过网站电子宣传栏,微信群等,来开展有效的政工宣传工作,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企业可以借助内部的局域网,在企业政工工作管理中,由人和人过去的管理方式,转化为人和机互动的网络管理方式。此外,建立政工工作的网络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运用企业已有的网络化平台,经过网络电子宣传栏,及时发布政工工作的不同动态信息,还能在创设政工论坛,使得企业员工可以及时收集、学习以及存储所需的信息资料。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企业政工工作的途径,要加强职工的思想意识,构建高效的政工管理团队,通过政工管理方式,借助网络优势,完善党建管理信息化系统,健全政工工作管理的制度,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明.当前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完善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5):25.
[2] 李继红.新形势下做好油田企业政工工作的途径分析[J].化工管理,2016(27):47.
[3] 张帆.推进企业政工工作创新发展的途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17):33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