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荷”专题》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15 11:07吴凤森
关键词:比较跨界

吴凤森

摘 要:在专题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法,对实践新课程理念、领悟教材编排意图、实现教学目标是在有裨益的。采用比较法,可以把非连续文本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寻找其间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同体;异体;跨界;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68-1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有十个专题。所谓专题是以学生语文素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选择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容易激发兴趣的话题,如“荷”、“长城”、“汉字”等,把非连续文本相对集中形成的学习内容。专题教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跨学科学习的课程目标。这些“专题”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综合其多方面的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质疑探索的能力,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语文整体素养。这对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颇具挑战。

下面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荷”专题》教学为例来谈谈比较法在专题教学中的应用。

一、同体比较

“荷”专题中编排了《采莲曲》、《莲叶》、《赠荷花》、《白莲》四首咏荷诗。中学生学习古典诗歌,重在赏析。对一首诗,能够将它翻来覆去细致地体味、品咂,从主题意蕴到表达技巧,从结构思路到遣词用句,从形象意境到修辞章法,多角度切入欣赏、评价。不仅如此,赏析还应包括不同诗歌间的比较,能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能从宏阔处见精微,又能于细微处见乾坤。运用比较法来提高古典诗歌的欣赏水平,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比形象。诗是塑造形象的,有人的形象,还有物的形象,但归根结底,表现的还是人的思想感情,人的形象。这四首诗歌都描写了“莲”的形象,但融入的情感迥异。如把《采莲曲》中艳艳红莲与《白莲》中欲堕的白莲相比照,一“乐”一“恨”对比强烈。还可把《白莲》中“红莲”的“欺”与《采莲曲》中“红莲”的“艳”再作比较,可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生活的复杂多样性,并感受诗的艺术魅力。

比意境。意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作品中高度融合,所创造的一种艺术境界。生活图景是客观的,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而思想感情往往不那么直接,被深深埋藏在诗的艺术形象背后,需要读者从生活图景中细心揣摩开掘。这四首古诗描绘的画面都富有美感,但融入其中的情感要根据画面色彩去体悟。《采莲曲》整幅画面有形有色还有声,充满生机与活力,其“歌声”一词突显“欢乐”之境。《赠荷花》碧绿的荷叶,慢慢地卷舒伸展,而粉红的荷花,则由似箭的花苞渐渐地绽开、怒放,它们开合伸卷,出于自然,摇曳多姿,尽态极妍,叶映花红,花衬叶绿,美在“自然”。《白莲》中“月晓风清欲堕时”的环境给画面抹上了一层凄清的色彩。相似的图景蕴含的感情却不尽相同,能否辨别出其中的差别,是对古诗欣赏能力的一个考验。

比语言风格。语言风格就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在遣词造句、修辞运用等方面所体现的个性特征。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或清晰或古朴,或绚丽多彩或质朴无华,或直抒胸臆或言此意彼,体会诗歌语言美的丰富性。如品析“差差绿”“柄柄香”,感受叠词音韵美;品析“卷舒开合任天真”感受语言的清新自然美。细细品味名家遣词造句炼意之妙,感悟古诗词中语言的运用规律,能有意识地体会风格,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二、异体比较

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爱莲说》、《爱藕说》、《我爱莲有实》三篇进行“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品读。

从主题上看,三篇文章题目中都有“爱”,都赞扬了美好的品性,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而《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爱藕说》赞美千千万万劳动妇女,《我爱莲有实》赞美顽强刻苦的精神。从表现手法上看,三篇文章都借莲抒情,从精神方面体现人文关怀。《爱莲说》主要运用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咏莲言志,《爱藕说》则借藕喻人,《我爱莲有实》托莲子说理。

从句式特点来看,《爱莲说》是以骈句为主,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等,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讲究音韵和谐。《爱藕说》是骈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通过朗读比较,体会《爱莲说》《爱藕说》的参差雅致和谐悦耳,感受《我爱莲有实》的舒缓悠长娓娓道来。

通过比较,学生掌握文章鉴赏的切入角度,寻找共性易发现文学创作的规律,辨析个性能欣赏文学百花园的丰富多彩。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深刻、敏捷、灵活,文学鉴赏能力会得到提高。

除上述两种比较外,还有跨界比较。即荷文化与文学、艺术、宗教、政治。

此外,还可以把荷的精神价值与实用价值相比较,以全方位多角度认识莲的价值。

专题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是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的,学生通过审察,求同辨异,纵横思考,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能力,还能转化为对客观世界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的观察,并进而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科共通能力的培养,专题教学安排,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跨学科学习的课程目标。跨学科学习的核心应当是打破原有的学科教学习惯和教学思维方式,超越纯粹的学科教学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多学科共通的教学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標并重的大教学目标,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教学中,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比较跨界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许晴 影后跨界导演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跨界•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