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语块教学法助力英语教学

2017-05-15 10:48张经璐
关键词:思维导图情境

张经璐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案例讨论了语块教学的三种方法:拓展法,情境法,思维导图法。英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有选择地运用语块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培养语块意识,提高其语用和交际能力。

关键词:语块教学;情境;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45-2

一、背景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认真地背了单词,查阅了字典,为什么单词总是记不住?笔者结合自身学习与教学经验发现:要想大幅度提升记忆效果,按照具有内在联系的语块进行单词记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语块教学法的创始人Lewis(1993)认为,语块大多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生成的语言单位,使用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语法结构,缩短了从理解到产出语言信息的时间,因而可以极大地提高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和流利性。然而在传统的课堂中,语块教学的手段较为单一:老师领读,解释意思,告知用法,第二天学生进行听写。学生在这种固有的“循环模式”中逐渐感到无聊,进而觉得厌烦。

语言学家Nation(2001)指出:如果教师不能用具有挑战性的方法引发学习者对一个单词的注意的话,学习的体验会变得糟糕。如果学习的体验变得糟糕,学习中的这个单词将被重复。也就是说,因为学生学习单词的效率低下,他们不得不占用课外时间继续或重新学习这些单词。因此,教师应尽快打破固有的模式,充分挖掘文本和课堂元素,潜心制订语块教学策略。

二、例析语块教学法

1.拓展文化内涵词汇,扩充语用表达量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迫于教学进度和来自考试的压力,将词汇教学局限于单词的表面意思和语法功能,而未兼顾到词汇的文化传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里指出: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国外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和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给的工具,许多词汇常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即所谓的文化内涵词(束定芳、庄智象,2008)。

[案例一] “Its the Little Mermaid. It comes from the story by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牛津英语》(译林版)八年级第二学期Unit 2 Travelling ]

目标语块:the Little Mermaid

在传统的课堂中,目标语块的释义很有可能停留在“小美人鱼”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很有可能无法显现。在这篇材料中,笔者先给学生展示了丹麦的地图,介绍了小美人鱼所处的城市,同时也是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而后又呈现了小美人鱼铜像的图片。笔者告诉学生:2010年世界博览会期间,我曾去瞻仰过丹麦馆小美人鱼的风貌。

笔者提问:“Please guess why so many people went to enjoy the Little Mermaid during Shanghai World Expo.”

學生回答:“Because it is very famous in the world.”

随后,笔者引出了小美人鱼铜像的人物出处——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在这个童话故事里,人鱼公主为了心爱的王子,不惜牺牲自己动听的声音甚至是生命,而王子却对此毫不知情。讲完故事后,笔者提问引发学生思考:“Boys, if you are the prince and know the truth before the mermaids death, what will you do? Girls, if you are the mermaid, will you tell the prince the truth or die for him? Tell us reasons.”

笔者看到,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给出的思考也很有创意,教学效果非常好。在讲故事的同时,笔者穿插着介绍了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英语谚语,如:Love at first sight. (一见钟情);Life is sweet. (生命甜美,人皆好生)等。通过这样层层递进式的拓展,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同时扩充了自己的“英语表达储备库”。

2.抓住“情景”契机,关联学习内容和现实生活

大多数的教室布局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在老套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听觉与视觉疲劳,渐渐失去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百度百科)。

笔者借鉴了小班化学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调整班级桌椅的位置,营造一种贴近真实生活的情景,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英语。

[案例二] “How do I get there?” [《牛津英语》(译林版)七年级第二学期Unit 4 Finding our way]

目标语块:in front of; walk past; turn left at the first crossing

本单元的重点是学生能够掌握问路和指明路线的英语表达。交际性如此之强的话题如何能在教室里让大家一起参与完成呢?笔者与学生一起创造了如下的情境:美国交换生要到本校来参观,我们要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园。同时,笔者通过投影仪展示了本校一栋教学楼的平面图(学生手绘)并根据本图将教室进行重新布置。教室的过道作为走廊和学生活动地点,学生的桌子为教室或功能室(如洗手间、实验室、会议室、阅览室等)。下图为本校某个校区某栋教学楼的平面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有的是“美国交换生”,有的是“引导员”,他们在教室里行走,边逛校园边进行交流。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