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大到教育政策的出台、教育体制的创新,小到教育手段的改进、教育方法的丰富,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并促进着教育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本文立足于中小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尝试发现中小学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关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趋势 问题 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得到人们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日益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无论是促进教育公平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还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到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之中。教育部前部长袁贵仁曾在教育信息化工作大会上表示,要让教育信息化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最出彩的工作之一,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光辉里程碑”。由此可见,我国对教育信息化高度重视。毋庸置疑,教育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结构的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的均衡发展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是推进我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教育发展中难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所以,明确当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发现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是促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化改革进程的重中之重。
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发展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能够开发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学习方式,逐步实现教育教学和信息化技术的高度融合,让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影响力和作用进一步彰显。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数字化环境建设和应用能力提升并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不断升级,功能不断优化,产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会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进入不同的学科教室,以网络化、多媒体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学校进行数字校园建设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以及对教学终端建设的加强,学校将很快实现互联网覆盖,学生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同时,还要加快对教育领域内网络的升级和改造,确保区域全覆盖,保障网络校园的顺利运行[1]。此外,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提升,对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不仅是现代课堂教与学的重要工具,并且随着新型移动设备和智慧型产品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单一授课的教学形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信息技术必将逐渐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在教育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考试评估、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各个领域都得到全方位有效地应用。
2.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重要方向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因此,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必须要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今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重点要由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转向提高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把握,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中小学教师任职基本资格条件之一,并通过要求教师进行电子备课、网络教学、在线学习和评估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计划,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地培养出一批优课名师、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信息技术学科的优秀带头人,以及一大批农村信息化骨干教师。
3.教与学的方式更趋理性和多元化
虽然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逐渐进入常态化、普遍化阶段,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总体上不高,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比较单一,信息技术更多是作为知识呈现和视觉辅助工具,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更为明显。许多配备了交互式白板的课堂,白板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使用,多数教师主要应用书写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功能,没有很好地体现白板的交互性和生成性,“以讲为主”的课堂形式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为了应用而应用”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逐渐扭转这种局面,《规划》中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2]。一方面依托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大力推动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应用,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改革。鼓励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例如,虚拟现实的运用、3D打印技术、智能机器人等等,通过这些技术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活动,进而促进创新探究实验室和数字化实验室的建立和推广。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角度出发,按照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活动、多元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能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自主开发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标准,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能力测评,能够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能力的提高。
4.数字资源组织方式和分享方式不断创新
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主要采取购买、网上下载、学校自制和交流交换等形式。这些资源主要是以教师讲课的形式和以知识点为线索组织的。随着新的教与学方式涌现,以及互联网上出现的大规模开放性课程和资源,教育资源的组织方式和分享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教师既是资源内容的消费者,也是資源内容的制造者,他们从单纯的使用和索取向共同建设和分享发展。资源来源也从权威性向草根性发展,优质资源的重要来源不仅是名校名师,边远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师同样可以提供优质资源。资源在形式上要具备个性化、便利性、反馈及时等特点,以适应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发展趋势。因此,随着科技装备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学习者将成为教学工具和平台的主导者,将来的教学将从提供资源转变为提供工具与平台。
5.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治理能力逐步提高
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和评价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主要业务信息化管理全覆盖,包括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实施跟踪监控,并建立数据库;对学生的学籍、安全、健康、成绩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自主归纳、搜集和数据分析;利用物联网和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学校人事管理、教育教学、后勤保障、装备使用监测、校车运行等方面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跟踪定位、远程传输、动态管理。这些教育大数据通过搜集、提取、处理和分析,将会对中小学校深化教育改革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质量监测、教育督导评估、教育科研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作用显著。
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虽然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已初见成效,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新生事物,要实现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仍然还存在一些需要大力破解的问题。
1.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部分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管理者对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变革和教育创新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紧迫感不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重布置轻落实。教育信息化是各种业务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过程,需要大量组织、协调、沟通、讨论的工作。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口头上对于教育信息化都很重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处于力度不够和推动缓慢的状态,一些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二是重建设轻应用。有些部门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配设备,造成信息化投入比例失调,硬件投入大,而资源配置、教师培训、应用平台等投入比例通常不到10%,这已经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高效、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三是重教学轻管理。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理解片面,认为只要在教学中开展应用,就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和目标缺乏认识,管理方式落后、管理程序不规范、管理数据不标准以及信息共享程度低。
2.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不高
虽然广大教师的信息化管理和教学能力有所提升,但离实施课程改革、开展素质教育和培养面向未来创新人才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应用显现出低水平、简单化的状态。教学信息化在很多地方和学校呈现出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育模式下的信息化,而没有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改变传统管理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引领推动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无论是教学信息化还是管理信息化,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显现出新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出现,意味着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处于失衡的状态,那么他们获取信息的机会也将出现显著差异。
3.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创新不够
教育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极具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设施设备、教育资源、师资培训及教学改革等诸多环节。应用驱动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机制创新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资源建设、运行维护、教学应用、教育管理、效益评估、师生发展等方面仍然显得创新不足。在投入上,除了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外,还需要加大政、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探索,通过一些政策性倾斜和社会化措施,多渠道充足教育信息化工作资金,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如通过校企合作免费试点信息化项目、企业公益捐赠、建设经费分期付款、设备租赁、服务外包、BYOD(学生自带学习设备)等,逐步探索“社会支持、民间参与、共生发展、合作多赢”的新途径。在应用上,只有将信息技术推广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推动教育领域从理念到实践各个层面的变革,才能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
4.对新数字鸿沟的重现程度较弱
我们无法否认受地域状况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在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了所谓的“数字鸿沟”。缩小“数字鸿沟”的第一步就是让那些来自边远地区和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能够接触到信息技术,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拥有了信息技术之后,学生应该怎么做呢?他们会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来做些什么呢?不同地区的不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哪些差异呢?这些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关研究把它归纳定义为“新数字鸿沟”。所谓“新数字鸿沟”,主要是指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掌握、拥有、控制和使用能力上存在的差别。简单来说,就是在校师生在拥有了计算机和网络之后,会不会正确地使用计算机?怎样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这是比给学校配备计算机更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值得人们的关注。相关政府和教育部门不仅要保证学校师生能够接触到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还要建立一整套的制度设施去保证师生能够正确且高效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唯有如此,才能不辜负教育公平的初衷。
三、对策建议
1.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教育部又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相关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说明,我国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首先,从现实发展情况来看,教育信息技术存在诸多的优势,譬如可以通过网上培训、互联网授课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可以通过扩大学生的入学比例来促进教育的普及化,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学习与教学环境、改善学习方法和手段等实现教育的公平公开,还可以支持和发展终身学习,提高人们的素质水平和竞争力等。其次,教育信息化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适用,而且和语言、文化、环境这些因素也没有多大的关联。只要你有机会接触到网络,就有机会接受教育。它可以扩大人们受教育的几率,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妇女和儿童,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阅读的机会,可以为社会上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信息化可通过种种方式和途径增加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人们受教育的能力。教育信息化使得全民教育的目标成为可能,人们可以共同分享高質量的教育,并有机会发展终身教育。再次,各地区应该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增加师生有关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实践机会,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识。同时,加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力度,保障学校计算机数量和网络的正常运行,提高师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效率,以及完善教育信息化规划及其政策框架,评估与检测政策实施过程和目标的达成效果,发展教师和学校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移动学习。
2.提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能力
要提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要求。第一,加强管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前后的自评工作。对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培训前目标的制定、内容的安排、课程的设置和效果的评价,还需要对培训的教师展开培训前和培训后的自评工作。培训开始前,对教师展开自评活动是加强对教师信息知识的了解,为后续培训的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培训结束后的教师自评活动则是对照之前教师的基础,检测一下培训的绩效,同时,也为后期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依据。第二,侧重对教师进行课程方面的培训,改善薄弱环节。经过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必须要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才能促进各方面发展。(1)要加强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信息技术一旦进入课堂,必然会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2)不同地域的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培训,在知识的推广方面基本上不会存在太大差距,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会因能力和设施的完善程度存在鸿沟。因此,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第三,要完善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制度。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和研究,要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主要是从教师培训前的能力现状和学习需求、培训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网络研修的合格率、实践成果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3.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与工作机制
第一,建立统筹调度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年度重点督办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相关责任,对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难点问题,能够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并形成会议纪要。第二,建立检查督导和领导包点联系责任制。成立试点工作专班,科学制定信息化试点工作线路图,将信息化试点目标进行细化,在明确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细分层次目标,在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软件规划、教育应用和效果评价体系上将路径图分解为具有操作性的小目标,并在工作进度和时间节点上科学规划。第三,构建三级联动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明确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实施主体,教育局长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第一责任人,校长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求各校组建教育技术中心,选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中心主任,给予学校中层干部相应待遇,形成层层传导压力的工作机制,确保责任有人担,工作有人干,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第四,建立月报、通报制度。为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做法,建立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月报制度。要求各县(市)区每月报送一次当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推进情况、应用情况、政策保障及典型经验做法,并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定期通報各地教育信息化推进情况及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第五,建立绩效管理和激励表彰机制。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纳入县(市)区政府、学校绩效目标管理;开展教育信息化先进县(市)区评选、示范校评选,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与评先、评优、晋级挂钩[3]。
4.多措并举弥补“数字鸿沟”
第一,促进数字弱势群体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带领师生开展数字化信息技术方面的尝试和体验,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乐趣,进而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和研究活动。第二,鼓励相关机构对偏远或者薄弱校区的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其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从而能够进行有效地指导和帮助。第三,完善对中小学师生教育信息化的统计,主要是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具体使用情况,主要包括学校计算机数量、计算机的使用频率、应用的方式和目的等等。第四,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对于偏远或者经济落后地区,计算机并不是家中的常备资源,所以,教师运用计算机的几率并不高。那么,学校则成为他们进行计算机学习和操作的主要阵地。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程度高了,学生自然能在其带领下得到发展。第五,充分发动社会的力量,在图书馆、文化中心或者社区机构等地方组建一批精通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志愿者,让他们通过闲暇时光向社会上的老人、小孩或者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教授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对教育信息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 张倩苇,黄曼琳,葛会芳,等.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现状与推进策略:以贵州省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1).
[2] 黄一璜.信息技术条件下中小学教师开放培训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5(4).
[3] 陶丽,李子建.中小学教师运用新媒体的研究:师生互动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6(2).
[作者:何酉宁(1981-),女,重庆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