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5-15 07:30:08马彩红崔秀珍陈秀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期
关键词:溃疡面螺旋杆菌螺杆菌

马彩红 崔秀珍 陈秀玲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3)

针对性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彩红 崔秀珍 陈秀玲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3)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 2015年1~6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胃溃疡患者60例,按照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1个疗程7 d,持续4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6.7%和80.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3.3%、7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措施,值得推广。

针对性护理;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胃溃疡已成为消化内科常见病症之一。而胃溃疡的出现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间也有着重要联系,文献报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胃溃疡中的检出率超过90%[1-2]。胃溃疡的起病缓慢、病程漫长,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饮食、生活、心理状况等对治疗效果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为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护理的要求比较高[3-4]。本文具体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1~6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胃溃疡患者60例,纳入标准: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符合胃溃疡的诊断标准;年龄20~80岁;均为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订同意书;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异常;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42.44± 3.14)岁;平均病程为(4.21±0.67)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20 ±2.98)年。将患者按照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患者均行常规法治疗,PPI或胶体铋剂为奥美拉唑 40 mg/d、枸橼酸铋钾(胶体次枸橼酸铋)480 mg/d,抗菌药物为克林霉素500~1000 mg/d,分2次服,1个疗程7 d,持续4个疗程。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①用药护理:在用药前,了解患者的过敏情况,遵守服药时间,了解患者用药后的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②饮食护理:胃溃疡者出现的疼痛情况,会影响患者的食欲。需了解患者的口味以及喜好,进行饮食进行指导。多摄取维生素来增强体质,加速溃疡面的更快愈合。③健康宣教:对胃溃疡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对该病有一定的认识;注意自我调节,要求患者尽量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①幽门螺旋杆菌状况:患者经治疗后,使用非侵入性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判定幽门螺旋杆菌阳性。②疗效标准:显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溃疡面已愈合;有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溃疡面呈不断缩小的情况;无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溃疡面未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4.0进行分析,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患者的临床疗效以率(%)表示,对比采用卡方/t分析,以P<0.05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6.7%)高于对照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

2.2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3.3%、7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胃溃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程也比较长,早期一般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是病情急性发作可能导致穿孔或大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黏膜感染病原菌,是引发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幽门螺旋杆菌在胃溃疡的发病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会引起胃黏膜的保护屏障遭到破坏,使胃酸侵袭深部组织,可能出现疾病久治不愈。因此,治疗过程中不仅需抑酸治疗,也需抗胃溃疡治疗[5]。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治疗难度与护理难度增加。针对性护理的实施让患者得到更细致的照顾,可有效地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在药物护理时,可缓解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另外在饮食护理以及健康宣教护理方面的影响下,其症状得到更好的缓解[6]。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6.7%和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现代研究表明胃溃疡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有关,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7]。常规护理仅仅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才能发挥其作用,对其病情控制无法进行控制。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8]。本研究显示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7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之,针对性护理在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措施,值得推广。

[1] 李瑛.奥美拉唑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10(5):1994-1995.

[2] Cereda E,Klersy C,Andreola M,et al.Cost-effectiveness of a diseasespecific oral nutritional support for pressure ulcer healing[J].Clin Nutr,2015,14(15):332-335.

[3] 阮华娟,陈凌云,许湛珠.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22(10):57-59.

[4] 蓝菊慧.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近况[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4(3):161-163.

[5] 史芳珍.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5):652-653.

[6] 谢冬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5(2):430-431.

[7] 马秋,马立秋,马爱华.5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9(5):162-163.

[8] 黄玲,黄丽霞,邱小雅.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81-82.

R473.5

B

1671-8194(2017)01-0277-02

猜你喜欢
溃疡面螺旋杆菌螺杆菌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幽门螺杆菌阳性必须根除治疗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口腔溃疡患者试试这两招
保健与生活(2017年5期)2017-02-27 00:32:17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妇女生活(2016年10期)2016-10-12 19:14:47
维生素C片治疗口腔溃疡
女子世界(2016年7期)2016-07-11 16:18:04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2
幽门螺杆菌重组蛋白OipA6间接ELISA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