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7-05-15 07:30:08曹晖红黄国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期
关键词:上机呼吸衰竭插管

曹晖红 黄国民*

(江西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曹晖红 黄国民*

(江西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1)

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我院住院的48例用NIPP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病死率与同期未进行NIPPV治疗的45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相似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8例用NIPPV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4 h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0.05)。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NIPPV是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NIPPV可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PaCO2,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COPD的病性发展,在临床上反复出现急性加重期(AECOPD)情况,甚至合并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生命,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我们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48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并与同时期未使用NIPPV治疗45例临床相似AECOPD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比较,以观察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病例均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住院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93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68例,女25例,年龄43~82岁,平均67岁,平均病程(15±10)d。93例分为两组,NIPPV组48例,非NIPPV组45例。

1.2 方法:非NIPPV组:采取氧疗,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糖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失衡,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NIPPV组:在非NIPPV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经面(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V60型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通气工作模式:压力支持/控制通气(S/T),呼吸频率12~16次/分,初始吸气压力(IPAP)8~10 cm H2O,呼气压力(EPAP)4 cm H2O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增加吸气压力12~20 cm H2O,呼气压力4~6 cm H2O,吸氧浓度35%~50%。观察患者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O2、PaCO2变化,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病死率。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情况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临床指标比较:NIPPV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NIPPV组只有PaCO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最终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最终治疗结果比较

3 讨 论

本文结果表明:NIPPV组患者经NIPPV治疗24 h后血气指标有明显改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非NIPPV组,平均住院天数及病死率也明显低于非NIPPV组,表明NIPPV是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呼吸肌疲劳和痰液引流不畅是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二个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AECOPD患者由于气道阻增高而存在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使呼吸功耗增加,呼吸肌疲劳。NIPPV通过正压通气,既可以帮助患者克服气道压力,也可通过外加的呼气末正压对抗PEEPi,打开气道,减少气体陷闭,减少呼吸肌做功,使呼吸肌疲劳得到缓解。因此,NIPP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的通气/灌注比例,改善氧合状态,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而必需气管插管发生。从临床上观察到,患者的合作和舒适感是NIPPV治疗的关键,上机前尽可能向患者及家属作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在紧急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属能够迅速配合医护人员拆除连接装置,提高安全性和依从性。

4 护理体会

上机前充分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上机前应向患者或家属讲解头套、面罩的连接和拆除方法,以便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呕吐时能及时拆除。防止窒息。初上机者吸气压适当调低,待合适后逐先用手扶面罩让患者一个适应过程后再固定面罩,将头套固定。过松易造成漏气,过紧影响鼻面部血液循环,形成压疮[2]。上机后嘱患者随机呼吸,闭上口唇,尽量用鼻呼吸,减少吞咽动作,提高人机协调性,以减少腹胀的发生,与患者建立非言语交流渠道。停机前仍需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解除思想顾虑,并教会患者做好呼吸肌训练及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争取早日撤机。尽量避免饱餐后上机,一般进食后1 h上机,避免使用通气时进食,饮水以免引起误吸。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平时的饮食特点,合理安排饮食。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自主及被动运动:如抬腿、双手抬高、翻身、拍背、肢体按摩等。可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可以使肠胃功能得到改善[3-4]。总之,NIPP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技术使用方便、安全、易护理,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并能减少因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做有创机械通气。同时必需指出,使用NIPPV必须按规范操作程序进行。合理调节使用参数。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36(2):484-491.

[2] 杨丽,刘静.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无创呼吸机治疗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30(30):115-116.

[3] 李卫红.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32-33.

[4] 许玉荣.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212例护理体会[J].交通医学,2013,27(3):306-307.

R473.5

B

1671-8194(2017)01-0281-02

*通讯作者:E-mail:huangguomin1011@163.com

猜你喜欢
上机呼吸衰竭插管
周金应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04
待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