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群英
摘 要: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交流活动,师生双方缺一不可。然而,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却往往淡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将课堂变成教师一人的独角戏,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新课改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比起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引导学生在文学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畅游,教师除了授课之外,更要经常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状态。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该怎样进行师生互动呢?
一、提供有利的互动条件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很多教师也深知要进行师生互动,但往往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偏颇,但无论如何,教师也要迎难而上,为学生提供有利的互动条件。(1)严格控制班级人数。通常来讲,班级授课制最大的局限就是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使一些分组讨论、辩论等环节流于形式,受益的只有那些所谓的尖子生,反应稍慢一些或性格内向的学生依然无法参与其中,照顾不到全体学生。为了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建议学校缩小班额,虽然在人员安排上耗费精力和时间,但教学效率却高很多。(2)突破传统的座位安排,创新座次安排。提到师生互动,无非就是老师走到学生中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但班级座位中规中矩,教师身边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依然有学生无法接近老师,无法进行互动。因此,在语文课甚至班级座位安排上,不妨呈现环状或围成一个圆圈,既充满新意又能够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例如,在讲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一课时,因为是自读课文,很多老师都会选择略讲甚至让学生自主学习即可,但我考虑到在整个高中课文中涉及亲情的文章很少,而高中生虽已过叛逆期,变得懂事,但依然需要进行一番亲情教育。在讲这一课时,我布置学生围成一个圆圈,而我站在他们中间进行授课,在制作课件时,特意搜集了很多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照片呈现在大屏幕上,结束对文本的分析后引申到每个人的生活,让学生讲一讲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其实归根结底,每一件事都能够体现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说着说着,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因为校服是红色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的样子像是一团火,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教学效果十分好。
二、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敢于亲近老师,才能更容易接受老师所传递的知识和讯息。因此,在教学之余,教师要致力于维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1)转变传统的师生观,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更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2)放下自己的架子,努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3)把握好师生关系的分寸,以免造成与学生过于亲近无法树立自身的威严。课堂上严厉而又教学有方,课下亲切而又平易近人,自由切换,灵活转变。
例如,在我上班之初就曾经犯下与学生过于亲密的错误,一个女生性格桀骜不驯,课下与我私交甚密,一次课堂上我批评了她几句,她却在课堂上顶撞我。这件事情解决过后,一次课堂上无意间提到了海伦·凯勒与莎莉文老师之间的故事,讲到无论海伦·凯勒怎样闹脾气莎莉文老师都选择宽容大度地原谅她,我没想那么多,已经有学生联想到了我与那位女同学之间的故事,让那位女生羞愧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更加卖命地学习语文,和我的关系也更加要好了。这件事情过后,我也在反思自己,如果不能从正面掌控学生的话,那还是避免与学生走得太近。
三、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就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带着学生走进语文,让语文成为生命的需要。
例如,在讲授《雷雨》这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分小组进行情景表演,每个小组中导演、副导演、剧务、场记、演员等职位各司其职,进行紧锣密鼓的排练,为此,我腾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汇报演出,比一比哪个小组演得最好。在这次活动中,很多具有表演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他们,也在警示我们不以成绩论英雄。
总而言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更好地进行互动教学才能谈得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扎实而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碧珍,淺议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J].新课程(中旬),2014(9).
[2]谢丽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调查[J].文学教育(下),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