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栎平
摘 要:“少教多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重点在于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思考,并不是传统的老师按部就班地讲,学生在下面听。这就是“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多学多练呢?那就在于教师如何做到教得少且教得有效。
关键词:“少教多学”;教学策略;课堂
在信息教学课堂上,老师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担心自己讲解得不够透彻,不够详尽,操作一遍,学生是不是没看清,于是又操作一遍讲一遍,不知不觉中,留给学生实践练习的时间便少了。一节课应该讲多长时间合适?怎样把控教与不教?信息技术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实际的操作性、技术应用性、迅速多变性和社会时代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适合“少教多学”式的课堂。“少教”不是简单地压缩知识,而是高效率地教学。
一、“少教”——把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激发学生“多学”的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信息技术更新层出不穷,在课堂上我们无法教完所有知识,因此,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要学习的软件很多,如Word、Excel、Photoshop这些常用软件的设计理念多是面向普通大众的,这些软件的操作方式为使用者提供了习惯相同的信息提示和状态标示。
例如,在学完Word文字处理后,再学习Excel电子表格,我会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应用软件的操作界面有何异同,让他们发现与Word文字处理软件菜单和工具栏的功能有很多相同之处,让学生知道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大多数应用软件的界面和功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当学习了某个应用软件后,学生可以根据该软件的运用掌握这一类软件的操作原理,从而学会其他同类软件的使用,从而实现“教会—学会—会学”的转化。
初学Flash软件,我会要求学生通过类比熟悉的Word软件、画图软件,学习Flash软件的窗口组成以及基本操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借助教材的内容自主探究出与Word软件窗口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时间轴”。
二、“少教”——引导学生“多练”,从错误中进步,在错误中成长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在教师机上演示,总是会一步到位,不出错地一气呵成演示成功。但实际上,学生在操作练习中会经常出现一些误操作,而当出现误操作时,自己就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我经常鼓励学生不要怕做错,就怕不做。甚至有时候变“少教”为“不教”。
我在教Excel的筛选时会下发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但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选错筛选的对象,又不知如何去掉筛选,重新进行筛选操作。这时,学生就会探索地尝试,我也会适当地提问:“再做一遍筛选会怎么样?”经过我的点拨,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探讨、总结归纳等,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更加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少讲、不讲或有的放矢地讲,不仅是课堂结构的改变,换来的更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少教”——让学生自主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交流学习与课堂整体教学的中介与纽带,其优越性是不可比拟的。对学生来说,自主交流学习的实践成果和遗留下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得到大家的充分帮助,既有利于促进共同学习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利于增强凝聚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对教师来说,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非常容易发现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一些问题,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针对性地就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还可以把小组学习交流作为深化改革课堂教学环境的契机,大力开展组织全班交流式教学,让全体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共同探讨,共享成果。
在用Photoshop制作宣传家乡海报的教学中,我先准备了家乡几个具有主题特色的素材图片,让学生自由选择,确定好想要宣传的家乡主题,然后就让学生以小组交流形式共同制作,同学们进行简单合理的分工:有的装饰插图,有的设置背景,有的设计文字,很快一份宣传海报就完成了,在小组合作中,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原来并不熟练的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得到了大量经验,软件的应用也更加完善,并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兴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都能在下组学习的过程中有新的收获,达到了“少教多学”的效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少教多学”这种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让课堂教学走向开放,走向新的模式,这是“少教多学”教改所持的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1]周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胡秀琴.走進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场[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茅育青.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