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017-05-13 15:40唐玉波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诗词高中语文

唐玉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对人的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在特定阶段承担着对个人的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古今中外的事实说明,大凡有成就的杰出人才,都不是仅仅在某一专业领域杰出的人才,而是在人文素质方面也有突出表现的人才。所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素养;人性之美;诗词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对人的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在特定阶段承担着对个人的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各学科都有此任务,语文学科在这一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古典诗歌,它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是人文教育最丰富最全面的现成教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一定的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培养学生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帮助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把所掌握的人文科学知识内化为相对稳定的素养。

一、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前者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社会责任感、爱国奉献精神、独立的人格意识等;后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经典文学作品、名言警句、文化艺术作品等。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育学生如何去做人,如何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培养起在生活、学习和社会参与等各个方面实践这种价值需求的精神;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讨论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等非常重要。古今中外的事实说明,大凡有成就的杰出人才,都不是仅仅在某一专业领域杰出的人才,而是在人文素质方面也有突出表现的人才。所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促进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更深层次的学习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

二、深入教材,弘扬语文教学的人性之美

教材课文是语文信息的载体,本身渗透着真理与美好的人性。新课标将高中的语文教材作为指导,从内容上进行选编,充分体现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精神。语文教材的内容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能够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语文学科的文章题材比较丰富,涉及古今中外人文精神的文章或作品较多。由于学生的文学语言感知力和想象力都比较强,以文本的方式能够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其人文素质,从而拓宽高中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

例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课,书中以全景式描写中国现代的城乡生活,主要以孙少平等人的矛盾纠葛为主线,刻画社会各阶层中普通人的形象,将人生拼搏、奋斗、追求、挫折、欢乐、痛苦相互交织在一起。体现的是平凡人的丑与恶、善与美,令人读起来荡气回肠。孙少平对自己曾经工作的地方還存有眷恋和热情,调出煤矿时,刚来到城市选择的也是煤矿,选择平凡。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将人性的丑恶与美好相联系,仔细体会其中对于真善美的向往和期待。对于语文课堂来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人性的美好并就此激发他们对假、丑、恶的厌恶和痛恨以及对真、善、美的期待和向往,正是它最根本的目的。

三、优化课堂,实施人文教育

新课程的改革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更加注重生活体验,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情唤情,意图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美好情感,从而熏陶学生性情,“润物无声”地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要转变传统的教师定位,优化课堂教学。变教师作主体的“一言堂”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民主课堂,并在课堂上充分实施人文教育,一步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教学《祝福》时,我设计的主问题只有一个:你认为害死祥林嫂的最大的凶手是谁,为什么?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自主思考之后,与同伴和老师交流讨论。这样一来就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交流合作性,而不必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也不一味地只充着少数积极发言分子的听众,从而获得独立的思考权与发言权,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思辨能力、有独立人格的学生。

四、加强诗词教诵,提升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一般也体现在文化观上,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优秀的民族文化,还要主动吸收世界的优秀文化。长期以来,在高中的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古诗就像其它文言文一样,只要搞清字词的意思,记住思想情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只局限于诗歌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抹杀了诗歌极具价值的人文精神内涵,轻视了古诗词铸就学生灵魂的作用。同时也抛弃了诗歌中能够滋养全民自由发展的伟大理想、纤柔婉约的情感经验等人文内涵。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十分悠久的诗歌传统,绵延不绝,我国古代的有志之士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过诗歌的熏陶。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要让诗歌的教与学回归到人文精神中来,让学生在诗歌中充分地感受到真、善、美等人文精神。

五、创设学习情况,丰富人文阅历

高中时代是一个比较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段,他们获得知识的渠道除了课堂之外,更多还是从多样化的交往活动中获得的。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这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创设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与此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感受古代遗址或者是当地文化景观所散发出的人文气息。人文精神是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熏陶出来的,各地的文化遗址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经得起我们用不同的视角去考证、推敲。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肩负着为学生打“精神底子”的重要任务。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融入学生的人格教育,才能引发学生对真理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们拥有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轩彧. 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7).

[2] 周璐瑢.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 读书文摘, 2016(11).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诗词高中语文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