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霖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成为了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意识;教学任务
在当前语文课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地被提及的就是教学创新,经常说要学生发现和创新,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创新,却是令广大语文教师苦恼和困惑的问题;教学创新,教师就必须有好的引导和启发,具体到课堂上,就是要在上课时,在质疑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有着许多的误解和不当的做法:设问过大,不着边际,学生不易回答,抓不住要点,或为问而问,缺乏针对性,或变提问为设问,甚至变为自问自答……这样不仅课堂气氛冷清,教师积极性降低,而且学生也倍感压抑,思想被冷冻,情绪早破坏殆尽。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我们十分有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原本的好奇心,使之提高学习兴趣,通过互动、开放式的教学解决问题,最后达到知疑且善问,释疑则有之的教学目的。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科特点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况且语文课时有限,学生的精力、时间也是有限的,语文课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如果把其他学科内容,自然社会内容都往语文课里塞,势必会导致语文教学内容的宽泛化,从而淹没了语文学科的本真面目。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本着切实“全面提高學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依据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对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精挑细选,在此前提下适当注意题目的延伸性。
(二)题目的选择,是语文研究性活动的真正起点、语文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
题目来源的途径很多,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也可以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定一个或几个研究题目进行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往往较少从课内、从教材中选择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而很多语文教师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针对学生能选定的题目进行指导探究,也很少关注教材中的一些极富研究价值的内容。虽然一些来自社会生活中的题目与学生很贴近,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往往由于研究者甚至是指导者自身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对所选定的内容的研究往往浮于浅表化,不能深入探究。而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具备了继续研讨教材中某些问题的条件,而且教师在这方面的指导中也往往得心应手,研究常常能深入地开展。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单篇课文文本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进行教材中不同课文之间的文本比较研究,还可对课文进行拓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向课外文本研究及课外非文本课文类专题研究拓展。
(三)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非部分人或少数人的特权。受教育的机会及成功的机会均等是教育平等观念的基本体现。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也必须体现教育平等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等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具有探究的欲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语文研究性学习题目的指导选择、运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唯此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平等观念,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强烈的人文特质。
二、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实行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真正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性要求。学生的认识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积累,但通过教师的教学,认识才能转变为学生掌握的比较系统和科学的知识。
(二)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质疑、解疑的乐趣
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有趣的故事、人物形象开始,组织讨论,学习与人合作,从而进一步扩展到课堂教学中来,共同探讨,各抒己见,使学生感觉到参与的快乐,感到家庭的温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监督学生、引导学生,防止出现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当然,总会有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开始时不愿与人交流,但不要灰心,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慢慢融入;也有一些学生爱问,但问题却令人发笑或发窘。这时,我们不能嘲笑、挖苦他,要鼓励、引导他朝正确的轨道上来。这就要靠教师的应变能力了。
三、制作问题卡,让质疑更具质量与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问题会层出不穷,他们有着不同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学生提出问题,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学生可以自己或者小组合作讨论便能解决的,第二方面是需要和教师共同探讨的。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后,仔细记下这些问题,制作成问题卡,再给自己的问题进行划分归类,然后用相应的方法解决。每节课上课之前可以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问题大餐我来消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讨论交流。思维碰撞后,先在小组解决这些问题,再小组整理问题卡上需要帮助的问题,准备课上交流。学生在小组探讨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在碰撞,智慧的火花在迸发,许多问号会变成句号。同时,经过整理问题卡,又会产生新的问号。当然,在学生的质疑—解疑—质疑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发展,问题只会逐渐呈精品化发展,学生的质疑探究的能力会螺旋上升。
综上所述,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理想课堂就是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让提出问题成为他们学习的起点。只要教师时时刻刻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随时质疑,学生的探究能力就能得以发展。那么,没问题的学生终究会变得有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继红,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