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高校资源 扶持农村公共体育建设

2017-05-13 10:56王起玉王伟
吉林农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

王起玉+王伟

摘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瓶颈,依托高校体育资源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重要途径,借助高校师资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和传播交流资源能够有效的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资源;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9.061

1研究背景

2009年10月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全民健身条例》,2011年2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全民健身是国力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政策导向对推动全民健身的组织形式上,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同时社会共同支持,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来,要求政府加强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投入,包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扩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开放范围,促进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均衡化、协调化发展。

2高校资源服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必要性

目前,农村公共服务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瓶颈,其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更是农村公共服务发展中的重要瓶颈,其中不仅包括体育器材,更重要是的体育资源、体育资讯和科学指导等软环境的体育需求。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瓶颈之地,存在资源严重匮乏,结构失调以及思想意识落后和制度缺位的现象,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服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体系建设是关键。在诸多的社会资源中,能够满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的社会资源中高校资源是天然的、丰富的和全面的巨大资源。其具备的整体优势更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所欠缺的,因此挖掘和利用高校资源是提升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有效利用高校资源社会服务的有效手段。

3高校资源扶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首先,政策导向趋动高校资源扶持公共服务,其中《体育法》、《社区体育工作意见》和《全面健身计划纲要》都明确指出了各类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相关规定。2002年7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了学校的体育场馆和设施要努力实现社会共享,鼓励高校资源在特定条件下扶持公共服务发展,因此合理的评估和适度开发高校体育资源扶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4高校体育资源评估

4.1师资力量

高校体育师资是其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核心资源,其本质工作是本科生体育课程,高校师资力量的最大生产力就是其体育的专业性和指导性,目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最缺乏的就是专业性和指导性,因此师资优势是高校资源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核心力量。

4.2文化资源

高校的文化资源包括图书馆、文化底蕴、文化内涵等,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由于受到文化底蕴薄弱的影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文化内涵发展较为薄弱,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高校的文化资源是其突出特点之一,文化带动是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主要动力。

4.3教育资源

教育是高校的使命,更是高校的优势,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教育资源,教育资源能够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动力,更是带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动力,高校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科研能力,教育资源能够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体育专业的教育方法、体育培训指导和体育文化传播等教育资源。

4.4硬件资源

高校体育资源的硬件资源包括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等,但其中体育场馆为固定资源,对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难以形成有效支援,但高校的体育器材资源是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同时,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中的硬件缺乏也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如何协调好高校体育硬件资源的对接扶持是最有效的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手段和途径。

5吉林省高校资源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对策研究

5.1体育下乡

“体育下乡”是最直接的扶持方式,首先,体育下乡能够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带来最直接的扶持,体育器材是目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中的首要瓶颈,体育器材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中硬件设施建设的核心组成,体育器材能够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直接体育需求。

“体育下乡”主要包括人才下乡、政策下乡和活动下乡等,其中人才下乡能够指导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先进理念和指导方法。政策下乡是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原动力,政策导向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到农村去,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活动下乡是单一的组织形式,借助民俗节日、季节或主题形式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活动下乡能够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催化剂,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意识和兴趣。

5.2季节性专项扶持

季节性专项扶持指根据季节不同、农村居民闲暇时间的不同进行不同形式的、针对性的体育专项扶持,可以有效提升活动的影响效果和农村居民的参与度。例如秋季的农村体育大会,在农村秋收后的收获喜悅心情中进行农村体育大会活动,能够提高农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兴趣;春季的农村徒步节等活动,都能够根据季节特点,最大程度的发挥农村自然风光特点,利用农民闲暇时间,使活动更有意义,更具有农村特色。积极推动季节性高校体育下乡,进行体育专题讲座和文体活动扶持,是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5.3对点扶持

对点扶持是指针对高校体育特点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进行的高校与农村之间的对点扶持。例如根据政府扶贫政策进行的对点扶贫项目可以深入到体育服务中。例如农业大学在农村的实验基地周边进行对点体育扶持,可以做到精准扶持。

5.4政策导向

宏观调控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基础,政策导向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中来,带来更多的先进理念和资金投入,同时政策导向有助于让外界“走进来”,更能“走出去”,通过高校资源让农民走出去,促进农民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

5.5体育传播与体育交流

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影响力有助于传播农村公共体育,同时高校体育资源能够为农村公共体育发展提供体育交流的平台,体育传播和体育交流能够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发展,扩大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影响和传播,立足未来,高校的传播优势和体育交流优势是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5.6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我国重点扶持和保护,高校资源有责任和义务扶持和保护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同时,借助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体育传播和推广,建立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不仅可以保护和推广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推动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

5.7文化共建

文化共建是指依托高校体育资源对接农村进行体育文化共建,建立富有高校体育特色和农村体育特点的体育文化园,在农村建立高校体育服务基地,制定长期体育文化下乡的发展规划,文化共建能够拉近高校和农村之间的距离,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长期发展。

6结论与建议

高校体育资源是推动和传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资源,借助高校体育资源建立“校——村”定点扶持计划,能够有效的带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组织季节性农村体育节活动能够提高农民参与到公共体育活动中的兴趣和热情,寻找农村体育特色,建立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借助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形成体育文化传统和体育氛围,能够有效地区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中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高彦怡,等.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5,(03).

[2]王偉,宋硕,张赛男,等.农业院校留学生实践技能素质拓展课程平台构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4).

作者简介:王起玉,本科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服务
老龄化背景下提升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意义
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考核引入第三方评估的案例分析
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情况调查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关键绩效指标构建研究
公共体育服务市场供给的方式选择、角色定位及机制实现
郑州市城乡公共体育均等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研究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国际经验与我国推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