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拥有良好的抗旱基因,但夏玉米播种到7月中旬期间,有的年份会出现雨热不同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也不可避免会出现干旱、墒情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在黄淮海地区。这种气候条件对玉米生产极为不利,而使用保水剂对缓解玉米用水的需求,发展玉米节水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介绍保水剂在玉米节水高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保水剂; 玉米 ;节水
中图分类号: S157.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9.013
1旱区农业现状
干旱是北方旱区农业生产中的限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对雨水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作物受害,造成作物产量下降的突出问题。要想既不减少作物产量,又能合理减少农业用水量,就需要减少水的丢失,使用保水技术减少水分的散失可以达到此目的,而使用农用保水剂是减少水分丢失的方式之一。
2保水剂的概念
保水剂又称土壤保水剂、高吸水剂、保湿剂,它是利用高新技术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高分子吸水材料,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因和优异的分子结构,能在短时间内吸收大于自身重量数百倍水分并且能够缓慢释放、反复吸收。保水剂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肥保持能力,提高水肥利用率,同时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为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水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善植物根土环境给植物提供水分,可以减少下雨或者灌溉农田时地表水分的流失、蒸发,从而延长植物萎蔫出现的时间,这样灌溉次数也就随之缩减,水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保水剂还能把在干旱时储存的水分,在植物生长和蒸腾耗水过后,慢慢释放供植物使用,从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比较好的水资源条件。
3保水剂的特点
为响应减少开采地下水的号召,要尽量做到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零浇水,这就要利用科学自然降水。当遇到降雨时,已经施用到土壤里的保水剂能够迅速吸收雨水、浇灌水,并在植株需要的时候缓慢供给到玉米根部,在干旱季节可以补充玉米植株对水的需求。保水剂吸收的水分不能被简单物理方法挤出,有很强的保水性,可以反复释放和吸收水分,并有一定的保温和透气功能。如与农药、肥料等配合使用,可使它们缓慢释放,提高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玉米种植成本。保水剂能快速吸收、储存、释放水分与养分,满足玉米植株的生长需要,同时改良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活力、减小土壤板结化,具有高度环保、保墒省水、改良土壤结构、使用寿命长、吸水量大、吸水快,吸肥、保肥、省肥等特点。
4保水剂的使用方法
保水剂在玉米上的用量及使用方法:每亩用量1~2公斤,将保水剂与细土混合,机播后播种沟未能完全填平,可以将保水剂均匀撒施到播种沟内,然后用土将沟穴填平并进行浇水。为让保水剂能埋得更深操作更方便,保水剂主要与种肥均匀混拌后一同施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按种植面积称取一定量的肥料作为种肥,在干燥水泥地面要尽量薄地平摊开。
用喷雾器在肥料表面均匀喷洒一遍后(严禁在化肥上泼水、浇水),按照每亩施用1~2公斤保水剂的用量,掺加相应重量的保水剂,连续搅拌3~5次,一边搅拌,一边用喷雾器稍喷洒2~3次雾状水,直到相互均匀附着而不结块为宜。
把拌好的有保水剂的种肥倒入播种机的种肥箱中,与种子一起施入土壤。
5保水剂的使用效果
保水剂对玉米的生长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可以提高玉米出苗率、促进苗期的生长发育;玉米抗旱能力提高,生长中萎蔫的出现时间得到延迟;促进玉米植株地上部的生长,有机物的积累明显增加,株高增高,茎粗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增加,玉米整体保持在一个正常的新陈代谢水平;对干旱地带的玉米生长有很明顯的促进作用。玉米苗期的施用可以促进其更快的发芽生根,玉米植株期可以防止其枯萎,对于根系的生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收获的玉米穗大粒大,使用优质保水剂,玉米可增产10%以上甚至更多;改良土壤结构,使粘重土壤、漏水肥的沙土和次生盐碱土壤得以改良,改良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活力、减小土壤板结化;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提高土壤有机物的利用效率。
6注意事项
避免太阳长时间照射保水剂,因紫外线对保水剂有分解作用,在撒施到沟穴内后,与根土拌匀,最后用土掩埋。
以多糖类为主要原料的保水剂会自动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如果化学合成原料的就没有保障。
切忌在肥料上喷水或浇水过多,否则易引起肥料结块,堵塞排肥管。
若保水剂与肥料搅拌后出现结块现象,可用手搓开或者用工具将之打散。
7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淡水资源将日趋紧张,应用保水剂已经成为一种农业节水生产的新方法。保水剂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土壤吸水、保水和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保水剂在我国节水农业中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保水剂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技术及效应的研究,会形成一套以保水剂应用为中心的保水节水技术体系,将对合理利用旱作农业地区水资源、解决干旱问题和发展旱作农业发挥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张运涛,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