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劲
一个朋友说,感觉日子越过越没劲,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生活无趣,日复一日尽是重复。吃饭无趣,一天三顿味同嚼蜡;周末无趣,看书或娱乐都没精神。他甚至没办法完整地看完一部电影,听完一首歌。
我不得其解,问他为什么。
他满脸无奈地回答,因为觉得没意思啊。
他问我,是不是应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激活一下人生。
其实,身边觉得日子过得没意思的,大有人在。看着一张张写着“生无可恋”的脸,我们不得不在心底感叹,能把日子过得有趣,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些能在凡常光景里把日子过得妙趣横生的人,都是天赋异禀的高手。
有趣
在北京,我曾偶遇过这样一个高手。
这个懂生活的高手不过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大男孩。他是暑期到北京打工的大学生。当时他打工的餐馆离天安门不远。餐馆不大,他既负责点菜,也负责上菜,忙得不亦乐乎。
我看到他时,他正在跟一个外国人连说带比划地“聊天”。法国人懂一点点英文和中文,而他完全不懂法语,英文也不是特别好。于是,两个人就英语和中文掺杂着,“手舞足蹈”地用两国语言交流中国菜谱。
结果,他推荐的菜竟很合法国人的口味。法国人离开时,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我问他:“你每天都过得这么妙趣横生口马?”
他挠挠头,说:“妙不妙,不知道,反正每天都很有趣。”
就连他刚到北京最落魄的时候,他也觉得极其有趣。他刚到北京的第一个晚上,钱包就被偷了。身无分文,他住在地下通道里,难以入眠,就和几个流浪汉打了一个晚上的扑克。几个陌生人,不问来处,不问去向,竟浪漫诗意。
他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找到了这家餐馆,老板包吃包住。每周的休息日,他就拿着地图在北京各处转悠,跟旅游一般惬意。在他眼里,滿世界都是好玩得不得了的事情。
若不是他普通到甚至有些寒酸的衣着,看他这副悠然享受的模样,我会误以为他是个出来体验生活的有钱人家的孩子。
这大概就是罗莎琳-德卡斯奥所说的:对于那些内心充溢快乐的人们而言,所有的过程都是美妙的。
激活
人生的确需要激活,却并不有赖于惊天动地的大事件。真正的趣味都融于日常小事中。
那些波澜壮阔的大事件,顶多只能起到一针强心剂的作用。短暂的疗效之后,一切又将归于平常。所以,真正有趣的人生一定是生根发芽于寻常光景。
很多卓越的人拥有着不平凡的一生,但有趣的生活依然源于日常琐事。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书里,记录一家三口爱去动物园,把各种动物的习性和秉性写得惟妙惟肖。
写到大象,她说:更聪明的是聪明不外露的大象……母象会用鼻子把拴住前脚的铁圈脱下,然后把长鼻子靠在围栏上,满脸得意地笑。饲养员发现它脱下铁圈,就再给套上。它并不反抗,但一会儿又脱下了,好像故意在逗那饲养员呢。
一家人一起去吃馆子,钱先生近视眼,但“耳聪”,阿瑗耳聪目明,他们总能发现其他桌的客人正在上演着怎样的故事。所以,他们一家吃馆子是连着看戏的。吃完之后,有的戏已下场,有的戏正酣,有的戏刚开场。
每一个情节都是那么饱满,有光芒。
参透了这日常生活里的寻常乐趣,才是真正而持久的有趣,深入骨髓。
日常
觉得生活无趣的时候,总以为到了佛罗里达的棕榈海滩生活从此就变得有趣。到了非洲好望角,日子就会给你打开一个豁然开朗的突破口。
内心若了然无趣,哪里都漆黑一片。
很多在路上的人,不是因为在路上才变得有趣,而是出发前就深谙生活的乐趣。哪一样都寻常,哪一样都有趣且耐人寻味,抵得过“诗和远方”的乐趣,也拼得过昙花一现的美丽。
真正有趣的生活,从来不需要用“诗和远方”来堆砌。
它囿于厨房,却容得下山川湖海的纵横生趣。生活中的大波澜永远只能是点睛之笔,是锦上添花,不能当做救命稻草。
与日常琐碎谈情说爱,让水泥地里长出嫩芽开出鲜花,有趣都在人心里。
(来自公众号:萧萧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