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镇间的恩怨情仇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6年北京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及就业意愿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向往城市的前三名依旧是北京、广东、上海,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仍旧是他们的首选。
事实上,不止大学毕业生,一场在何处生活的博弈早就开始。
9月,考入高中、大学的农民工子女随迁入城,或者回到户口所在地入学,有人入大城,有人回小镇。新学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选择。
成长就是不断地向过去告别,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长模式。大城小镇,原本只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可去了大城市的人优越感附身,流落小镇的则憋着—股劲儿,想要改写自己的命运。
人们的梦不仅仅有关地域,还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人生体验。北上广成为了中国青年人的统一追求,在大城市的学生占据着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享受最好的平台和机遇;在小城镇中求学的孩子,大多是在某种战役中的失败者,带着不甘的愤懑。
大城市里,学生们对抗着高强度的英语学习,省区排名;小城镇的超级中学,孤注一掷,拼命刷题。可谁也没有真正体会过别人的生活,只能凭借社交平台上分享的照片和心情,各自吐憎或艳羡,默默点赞或心照不宣地评论。
“别处的生活”不过是“网络上偷窥而来的生活”。
不论是校园还是社会,在大城市奋斗的青年都瞧不起小城镇过着平淡小日子的同龄人,小城镇里的青年唯—能够还击的,不过是想象中的大城市生活质量的欠缺。
的确,大城市的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通过辛苦奋斗而来,大多数的人认为在这种辛苦奋斗之后与小城镇的人已经处于不同的文化阶层。在从小镇进入大城之后,一时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们,也很容易用力过猛,想要迅速地斩断与过去的所有联系,从心底里嫌弃小镇。
可真实的生活百态,我们能够选择的何止大城与小镇?
小城市有岁月静好也有冢长里短,大城市有霓虹闪烁也少吧星光。贫穷的生活,日复一日的劳作,赚钱养家,清苦而简单;富有的人冢,唾手可得的一流教育,难以计数的金钱运作,名字背后可以附上各种头衔。
木心说:“我绝不反对把从前的生活从头再过一遍,妈使不给我逢凶化吉的特权,我还是愿意接受这个机会,再过一遍同样的生活,我也愿意了,也愿意追偿那连同整船痛苦的半茶匙快乐。”
整船的痛苦是真的,那半茶匙的快乐也是真的,不是对世俗眼光的阿谀奉承,不是对种种借口的华丽包装。大城小镇,都有努力之后的收获,真实的内心感受就是最好的生活选择。
无论生活在哪里,世界那么大,总会有人真的过着你想要的生活,真的有人可以有你沒有的勇气,做着你想做、却认为还不可能做到的事。
经历时间的有限性、跨越空间的有限性以及视野展开的有限性,每一个个体都成了井底之蛙,差别无非井大井小,讨好谁鄙视谁又有什么必要?
关于成长最好的模式,从来不分地域,在自己的脚下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已是生活最好的开始。
(本刊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