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芳来
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头疼,感觉无从下手。都说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写又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所以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就显得特别重要。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或朗读是接触和吸收语言最好、最主要的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名家的话语,都强调了阅读在提高我们的语文表达能力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借助阅读语文课文,其中许多写法技法理所当然地应牢牢掌握,进而在写作中巧妙借用。
如教学《颐和园》时,就可渗透观察景物的写法,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引导同学们观察,作者依据游览的顺序带领我们参观长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同时,不断转换着观察的视角:放眼望去、抬头一看、边走边赏。作者叙述得非常有条理,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长廊的美和大。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教学时,也是考虑到这篇文章思路特别清晰,与作者选取的写景顺序有关。学生写作的时候,尤其是写景文章必须在头脑中构思好景物描写的顺序。全文按照总分的顺序,先总写奇观,再分别描写桂林山水、独秀峰和阳朔县的奇观。而且每段段首也是先总说,再分说,给人的感觉思路特别清晰。由此引导学生在学习此类文以后写记叙或游记类文章可以时间的推移、观察的先后为顺序,从而避免写成一本流水帐。
二、以说带学,对话练笔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常常在课上比较注重以说带学、以听导说的环节。如三年级的“人物对话”在习作中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会写人物对话,作文就会更生动形象。此类的习作指导旨在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学会写对话,写清楚说的是什么,是谁说的;了解提示语位置的不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从而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基础。下面摘录一则“对话练笔”的片断:
师:孩子们,知道两天后是什么节日吗?
生:双休日!
师:对,祝小朋友们双休日过得愉快!提到节日大家特高兴吧!我把刚才的对话整理下来了。请看(大屏幕出示)
(1)王老师说:“小朋友们,两天后是什么节日?”小朋友们说:“双休日!”王老师说:“对!祝你们双休日过得愉快!”
师:老师接着写了第二遍呢!请看:
(2)上课了,王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小朋友们,两天后是什么节日?”小朋友们兴奋地说:“双休日!”王老师点点头,高兴地说:“对,祝你们双休日过得愉快!”
学生们在阅读后交流,比较异同读完这两段对话你有什么感受?不少学生从中发现:第二次的句子比第一次要生动,第二次句子有了动作、神态的描写,很生动。有的说还有了语气,听起来有感情。是的,“学会写人物对话”是根据学生在习作起步阶段写人物对话常常出现的提示语简单苍白干瘪、对话形式呆板单一这些实际问题而设计的一堂习作指导课。由此引导学生,我们在对话描述中加进去的这些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词语,就是提示语。有了提示语,我们的语言就更有生命力了,使人物活灵活现了,读起来也就自然而然地有感情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拓宽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说带学,以听导说。
让学生勤练笔,写对话、写日记、写随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哪怕只写一句两句,只要是自己的真实体验、真情流露,就是好的作文,就要给予表扬。每次的习作在小组内读,要求小组成员认真倾听,互评互说,推选比较好的在班里读,给学生创造互相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在教学中,我每个月都会在教室的后面设立一个“作文展示栏”,把学生每次作文的好句美篇,用稿纸抄写下来,张贴在专栏中,供学生赏析,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功喜悦,体会写作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
三、观察生活,拓宽思路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无疑是很难的。小学生作文时常出现无话可写的状况,去公园游玩是“好玩极了”,写上街就是“真热闹呀”,写人物是“他可真棒”,记事情也是几句就交代完了,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干巴巴的,不生动,不能吸引人,这都是缺乏观察思考所致。
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你到公园玩,就得指导学生观察公园里有几处好玩的地方,这些地方是怎么样的,有哪些景色、景物最吸引你,还要注意观察周围人们的语言、神态、动作,把这些观察所得装入你的大脑,回去写《游公园》作文时,就有了材料。观察,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学生的平时写作中的一个基础。多给自己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利于把储存于头脑中的材料“挖”出来,减少作文空洞无物的境地。以《一堂有趣的课》为例,在观察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堂有趣的课是什么课,是哪位老师上的?老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同学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有趣”主要表现在哪里?……经过多次给自己提问,头脑中的材料就一一展现出来了,提笔时就不会為写材料发愁了。总之,从观察生活到动笔成篇,每一个环节都要深思,力求达到最佳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珠兰示范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