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锦林
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扩展对世界的认识,加深对情感的体验等。就阅读这一活动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加偏重于学生实际情况,往往与学生的年龄、喜好等方面有极大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实施个性化阅读,从个性化阅读中获得相关的阅读教学启示,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非常重要,正如姜玉玲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个性化阅读的不足不容忽视
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质量,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个性化阅读非常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个性化阅读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以下则是具体的两点分析:①过度强调学生阅读个性化:小学生不具备很强的自控力,也不完全知道自己适合读什么、喜欢读什么,而个性化阅读提倡的是学生去读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书籍,过度强调学生阅读个性化,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反而不能达到个性化阅读的效果;②过于强调形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达到好的个性化阅读的效果,教师会不断在教学方法或手段上进行“创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引导学生阅读的重点内容有所忽视,即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学生怎样阅读才能实现阅读内容的消化。
二、个性化阅读的实施亟需加强
在小学语文中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引导学生,进而将个性化阅读有效化。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建议。
1.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意识
小学生既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也需要一定的管束。因此,在实施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既需要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也需要为学生制订一定的计划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意识。由于小学生在各方面的知识、经历和阅历都是有限的,面对阅读这一独特的活动,学生在很多情况下不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书,也不知道自己喜欢读什么,也不理解什么叫个性化阅读。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意识和行为。
例如,教师根据教学经验等,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阅读书籍,如童话、寓言故事、科普类的书籍等,并在学生阅读这些不同的书籍时,采取相应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措施,从而让学生逐渐明白自己喜欢什么。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站在一定的高度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需要进行强制性地安排学生阅读书籍。如在不同的阅读教学课程中,让学生先专门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此后再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籍。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对不同阅读书籍有所了大致了解,进而知道自己更喜欢什么书籍,从而为个性化阅读做好铺垫。
2.适当融入新时期阅读方式
在当前社会,阅读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例如电子书籍的阅读、纸质书籍的阅读、图画阅读、文字阅读等。现在小学生已经能够非常容易接触到先进的电子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脑、iPad等,在这些电子设备中也能够获得许多阅读书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可以以传统的阅读方式为主,适当地融入新时期阅读的方式和手段。
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扩展阅读的方式和渠道,并且将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扩展。适当融入新时期阅读方式,则需要教师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与联系,教师要求家长在家对学生使用新时期阅读手段时进行监督与约束。无论是在阅读内容上,还是在阅读时间的把控上,教师要要求家长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及规划。从而,让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真正做到有效的个性化阅读。
3.鼓励个性化的思考
阅读不仅仅是一味地接受阅读材料作者的观点、情感等,也要对阅读书籍内容进行再思考。因此,个性化阅读除了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思考。针对同一阅读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其主旨、细节等。
以《画风》为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知道了如何画风,除了书本上提到的一些画风的方法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将风画出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去主动思考,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可能也是我们未曾注意或想到的,也就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通过个性化思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效果则会有所提升。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活动,阅读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当前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既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指导。本文所提及的实现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希望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泗洲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