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 黑龙江 大庆 163416)
·经验交流·
测试资料在萨北油田X复合驱区块改造中的应用
王娇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 黑龙江 大庆 163416)
随着萨北油田聚驱开采的不断深入,聚驱后稳产难度越来越大,以萨北油田X复合驱聚驱部分采取利用一次上返井网、封堵原层系二次上返为例,应用测试资料对有油水井进行系统监测,评价封堵(水驱与聚驱连通层)、补孔及调配方案效果。在监测前置段塞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主段塞方案,为合理调整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资料应用;测试资料;设计方案
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深入,聚合物驱油是三次采油的主要驱油方式,但是随着萨北主力油层的复合区块接连发生套损及含水回升的问题。如何保证聚驱稳产成为开发者首要问题。萨北X复合区块有水驱和聚驱两套开采体系,聚驱部分为首个利用原一次上返井网、封堵原层系二次上返的三采区块。封堵水驱与其连通的层,进行重新配注和方案调整。应用录取的测试资料了解封堵、补空、重配等措施及调配方案的效果。应用工程测井资料如:磁性定位资料对管柱重配进行验收,电磁探伤资料对单井套损进行监测。应用注入剖面资料如:同位素五参数资料与聚合物驱示踪相关流量(FCP)资料在措施前后对比分析来了解封堵、补孔、重配等措施及调配方案的效果。测试资料的系统监测为该区开发方案调整和评价注挖潜效果提供依据。
该区块位于*构造北部,油层发育特点为一短轴背斜,区内无断层,地层倾角为2.1°。储集层为一套砂、泥岩互层沉积,属于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油层发育状况较主力油层差,萨葡油层厚度比萨中薄10%左右。区块中有水驱和聚驱两套开采体系,为了配合聚驱上返,水驱开始在上返后的两驱连通层进行封堵以保证注聚有效。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开始改造进入空白水驱,进行连通层封堵,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开始注入前置聚合物段塞,2016年3月正式进入三元主段塞注入阶段。
2.1 整体综合含水率上升
封堵导致综合含水上升。2015年3月份水驱开始陆续配合聚驱上返实施封堵,2015年12月与2014年12月对比,液量下降1 658 t,油232 t,含水上升1.38%。在含水上升的106口井中,从原因分析上看除共性问题,水井方面如:注水不合理、管柱问题、钻降影响、注采不完善;油井方面如:异常或泵况变差等外,北X区与其他区块相比存在的特殊原因是封堵井措施后含水上升,共76口井,影响区块含水0.87个百分点。
2.2 水驱封堵效果验证
聚驱二类油层上返开采以来,油水井投产后,两驱有共射层的部分井影响较大。2015年6月封堵,聚驱2015年9月开始注聚,同年11月注聚见效。含水率在9至11月变化不大,截至12月水驱部分井含水大幅下降表现出两驱干扰的特点。封堵效果是区块改造的前提,如果封堵失效会导致注入的前置聚合物稀释,并对后续注三元液效果产生影响从而失去改造意义。
2.3 预防套损发生
对北X复合驱区块SII1-4易套损层段进行监测。大庆油田开发中爆发过几次大规模的套损问题,基于以往经验多发生在断层发育较多或注采导致严重压力不均的位置。在该区块中也存在易发生套损层段,通过测井历史资料挑选易发生套损区域,结合试井历史资料选择监测井预防套损的发生保证区块的稳定生产。
3.1 调剖降低含水率
以北X-1号井为例,通过连续注入剖面资料指导,结合地层静态数据对注聚井执行细分层结构调整,增压提注等措施,充分发挥措施层段的潜力,弥补损失的注入量。
2015年8月该井注入压力为6.5 MPa,注入量为130 m3/d, 共9个射孔层,厚层S25-11动用状况差。2015年9月注入前置聚合物段塞以来调整为7个射孔层,测井成果如图1所示。注入压力提高为7.9 MPa,注入量为220 m3/d,厚层S25-11低渗透层有吸水显示。2016年4月进一步调整为4个射孔层,测井成果如图2所示。注入压力进步提高为9.2 MPa,注入量为245 m3/d,S22-3与S25-11两个层段分别有明显吸水显示,厚层S25-11中的高渗透层段吸水减少,低渗透层段动用效果进一步增加。
图1 北X-1号井FCP成果图 (2015.11)
图2 北X-1号井FCP成果图 (2016.4)
综上所述可分析出,在连续测得的注入剖面资料指导下,通过减少射孔层数量、合理提高注入压力与注入量使注入压力超过地层启动压力将地层通道打开[1],使与该井连通的3口油井含水率分别从95.3%下降到84.2%,98.5%下降到97.7%,96.7%下降到84.2%,下降比率比较大,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3.2 封堵效果评价
2016年初至今该区块完成注聚剖面解释资料63口,其中40口资料连续两年,即2015年、2016年做注三元效果监测。以北X-2号井为例:该井为聚驱注入井,注入压力为11.5 MPa,注入量为120 m3/d。测井目的为重新配注,了解薄差层动用情况,并进行进一步方案调整。
2014年测得同位素五参数资料注入量为120 m3/d,同位素资料中高渗层S22、S23~S24-6动用状况较好,S24-6及以下层并无吸水显示,为了减缓高渗层的突进速度,避免无效循环,增加薄差油层动用状况,2015年9月注聚,测井成果如图3所示。可见同年11月薄差层S21、S282开始有较好的动用,高渗透层的吸水情况明显大幅降低。2016年4月的FCP资料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各层均有动用,效果比前次测试更为显著。
区块改造以来通过资料对比分析可以了解措施前后动用效果是否有效,该区水驱井积极配合聚驱封堵连通层从侧面反应水驱封堵情况是否成功[2],提供吸水剖面等数据的同时也为预防两驱干扰提供数据指导。通过测试资料可以分析出聚驱井与水驱连同层的封堵效果及注聚前后的受效情况
3.3 监测预防套损
在工程测井常规检验套损技术中,根据北X区的注聚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电磁探伤测井技术。磁探伤测井仪属于磁测井系列,其理论基础是电磁感应定律。给发射线圈供一直流脉冲,接收线圈记录产生的、随时间变化的感生电动势[3]。当套管(油管)厚度变化或存在缺陷时,感应电动势将发生变化,通过计算和分析,在单套、双套管柱结构下,可判断管柱的裂缝和孔洞、得到管柱的壁厚,从而达到“探伤”的目的。另外该仪器还附加了伽马和温度两个探头,用来校深和探测井内介质温度,辅助测井资料解释[4]。
在本次监测的6口井中有3口井为相邻井,其中2口出现套管变形。2口井的测井成果图如图5、图6所示。从图5中可见755~765 m为套管变形,图6中688~692.2 m套管变形,变形段均在该区块易套损层段SII 1-4中。结合该区油层发育特点与监测套损结果看,区内无断层,这种压力不均出现在局部位置且横向与纵向都有。综上分析是由于开采造成的压力不均导致套管变形[5]。测试资料监测可以防止套损呈扩大态势。
图3 北X-2号井FCP资料成果图(2015.11)
图4 北X-2号井FCP资料成果图(2016.4)
图5 北X-3号井电磁探伤资料(2016.01)
图6 北X-4号井电磁探伤资料(2016.01)
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北X区生产情况统计中可以了解到,自从2015年9月进入前置段塞以来截止2016年5月,在日产液量降低的情况下,产油量从279 t/d提高到420 t/d,提高了141 t/d;含水率从96.76%降低到95.93%,降低了1.6%。流压稍有波动但维持在1 MPa的范围内,基本稳定。证明该区块地层生产能力在经过一系列措施以后依然保持良好。
1)连续监测资料指导细分层方案调整。在油层厚度较大,动用不充分的情况下,注入剖面资料提供细分层动用效果,指导注采方案的调整。
2)针对高渗层控制注入,减缓突进速度,增加油层动用。注三元以来该区水驱井积极配合三元驱封堵连通层,通过资料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动用受效情况,为预防两驱干扰提供参考。
3)预防因开采造成的压力不均造成的套管变形。对于区内无断层,不容易造成大片套损的区块也要监测套损情况预防该区块易套损层段由于注入强度导致,地层压力不均等人为开采原因导致的套损。
4)综合分析,精细解释。结合一口井多次测试数据或多个项目进行生产状况分析,了解射孔层封堵、补孔、重配情况,把工作做的更认真详细,为区块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1] 冯其红,王 波,王 相,等. 高含水油藏细分注水层段组合优选方法研究 [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2):103-108.
[2] 杨 荃. 测试资料在萨北油田单井深度调剖中的应用 [J].石油管材与仪器,2015,1(5):94-100.
[3] 李 欢,林兴春,宁卫东,等. 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在华北油田的应用[J].石油仪器,2007,21(5):55-57.
[4] 严正国,赵 琳,王 飞,等. 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及其进展 [J].石油仪器,2012,26(6):41-43.
[5] 袁海霞. 测试资料在萨北开发区北二西西块注聚后水驱阶段的应用 [J].石油仪器,2013,27(2):43-45.
Application of Testing Data to X Combination Flooding Block Modification in North Saertu Oilfield
WANG Jiaoli
(LoggingandTestingServicesCompany,DaqingOilfieldCo.Ltd.,Daqing,Heilongjiang163416,China)
Due to the continuous utilization of polymer flooding in oilfield exploitation, the stable oil production after polymer flooding become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he manuscript takes one-time up-return and plugging the original formation, second-time up-return in X combination flooding block in north Saertu oilfield as an example. The test data is employed and analyzed to monitor the oil-water well system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in occlusion (the layer between water flooding and polymer flooding), patching holes and blending. On the basis of monitoring pre-polymer slug, further adjustment of main slug project is conducted. Thes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or the reasonable adjustments of development schemes.
data application; test data; design optimization
王娇莉,女,1986年生,助理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现主要从事绘解工作。E-mail:191763622@qq.com
TE33
A
2096-0077(2017)02-0092-05
10.19459/j.cnki.61-1500/te.2017.02.022
2016-11-24 编辑: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