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圣凤,陆晓丹
(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6300)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的效果观察
陆圣凤,陆晓丹
(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6300)
目的探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病患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患护理前知识掌握程度、ACT、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知识掌握程度、ACT、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效果较好,可显著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病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控制效果也可显著提高,推广及应用价值较高。
个体化;系统性;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逐步发展,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哮喘病患病例迅速增加,发病率>40%[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的呼吸道疾病,该病基本特征为气道反应性较强[2]。该疾病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发病群体较广,男女老少均可。支气管哮喘无法根治,通过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规范治疗、病患严格自我管理等措施,能够达到有效控制哮喘疾病的目的[3]。本次实验对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病患实行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详情如下所示。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病患9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2.3±5.2)岁。研究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3.1±4.9)岁。统计学方法处理两组病患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4]
1.2.1 纳入标准
(1)经体征、临床症状、各项检查等确诊为支气管哮喘;(2)病患年龄在25~70岁,认知正常、意识清醒,可与医务人员交谈,也可配合其操作;(3)病患和家属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哺乳、妊娠期妇女;(2)心脑肝肾等主要器官功能障碍或严重受损等病患;(2)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恶性肿瘤、严重感染、血液性疾病病患;(3)视听触觉障碍或肢体残疾等病患;(4)精神性疾病、智力障碍等认知障碍病患。
1.3 护理方案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如常规健康教育宣传、用药治疗、心理疏导等,以此控制病情。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医务人员详细了解病患家庭、病史情况,继而了解病患病情,有利于日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评估病患病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后,医务人员应加强对病患病情的了解,并对病患预后期望及心理状况进行详细了解,为后期制定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方案提供依据。(3)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方案的实施:根据病患病情制定护理方案,对病患进行初级的哮喘疾病教育,提高病患疾病认知水平,与此同时,对病患自我管理、依从性教育、院外延护进行干预,以此控制病情。
1.4 观察指标
1.4.1 知识掌握程度和ACT评分[5]
①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分析病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满分100分。②采用ACT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评定病患哮喘控制情况,根据病患状况回答五个方面问题,根据从高到低程度依次记1至5分,总分25分,分值越低,表明病患控制能力越低。
1.4.2 SDS、SAS评分
采用临床自评量表评定病患抑郁焦虑状况,共有二十个问题,每题0至4分,得到总分后再折算为百分制,分数越低,表明病患抑郁焦虑程度越低。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所有实验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前后知识掌握程度和aCt评分情况
两组病患护理前知识掌握程度和A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知识掌握程度和AC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前后知识掌握程度和ACT评分情况(±s,分)
表1 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前后知识掌握程度和ACT评分情况(±s,分)
组别 n 知识掌握程度 ACT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7 66.43±8.34 77.36±7.35 9.25±3.42 13.34±5.24研究组 47 67.24±7.99 93.24±6.72 9.33±2.53 19.31±5.11 T 0.4808 10.9316 0.1289 5.5920 P>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情况
两组病患护理前S D S、S A 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情况(±s,分)
表2 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情况(±s,分)
组别n SDS SA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7 57.37±7.25 49.24±6.22 52.21±5.36 49.34±6.31研究组 47 58.35±8.03 36.24±5.33 53.62±5.29 36.35±6.12 T 0.6210 10.8803 1.2836 10.1310 P>0.05 <0.05 >0.05 <0.0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疾病,以呼吸困难为基本症状,病患易感到抑郁和焦虑,会对病患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疾病目前无根治方法,具有反复发作特点,因此临床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避免恶化[6]。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治疗方案为合理有效护理方案和药物联合治疗,可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也有研究表明,哮喘疾病者哮喘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为病患对疾病缺乏认识和了解、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配合不良等。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与护理模式具有密切联系,常规护理模式主要以疾病为中心而开展护理方案,常规护理模式满足了病患的基本护理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病患和家属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护理工作也应随之改变,将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病患为中心,护理工作主要围绕病患为中心实施[7]。本次实验研究组病患实行个体化系统性护理,该护理方案针对性较强,病患入院后即刻为其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医务人员深入全面了解病患基础信息,制定具有针对性、合理性、有效性的护理方案,实施此项护理方案,不仅能够满足病患各方面护理需求,还可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护理资源,最大限度地达到护理效果。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实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后,病患知识掌握程度、ACT、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效果较好,可显著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病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控制效果也可显著提高,推广及应用价值较高。
[1] 钱朝翠,张妍蓓.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5):453-455.
[2] 杨志彦,宋春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7):1179-1182.
[3] 史金英,赵从会,梁春花,等.个体化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6):937-938.
[4] 叶方英,何晓艳,罗小燕.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1):78-79.
[5] 潘 丽,苏 宁,张 桂.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1(8):225-227.
[6] 张虹艳.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2):158,160.
[7] 张咏媚.浅析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169-171.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4.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