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芸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通过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课堂效率的前提所在。课中利用导学案,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适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其辅助作用,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高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广大教师中积极的推广着,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普遍采用讲授法一讲到底。同时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因而往往给人的感觉是抽象难懂,内容枯燥无味。所以很多學生对数学的学习存在着畏惧心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必须充分调动数学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提出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课堂效率的前提所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课堂教学就会发生可喜的变化。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条件,让其在轻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肯定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引起愉快、喜爱等积极的内心体验,避免和克服各种消极的情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如果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这就有利于学生展开学习活动,有利于促进独立思考,有利于在小组中开展合作与交流。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去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比如:在教学《铺地砖》一课时,设置了老师要装修新房子这一场景,请学生根据两种地砖的规格和单价,帮忙计算一下买哪种地板砖比较划算。学生听说后要给老师帮忙,热情极高,一个个都认真地动脑筋,动手计算起来,并很快得出结论:买大块地板砖比较划算,经济实惠又美观。这样的学习无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所学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所以,通过联系生活中实际的例题,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加上学生非常喜欢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他们也就能兴致勃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扩宽数学思路,激发学习热情,达到学好数学的最终目的。这样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运用激励性语言,要做到亲切自然,恰到好处。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给与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就会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这对课堂氛围和谐、主动、积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导学案,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想让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真正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学生利用导学案学习,进行新课预习,并让学生自己在阅读和独立思考中完成预习作业。老师检查预习作业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讲题,谈谈对新知识的理解。然后进入交流阶段,围绕导学案,学生之间交流,师生之间交流,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思考问题,表达问题。这除了靠导学案引导外,还要促使他们动脑子。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使其加深印象。最后老师再检测一下,看看学生掌握得是否牢固。这要坚持下去,不仅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学生学习效率。
三、适机利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其辅助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集中学生上课学习的注意力。借助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给学生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我在讲“角的测量”一课时,如果单纯的用木制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如何画角,由于教具不透明,教师讲解既费时又费力。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怎样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顶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它的效果是使用木质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无法比拟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多媒体辅助手段在传递信息方面有很多便利,但是多媒体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当学生犯了错,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地学习当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那安慰的眼神,都能在教学中起到润滑作用,默契的师生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呵护、启迪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匀衡地享受到阳光,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恢复他们积极向上的源动力。
总之,“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用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也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3] 雷玲.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张晓霞.小学数学教学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5] 杨宝山.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