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南地区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2017-05-12 01:27师桂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丰产核桃栽培技术

师桂芳

摘要 介绍了陇东南地区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栽植地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核桃;丰产;栽培技术;陇东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64.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095-01

核桃属于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的一种。干果营养丰富,被公认为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具有良好的医药效果。核桃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此外,也被视为退耕还林非常理想的林木之一。核桃喜光、喜肥,建园时通常选择向南的坡地,同时核桃属于深根性果树,虽然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其抗性较弱。因此,应当选择土层深厚、水分保持良好的土壤为宜。为了实现高产、稳产目的,可以采取矮化密植技术。通常情况下,定植行株距以3 m×2 m或4 m×3 m为宜,密度控制在1 665~2 340株/hm2之间,产量可高达4 500~7 500 kg/hm2。

核桃栽培是致富产业,国家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通过推广核桃杂果经济林种植,能有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位于甘肃东部的天水市秦州区,是我国核桃最佳优生核心区,也是国家核桃产业扶贫项目的重点地区,全区自2011年以来,已建设完成核桃采穗圃17.53 hm2,目前已进入全面管理阶段,2012—2016年在全区25个乡镇逐年推广适宜本区的优质核桃品种,如辽核1号、薄壳香、香玲、中林1号、鲁光、绿波、晋丰、薄丰、西扶1号、西林3号等16个品种。种苗由区林业局统一免费配送,优质核桃种植面积目前推广至1万hm2;经实地监测,核桃苗木长势良好,南部8个乡镇的3 866.67 hm2林地从2016年开始已产生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在核桃核心适生区的陇东南发展核桃生产,对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核桃产业前景广阔,但是必须改变过去粗放经营的模式,克服重造轻管的做法,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以已建成的核桃采穗圃为依托,利用园区引进改良的优良品种为基础,以当今的高新科技作为坚强的后盾,把秦州区核桃产业做大做强。现将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核桃属于喜温树种,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为了实现优质丰产的目的,在品种选择方面应当优选品种优良、适应能力强、产量较高的品种。在外来品种引进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试种观察,方可进行大面积推广。

2 栽植地选择

核桃适宜生长的温度为9~16 ℃。因此,在栽植地选择方面,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平地或缓坡地。核桃为深根果树,土壤厚度应在1 m以上,优选土壤湿度适宜、通透性良好的地块,且pH值呈弱碱性(pH值为6.5~7.8)[1]。由于核桃对土壤水分含量要求较高,所以对于山地来说应当注重水土保持,而对于平地来说则需要注意排水防涝。

3 栽植

矮化密植栽培结合嫁接技术是陇东南高海拔半干旱地区目前主要推行的种植技术。采用嫁接技术可促进核桃及早挂果、进入丰产期,通常情况下,2~3年便可挂果,4~5年便进入丰产期,如果采用实生苗进行栽培,挂果期将在8~10年、丰产期将在15年左右。密植密度以1 665株/hm2左右较为合适,行株距控制在3 m×2 m。山区种植建议沿着等高线种植,以便充分利用光照资源。通常,每年9—11月是核桃的秋栽期,需要在土壤封冻前完成栽植,并及时埋土御寒;每年2—4月是核桃春栽期,需要在土壤解冻后、发芽之前进行。栽植穴规格以80 cm见方较为合适,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磷肥等,栽植后需浇足定根水,并覆盖草毡等保暖,以提升栽植的成活率。由于核桃属于雌雄同株异花果树,因而核桃需要大面积种植才能获得良好的收成。

4 土肥水管理

每年雨季前及土壤封冻前对核桃园土壤进行深翻1 次,深施有机肥进行园地熟化,深度为l5~20 cm,施肥量为幼树期20~30 kg/株、初果期50~100 kg/株;当进入盛果期后,需肥量较大,需要施150~200 kg/株,树冠下宜内浅外深,耕翻后耙平。此外,每年追肥2~3次为宜,追肥以尿素等氮肥为主。在核桃生长旺盛期,应当注意及时松土保墒、中耕除草,对于山区核桃园,需逐年扩穴改土。生长季尤其是雨季应及时对树盘中耕除草,松土保墒。在水分管理方面,在其萌芽期、幼果期以及越冬前均需浇水防旱。沟灌、畦灌、穴灌是常采用的补水方式,对于有条件的地区亦可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更加利于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于容易出现积水涝害的地方,应当设置排水沟渠,以免积水过多影响核桃树正常生长。另外,核桃幼树生长较慢,行间土地可间作豆科作物或绿肥。

5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2种方式。冬季修剪在落叶后至发芽前修剪,主要是培养树形,调节发芽量。方法有疏枝、短截、回缩、缓放。夏季修剪是在发芽后至落叶前的修剪,主要是调节树体生长势,改善光照条件。方法有变枝(拉枝)、撑枝、剪梢、摘心、抹芽等。树形主枝留3~5个,在主干上错落着生,各个主枝与主干的角度为40~50°,每个主枝上选留1~2个侧枝,構成骨干枝,轻剪缓放,培养大型枝组,增加结果部位。

6 花果管理

6.1 人工辅助授粉

核桃属于异花授粉植物,且花期不一,坐果率很难保障。因此,进行必要的人工辅助授粉十分必要,以便提高坐果率、保障产量。人工辅助授粉包括2个关键环节。首先是花粉的收集,待雄花序发育成熟后,便可采集,采集后在温度16~20 ℃环境下进行晾晒,待大部分雄花药开始散粉时,将花粉筛出转入瓶中。其次是适时授粉,待柱头呈现“八”字张开状时便可进行授粉,为了提高花粉利用率,可通过1∶10淀粉稀释花粉装于双层纱布袋中进行人工辅助授粉[2]。

6.2 疏雄

在雄花萌芽前20 d左右通过人工方法或者化学喷剂方式进行疏除雄花,以减少对养分的消耗。

7 病虫害防治

由于近年来陇东南核桃主产区气候条件变暖,加之农药、化肥使用量过多,致使生态平衡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秦州区病虫害频发。常见的核桃病虫害有溃疡病、腐烂病、黑斑病、天牛、举肢蛾等[3]。防治措施关键是冬季清园,冬季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病叶、病果、枯枝、杂草,集中烧毁,发芽前全面喷3~5 °Bé石硫合剂+80%五氯酚钠200倍液,用石硫合剂渣或石灰涂刷树干,翻耕树盘、园地,消灭越冬病虫源。同时,运用综合防治技术,将黑光灯诱杀等物理防治技术、培养天敌等生物防治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加强虫害检测手段建设,及时掌握虫害发生动态,一旦发生及时防治。此外,在化学试剂选择方面,提倡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剂,并科学合理用药,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本原则。

8 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采收过早影响核桃品质。待核桃果皮逐渐变黄,自行开裂、脱落,且果壳坚硬时是核桃采收的最佳时期[4]。应当选择晴朗的天气采收,采收后随即进行堆放,堆放高度以50 cm为宜,并在其上加盖草席或稻草,遮荫堆沤2~5 d后用木棍敲打等剥去青皮,之后放入石灰水或漂白粉液中漂白,阴干或晒干后分级包装销售。

9 参考文献

[1] 原双进,刘朝斌.核桃栽培技术[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 陈正伟,项俊.正安县核桃树的栽培与管理[J].绿色科技,2013(10):114-115.

[3] 周蓓蓓,臧旭,朱海军,等.薄壳山核桃良种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0):47-48.

[4] 任勇峰.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7):135-136.

猜你喜欢
丰产核桃栽培技术
林木速生丰产抚育性间伐技术的作用及应用要点探讨
热胀冷缩巧取完整核桃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
拯救
核桃的艺术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