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瑜
绘本是学生儿童时期最重要的书。学生从绘本中获得多少快乐,直接关系到他们阅读兴趣的培养。同时,儿童时代的阅读感受,也将影响到其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可见,绘本阅读对于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升阅读能力,培养终生阅读意识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绘本阅读教学的教育意义分析
1. 增加学生阅读体验,激发情感共鸣。
绘本教学是一种体验性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绘本材料,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体验感受绘本所蕴含的情感,从绘本呈现的精彩故事中体会到人类智慧的力量。小学低年段学生,对事物的情感体验不足,开展绘本阅读,可使小学生将自己融入故事情节之中,想象成一个人或者物的缩影。例如,在绘本《逃家小兔》里,小兔子想要离开家,它对妈妈说:“我要逃跑。”在许多小学生心里,也产生过类似的想法,于是在无形中产生了阅读的共鸣。绘本故事中生动形象的图画可以带给小学生阅读期待。绘本中“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之类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融入绘本之中。而兔妈妈对小兔子的紧张与爱护,正像小学生与父母的亲子之情,学生可以从中寻找到绘本与现实之中的平衡点。
2.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通过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绘本阅读教学,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从简单的看图识字开始,逐渐进行积累,在具备了一定识字量后,可以更加顺利地开展阅读活动,进而实现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在以绘本阅读为基础的识字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爱新奇事物且富有活力的个性特点,通过绘本中精彩的故事情节、丰富的图片色彩,调动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积累,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
二、在小学低年级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1. 选择优秀的绘本开展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心智以及阅读能力尚未成熟。针对当前我国儿童读物市场良莠不齐的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发挥教育的引导功能,主动为小学生选择与推荐适合小学生心智以及阅读能力的优秀绘本。在内容选择上,应满足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尽量选择趣味性较强,内容浅显易懂的绘本材料,如《美丽的梦想》《爷爷一定有办法》等。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加大,再根据逐渐提升的阅读要求来选择绘本。另外,儿童阅读的书,儿童自然有选择权,所以,可以指导小学生自主选择绘本材料。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相互推荐自己喜欢的绘本,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兴趣。
2. 进行科学有效的绘本阅读指导。
在绘本阅读教学开始之前,可引导学生针对绘本的封面进行猜测,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在教学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再引导学生猜一猜小兔子与大兔子的关系,猜测它们会说些什么。这样,学生将带着疑问,充满好奇地进入绘本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绘本中的图画以及正文进行充分的阅读,对故事情节的结构、情感等有一个大概了解。也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故事中的场景、对话,引导小学生走进故事,融入故事角色,体会故事情节表现不同角色的特征。绘本阅读结束时,教师可以基于之前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阅读分享,谈谈通过绘本阅读得到了怎样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思考与分析过程中,深入理解内容,发展思维。
3. 不断创新绘本教学方法。
(1)适当设疑。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可以针对故事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有效的阅读与思考。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关注绘本内容中的细节发掘。绘本故事中一些细小的部分,往往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还有一些不被人留意的句子,起到了微妙的点缀作用。通过适当设疑,引导学生以敏锐的观察力,对图画形象、文字内容进行细致的观察。例如,《等一会儿,聪聪》这个绘本的内容是:聪聪因为父母总是很忙,没有时间理会自己,对父母说怪兽要吃自己。当怪兽吃了聪聪回到家以后,爸爸妈妈没有发现聪聪已经变成了怪兽,仍然以对待聪聪一样的方式对待怪兽。教学时,可以提出:怪兽是谁变成的?聪聪怎么变成了怪兽?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从绘本的细节中,思考问题,寻找答案,提高阅读的效率。
(2)想象留白。即针对绘本画面中或画面之间的“空白”,让学生进行想象与猜测。绘本内容多是由一幅幅静态图片组合成一个动态故事。在这些画面中或画面之间往往留着一些“空白”,可以让小学生进行想象。某些绘本材料中,图片在情节关键处突然停止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去丰满绘本故事,猜测故事的发展。在这一思考过程中,学生对前面看到的情景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故事的发展趋势、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种种猜测。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例如在《爷爷一定有办法》的阅读过程中,小约瑟的爷爷可以利用蓝色面料做出各种好东西,爷爷总是说“这块料子还能够做……”阅读到这个地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想想爷爷还会做出什么好玩的东西来,绘本中的老鼠一家,又会用这些面料做哪些东西。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说出丰富的内容。
(3)组织讨论。对一个绘本故事进行了完整的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绘本内容进行讨论。学生在参与讨论过程中,可以主动提出自己的阅读理解,接受其他同学的独特见解,实现对绘本内容主题的深入解读。仍以《爷爷一定有办法》阅读为例,教师可以组织讨论:“為什么小约瑟舍不得丢掉那些旧了的外套、背心?”有的学生说这代表了小约瑟对爷爷的喜爱,有的学生说小约瑟知道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样,就使绘本主题得到升华。
(4)有效拓展。在完成绘本阅读后,可以启发小学生向身边人讲述绘本故事,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写作,写下自己的阅读理解。例如,在阅读《我爸爸》绘本后,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爸爸的形象,或者模仿绘本,写一写自己的爸爸。在这一拓展过程中,小学生参与了故事情节的构建,进行了故事过程的创作,对爸爸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实验小学)